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适于车辆座椅的调节单元及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基于适于车辆座椅的调节单元。
技术介绍
适于车辆座椅的调节单元基本上从现有技术已知,且用于独立地调节车辆座椅的座椅元件的位置或取向以便提高车辆乘员的便利性或安全性。例如,座椅调节器可独立地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度。在该方面,现有技术包括适于车辆座椅的可电动调节的调节单元(也称为电动座椅)和适于车辆座椅的可手动调节的调节单元两者。在从现有技术已知的调节单元中,不利的是设定待被调节的座椅元件正确位置的动作要么快速地要么缓慢地进行,在快速进行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精确的设定,而在缓慢进行的情况下,座椅元件的调节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此外不利的是必须手动调节的车辆座椅与可电动调节的车辆座椅相比对于用户而言显著地不太便利,而电动操作的车辆座椅比可手动调节的车辆座椅显著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调节单元,其允许对待被调节的座椅元件进行快速和精确的调节。还应当实现可手动操作的调节单元,其确保对于用户而言具有与电动操作的调节单元几乎相同的操作便利性且仍然是便宜的。该目的通过适于车辆座椅的调节单元来实现, ...
【技术保护点】
适于车辆座椅(1)的调节单元(2),其中调节单元(2)设置成调节车辆座椅(1)的部件的位置和/或倾斜度;调节单元(2)具有控制元件(11),其设置成在第一方向(12)上启动部件的第一调节运动,并设置成在第二方向(14)上启动部件的第二调节运动;以及所述调节单元(2)实施为使得与第二调节运动相比第一调节运动允许部件的更快速的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18 DE 102012014139.41.适于车辆座椅(1)的调节单元(2,10,20),其中调节单元(2)设置成调节车辆座椅(1)的部件的位置和/或倾斜度;调节单元(2)具有控制元件(11),其设置成通过沿第一方向的运动启动部件的第一调节运动,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运动具有顺着重力的方向分量并且由用户重量在至少一个调节方向上进行辅助,并且所述控制元件设置成通过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启动部件的第二调节运动,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运动在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其中所述调节单元(2)实施为与借助于第二调节运动相比借助于第一调节运动允许部件的更快速的调节,其中所述调节单元(2)实施为使得仅借助于第一调节运动释放部件的取向锁定机构,从而允许用户自由地调节部件的位置和/或取向,其中所述调节单元(2)实施为借助于第二调节运动启动部件的位置和/或取向上的有效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2)被实施以在第一调节运动的情况下通过由用户身体引入的力和/或由重力导致所述部件的粗略调节,其中所述粗略调节在第一调节运动的情况下受到重力的辅助,并且在所述部件的第二调节运动的情况下使得发生与重力相反的精细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单元(2),其特征在于调节单元(2)实施为首先通过控制元件(11)在所述第二方向(14)上的运动,部件的所述取向锁定机构或另一取向锁定机构被释放,然后调节单元(2)的调节机构被驱动,所述调节机构驱动所述部件的作为第二调节运动一部分的运动通过限定的调节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单元(2),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运动,部件可通过将控制元件(11)在一克服重力的第二方向(12)上的压动运动而在该第二方向(12)上逐级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运动,部件可通过将控制元件(11)在一克服重力以及克服弹簧力的第二方向(12)上的压动运动而在该第二方向(12)上逐级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单元(2),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运动还具有顺着所述弹簧力的方向分量。6.一种车辆座椅(1),其具有椅座部分、实施为可调节部件形式的靠背(4)、以及第一调节单元(2,10),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4)相对于所述椅座部分的倾斜度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0)来枢转。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1)可在一第一方向(12)上运动以便启动作为第一调节运动的所述靠背(4)的第一倾斜度调节运动(13),并且可在一第二方向(14)上运动以便启动作为第二调节运动的所述靠背(4)的第二倾斜度调节运动(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10)实施为使得第一倾斜度调节运动(13)是靠背(4)的自由枢转运动,而第二倾斜度调节运动(15)包括所述靠背(4)的如下枢转运动:其由所述控制元件(11)的运动限制性地引导并具有在靠背角度上的限定变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实施为使得控制元件(11)在第一方向(12)上的运动,仅仅释放所述靠背(4)的取向锁定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被释放的取向锁定机构是擒纵式调节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11)在第一方向(12)上的所述运动允许在驱动方向上和/或驱动方向的反方向上的自由运动或弹簧力驱动的第一倾斜度调节运动(13)。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2)实施为使得通过控制元件(11)在第二方向(14)上的运动,取向锁定机构被释放,并且此外,靠背(4)在驱动方向(100)的反方向上和/或以克服弹簧力和/或以弹簧辅助的方式向前枢转过固定的角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1)具有控制杆,控制杆可围绕平行于所述靠背(4)的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6)枢转且控制杆的自由端在驱动方向(100)上伸出;提升控制杆涉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2)的旋转以及压下控制杆涉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14)的旋转。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的自由端在驱动方向的反方向上伸出并向上指向;将控制杆在驱动方向(100)上向前牵拉涉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14)的旋转以及将控制杆在驱动方向(100)的反方向上向后牵拉涉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2)的旋转。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部分(3)也是可调节部件,且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第二调节单元(2,20),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之一的调节单元(2),椅座部分(3)的倾斜度或高度可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0)枢转或调节。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的控制元件(2,21)可在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一方向(22)上运动以启动椅座部分(3)的第一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3),这作为椅座部分的第一调节运动,并且可在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方向(24)上运动以便启动所述椅座部分(3)的第二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5),这作为椅座部分的第二调节运动。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0)实施为执行与第二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5)相比更快的第一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3)。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部分(3)包括车辆座椅(1)的整个椅座表面或只包括车辆座椅(1)的椅座表面的前侧子区域。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第一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3)具有顺着重力和/或克服弹簧力的方向分量,以及第二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5)设置成逆着重力和/或沿着弹簧力。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2,20)实施为使得第一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3)包括椅座部分(3)的自由运动或弹簧力驱动的枢转和/或高度调节运动,而第二倾斜度和/或高度调节运动(25)包括椅座部分(3)的如下枢转和/或高度调节运动:其由所述第二调节单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