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707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上部开设C控制口,阀体内侧位于C控制口下部安装活塞,活塞的中部上侧安装堵头,活塞的中部下侧安装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的丝杆端部安装阀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芯在结构设计上,阀芯在高压介质中,整体轴向受力合力为零,否则将增加控制活塞受力面积,使阀门的整体积变大,同时会影响阀门的寿命、可靠性、经济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芯密封处,由于压力较高,采用了一面为圆弧面的第一档圈,提高第四C型圈的承压能力。本设计阀芯与阀体采用一体连接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截止阀,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
技术介绍
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是一种压力气源控制的截止阀,在高压系统中控制流体的通断,实现开关控制。现在市场上的气控阀,气缸部位与主阀部是分体式连接,体积较大,所需安装空间也较大。现在市场上的气控阀,其阀芯所受的介质轴向力,由于设计结构的限制,都没有达到完全平衡,因此同一种口径阀门体积相对较大,性能与寿命达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上部开设C控制口,阀体内侧位于C控制口下部安装活塞,活塞的中部上侧安装堵头,活塞的中部下侧安装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的丝杆端部安装阀芯,活塞的下部外周安装主弹簧的上端,阀体的内侧位于活塞下部安装导向套,主弹簧的下端与导向套的上部配合,阀芯穿过导向套的中部,导向套上位于阀芯外周设置缓冲垫,阀体的内部位于导向套下侧设置密封圈,密封圈与阀芯的外周配合,阀体下部一侧开设A进口,A进口与阀芯一侧相通,阀体下部另一侧开设B出口,B出口与阀芯的另一侧相通。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活塞与阀体之间安装第二C型圈,第二C型圈的下部安装第三档圈。所述导向套与阀体之间安装第三C型圈,第三C型圈的上部安装第二档圈。所述阀芯的下部与阀体之间安装第四C型圈,第四C型圈的下部安装第一档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阀芯在结构设计上,阀芯在高压介质中,整体轴向受力合力为零,否则将增加控制活塞受力面积,使阀门的整体积变大,同时会影响阀门的寿命、可靠性、经济性。本技术的阀芯密封处,由于压力较高,采用了一面为圆弧面的第一档圈,提高第四C型圈的承压能力。本设计阀芯与阀体采用一体连接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本本设计在设计时,采用新的设计结构,在阀门的两端增加活塞,阀芯两端的尺寸完全相等,因此所受介质轴向力完全平衡,因此气缸部分所提供的力只是克服主弹簧的力,活塞可以设计的相对较小,整个阀门也就相对较小,同进阀门的性能与寿命能达5万次以上。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注部件:1阀体2阀芯3第一档圈4密封圈5第二档圈6导向套7缓冲垫8缸体9主弹簧10第三档圈11堵头12活塞13第一 C型圈14第二 C型圈15内六角螺钉16弹簧垫圈17第三C型圈18第四C型圈19A进口 20 B出口 21C控制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体I的上部开设C控制口21,阀体I内侧位于C控制口 21下部安装活塞12,活塞12的中部上侧安装堵头11,活塞12的中部下侧安装内六角螺钉15,内六角螺钉15的丝杆端部安装阀芯2,活塞12的下部外周安装主弹簧9的上端,阀体I的内侧位于活塞12下部安装导向套6,主弹簧9的下端与导向套6的上部配合,阀芯2穿过导向套6的中部,导向套6上位于阀芯2外周设置缓冲垫7,阀体I的内部位于导向套6下侧设置密封圈4,密封圈4与阀芯2的外周配合,阀体I下部一侧开设A进口 19,A进口 19与阀芯2 —侧相通,阀体I下部另一侧开设B出口 20,B出口20与阀芯2的另一侧相通。本技术通过控制进入C控制口 21的气源,推动活塞12,活塞12与阀芯2通过内六角螺钉15连接在一起,活塞12向下压缩主弹簧9,使阀芯2与密封圈4脱开,实现阀门的开启;当控制进入C控制口 21的气源停止供气后,活塞在主弹簧9的作用下,带动阀芯2与阀体I重新接触并密封,截断系统中流体。本技术在关闭状态时,C控制口 21不供气(0.4至0.8MPa),阀门在主弹簧9力的作用下,带动阀芯2压紧密封圈4处于关闭状态。本技术在阀门开启状态时,向C控制口通入控制压缩气体(0.4至0.8MPa),压缩气体推动活塞12与阀芯2脱离密封圈4,从而使系统中流体从A进口 19流向B出口 20,完成阀门的开启功能。本技术在阀门关闭时C控制口 21的控制气体停止供气后,阀门在主弹簧9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12与阀芯2,使阀芯2与密封圈4重新接触并密封,使阀门关闭,截断系统中的流体。本技术的阀芯2在结构设计上,阀芯2在高压介质中,整体轴向受力合力为零,否则将增加控制活塞受力面积,使阀门的整体积变大,同时会影响阀门的寿命、可靠性、经济性。本技术的主弹簧9所产生的力,要能克服部件间的摩擦力,同时要提供与密封圈4接触产生的密封力。本技术的阀芯2密封处,由于压力较高,采用了一面为圆弧面的第一档圈3,提高第四C型圈18的承压能力。本设计阀芯2与阀体I采用一体连接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现在市场上的气控阀,气缸部位与主阀部是分体式连接,体积较大,所需安装空间也较大。本技术通过拆解、分析现在市场上的气控阀,其阀芯所受的介质轴向力,由于设计结构的限制,都没有达到完全平衡,因此同一种口径阀门体积相对较大,性能与寿命达不理想。本设计在设计时,采用新的设计结构,在阀门的两端增加活塞12,阀芯2两端的尺寸完全相等,因此所受介质轴向力完全平衡,因此气缸部分所提供的力只是克服主弹簧9的力,活塞12可以设计的相对较小,整个阀门也就相对较小,同进阀门的性能与寿命能达5万次以上。阀芯2设计采用一体的两端压力平衡的结构。本设计为了提高产品的性能与阀芯2的强度,能承受更高的压力,采用了一体式结构,阀芯2的两端是尺寸完全相等的活塞12,从面能完全平衡高压介质对阀芯2产生的轴向力。本技术采用可更换式阀座结构,为了保证阀门的经济性,在线维修性,采用了可更换式非金属密封圈4,当在工作过程中,密封圈4损坏可在线更换,同时也减小维修成本。本技术的阀芯2与阀体I采用直接连接式结构,为了保证阀门的经济性,尽可能地降低阀门的成本,减小阀门的体积,阀芯2与阀体I采用直接连接式结构,减少阀门的安装空间,节约成本。所述活塞12与阀体I之间安装第二 C型圈14,第二 C型圈14的下部安装第三档圈10。本技术的活塞12与阀体I之间,由于压力较高,采用了一面为圆弧面的第三档圈10,提高第二 C型圈14的承压能力。所述导向套6与阀体I之间安装第三C型圈17,第三C型圈17的上部安装第二档圈5。本技术的导向套6与阀体I之间,由于压力较高,采用了一面为圆弧面的第二档圈5,提高第三C型圈17的承压能力。所述阀芯2的下部与阀体I之间安装第四C型圈18,第四C型圈18的下部安装第一档圈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气控平衡截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上部开设C控制口(21),阀体(1)内侧位于C控制口(21)下部安装活塞(12),活塞(12)的中部上侧安装堵头(11),活塞(12)的中部下侧安装内六角螺钉(15),内六角螺钉(15)的丝杆端部安装阀芯(2),活塞(12)的下部外周安装主弹簧(9)的上端,阀体(1)的内侧位于活塞(12)下部安装导向套(6),主弹簧(9)的下端与导向套(6)的上部配合,阀芯(2)穿过导向套(6)的中部,导向套(6)上位于阀芯(2)外周设置缓冲垫(7),阀体(1)的内部位于导向套(6)下侧设置密封圈(4),密封圈(4)与阀芯(2)的外周配合,阀体(1)下部一侧开设A进口(19),A进口(19)与阀芯(2)一侧相通,阀体(1)下部另一侧开设B出口(20),B出口(20)与阀芯(2)的另一侧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立屈宝丰吕千里王海兵毋会卿翟亚磊张红涛胡静刘宝林李医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