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臧福运专利>正文

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67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包括可与真空助力器的壳体固定连接的缸体,安装于所述缸体的开口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后端嵌入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内,所述端盖的前端伸入所述缸体内,固定于所述端盖轴向通孔内的第一定位隔套,与所述第一定位隔套的内孔间隙配合的主活塞,在所述第一定位隔套的后侧,所述主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端盖的内孔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一轴密封装置,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二轴密封装置,所述第二轴密封装置位于第一轴密封装置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重密封,使制动主缸贮液腔内的制动液在真空作用下也不会轻易泄漏,增强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制动器的制动可靠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液压制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与真空助力器内 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知的汽车液压制动器制动主缸,其缸体固定于真空助力器的壳 体上,端盖的后端嵌入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内,端盖的前端伸入所述缸体内, 制动主缸的端盖的密封端面与真空助力器的壳体的密封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 用于实现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与外界的密封。而制动主缸的贮液腔与真空助力 器的真空腔只采用皮碗密封,当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处于低真空状态时,该皮 碗的唇口部位不能充分舒展,制动主缸的贮液腔的制动液在真空作用下易渗入 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中,造成制动液泄漏,影响制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 车制动主缸,该制动主缸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其贮液腔与真空助力器的真 空腔之间的可靠密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 的汽车制动主缸,包括可与真空助力器的壳体固定连接的缸体,安装于所述缸 体的开口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后端嵌入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内,所述端盖的 前端伸入所述缸体内,固定于所述端盖轴向通孔内的第一定位隔套,与所述第 一定位隔套的内孔间隙配合的主活塞,在所述第一定位隔套的后側,所述主活 塞的外周面与所述端盖的内孔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 一轴密封装置,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二轴密封装置,所述第二轴密封装 置位于第一轴密封装置的后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轴密封装置由皮碗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轴密封装置由骨架油封构成。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真空助力器的真空 腔处于低真空状态时,由于骨架油封位于后侧,距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更近, 在骨架的作用下,骨架油封密封唇不易受真空腔低真空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皮 碗的唇口能够充分舒展,这样,在其它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双重密封, 使制动主缸贮液腔内的制动液在真空作用下也不会轻易泄漏,增强了密封效果, 提高了制动器的制动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附图中第二轴密封装置l,主活塞2,第一轴密封装置3,第一制动腔4,第一贮 液腔5,第一进油接头6,第一出油口 7,第二进油接头8,第二!^液腔9,第 二制动腔IO,第二出油口 11,第二回位弹簧12,第二主皮碗13,第二补偿孔 14,副活塞15,第一回位弹簧16,第一主皮碗17,第一补偿孔18,密封垫19, 缸体20,端盖21,第一定位隔套22,第二定位隔套23。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包括可与真空助力 器的壳体固定连接的缸体20,安装于所述缸体的开口端的端盖21,所述端盖 21的后端嵌入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内,所述端盖21的前端伸入所述缸体20内, 固定于所述端盖21的轴向通孔内的第一定位隔套22,与所述第一定位隔套22 的内孔间隙配合的主活塞2,在所述第一定位隔套22的后侧,所述主活塞2的 外周面与所述端盖21的内孔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一 轴密封装置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二轴密封装置1,所述第二轴 密封装置1位于第一轴密封装置3的后侧。所述第一轴密封装置3优选为皮碗, 所述第二轴密封装置l优选为骨架油封。该制动主缸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初始位置时,第一制动腔4和第二制动腔10的制动液,分别通过设置于 主活塞2上的第一补偿孔18和设置于副活塞15上的第二补偿孔14,与第一贮液腔5和第二贮液腔9相连通,第一贮液腔5和第二贮液腔9分别通过第一进 油接头6和第二进油接头8与贮液罐相连通,此时第一制动腔4和第二制动腔 10的液压为零。当输入推力F,推动主活塞2前移,主活塞2上的第一补偿孔18被第一主 皮碗17完全被堵时,第一制动腔4与第一贮液腔5不再连通,第一制动腔4 开始产生液压,制动液从第一出油口 7经制动管路进入制动轮缸而产生制动。在笫一制动腔4的液压和第一回位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副活塞15 前移,副活塞15上的第二补偿孔14被笫二主皮碗13完全被堵时,第二制动腔 10与第二贮液腔9不再连通,第二制动腔10开始产生液压,制动液从第二出 油口 11经制动管路进入制动轮缸而产生制动。当完成制动后,撤消输入的推力F,主活塞2和副活塞15分别在第一回位 弹簧16和第二回位弹簧12的作用下迅速回位,第一制动腔4和第二制动腔10 内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制动液由第一贮液腔5和第二贮液腔9,分别 经第一主皮碗17和第二主皮碗13的外围,进入第一制动腔4和第二制动腔10, 同时制动轮缸和管路中的制动液部分返回第一制动腔4和第二制动腔10。主活塞2和副活塞15完全回位时,在制动器的作用下,制动4仑缸中的制动 液分别经第一出油口 7和第二出油口 11,进入第一制动腔4和第二制动腔10, 多余的制动液经主活塞2上的第一补偿孔18和副活塞15上的第二补偿孔14, 直接进入第一贮液腔5和第二贮液腔9。在制动轮缸运动结束后,多余的制动液从主活塞2上的第一补偿孔18和副 活塞15上的第二补偿孔14,分别经第一5&液腔5和第二贮液腔9,再分别经第 一进油接头6和第一进油接头8,流回到贮液罐中建立新的平衡。权利要求1.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包括可与真空助力器的壳体固定连接的缸体(20),安装于所述缸体的开口端的端盖(21),所述端盖(21)的后端嵌入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内,所述端盖(21)的前端伸入所述缸体(20)内,固定于所述端盖(21)的轴向通孔内的第一定位隔套(22),与所述第一定位隔套(22)的内孔间隙配合的主活塞(2),在所述第一定位隔套(22)的后侧,所述主活塞(2)的外周面与所述端盖(21)的内孔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一轴密封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二轴密封装置(1),所述第二轴密封装置(1)位于第一轴密封装置(3)的后侧。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密封装置(3)由皮碗构成。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密封装置(1)由骨架油封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包括可与真空助力器的壳体固定连接的缸体,安装于所述缸体的开口端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后端嵌入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内,所述端盖的前端伸入所述缸体内,固定于所述端盖轴向通孔内的第一定位隔套,与所述第一定位隔套的内孔间隙配合的主活塞,在所述第一定位隔套的后侧,所述主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端盖的内孔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一轴密封装置,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二轴密封装置,所述第二轴密封装置位于第一轴密封装置的后侧。本技术通过双重密封,使制动主缸贮液腔内的制动液在真空作用下也不会轻易泄漏,增强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制动器的制动可靠性。文档编号B60T11/16GK201136490SQ20072015820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与真空助力器内嵌连接的汽车制动主缸,包括可与真空助力器的壳体固定连接的缸体(20),安装于所述缸体的开口端的端盖(21),所述端盖(21)的后端嵌入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内,所述端盖(21)的前端伸入所述缸体(20)内, 固定于所述端盖(21)的轴向通孔内的第一定位隔套(22),与所述第一定位隔套(22)的内孔间隙配合的主活塞(2),在所述第一定位隔套(22)的后侧,所述主活塞(2)的外周面与所述端盖(21)的内孔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安 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一轴密封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第二轴密封装置(1),所述第二轴密封装置(1)位于第一轴密封装置(3)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翠华秦绪花孙洪军马云星
申请(专利权)人:臧福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