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云招专利>正文

汽车自行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48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车自行制动装置,它是在汽车刹车总泵拉杆中间串接一个隔离器,隔离器旁有通电后产生拉力的电磁开关,每个电磁开关上装有一个供锁定刹车的锁定器,当汽车发生意外时,由于自动接触器作用,电磁开关通电,活动冲头将通过隔离器、拉杆而对刹车总泵施加一个力的作用,从而使汽车自行制动,此时锁定器也动作,即使电磁开关断电,汽车也处于制动状态,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自行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在紧急情况下无需人为而能自行制动的装置。当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司机往往失去思维、控制能力,此时多数事故车还会继续行驶,造成事故车不是冲出公路外造成翻车而造成乘客的伤亡就是继续撞击其他车辆或行人而造成二次事故。为了避免上述的二次事故,本人已经专利技术了一种名为《汽车自动刹车器》,并于一九九五年八月九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951093282,其设计的方案为在汽车刹车总泵与刹车踏板之间的推(拉)杆中串装上自动刹车器。刹车器由锁定柱,通电后产生磁场的线圈,固定吸头,电磁推杆,活动冲头等组成,当汽车发生意外时,能使线圈通电的感受器动作,使产生磁场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此时活动冲头,固定吸头被磁化而互相吸引,活动冲头在固定吸头的吸引下,通过电磁推杆推动推(拉)杆运动,而使刹车总泵动作后汽车自行制动,达到了自动刹车的目的,但是通过实践,本人发现《汽车自动刹车器》还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总是由于自动刹车器是串装在刹车总泵与刹车踏板之间的推(拉)杆中,自动刹车器就随同刹车推杆一道经常运动,容易使刹车器中线圈的接头或导线漏电造成危险;第二点是此种自动刹车器的吸力受到线圈体积的限制,汽车发生意外时,制动效果不理想;第三点是此种自动刹车器不设置有回位弹簧,正常制动时,刹车复位不快,影响再加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汽车在发生意外时,使汽车自行制动更可靠,更能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更能有效地保护乘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工作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汽车自行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总泵、油(汽)管,刹车推(拉)杆,刹车分泵,线圈等,其特征是在用汽制动汽车的刹车总泵与刹车踏板之间的拉杆中串装上一个隔离器(在用油制动的汽车中不需要此隔离器),在隔离器旁边装有二个电路为并联接法通电后对刹车总泵产生拉力的电磁开关(或用一个大容量的电磁开关),每个电磁开关上装有一个供锁定刹车的锁定器;电磁开关活动吸头上有一个供锁定拉板用且直径比刹车杆拉板固定孔直径小的圈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装在保险杠和驾驶室上的自动接触器动作,使汽车自行制动装置中电磁开关的线圈有电流通过,电磁开关中的固定吸头和活动吸头被磁化而互相吸引,活动吸头对刹车总泵施加一个作用力,从而使汽车自行制动,此活动吸头运动到最大行程时,锁定器动作,此时熔断丝烧断,或者其他原因断电,汽车也处于刹车状态。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和详细工作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自行制动装置实施例1的视图和电连接图。图2是实施例1中的隔离器16沿轴中心线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的电磁开关3沿轴中心线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2中的视图和电连接图。图5是实施例2中的电磁开关活动吸头41沿轴中心线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3中的视图。图7是实施例3中的电磁开关3’,沿轴中心线的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4中的电磁开关沿轴中心线的剖视图。图9是实施例5中的视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不用隔离器(16),适用于用油制动的汽车中。电磁开关的工作原理和电联接图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是采用通电后产生推力的电磁开关,电磁开关是装在刹车踏板杆的外表面,实施例(2)是装在内表面一侧。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采用活动吸头复位弹簧是装在线圈骨架内的电磁开关,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是仅使用一个电磁开关,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附图(1)中1.回位弹簧 2.回位弹簧压板 3.电磁开关 4.电磁开关固定板 5.刹车总泵拉杆 6.刹车杆档板 7.刹车杆拉板 8.锁定器 9.螺钉 10.电磁开关活动吸头 11.电磁控制器限位固定架 12.刹车杆拉板孔 13.限位板固定螺钉 14.限位板 15.刹车踏板拉杆 16.隔离器 17.螺钉固定板 18.保险丝K1、电源总开关 K2、手动开关 W、汽车用蓄电池 S、自动接触器(附图2中) 19.刹车踏板拉杆接孔 20.隔离器盖板孔 21.隔离器盖板 22.隔离器外壳 23.隔离器回位弹簧24.刹车总泵拉杆连接棒 25.刹车总泵拉杆连接孔(附图3中)26.电磁开关外壳 27.电磁开关后端盖 28.固定吸头 29.线圈30.线圈骨架 31.锁定器外壳 32.锁定器回位弹簧 33.锁定柱34.刹车杆拉板槽 35.刹车杆拉板固定孔 36.活动吸头锁定阶梯(附图4中) 36’.刹车回位弹簧压板37.实施例2活动吸头锁定槽 38.固定螺帽 39.刹车踏板杆 40.活动吸头限制框孔41.实施例2活动吸头 42.拉杆 43.活动吸头限制框(附图5中)44.拉杆固定孔(附图6中)45.实施例3复位弹簧 46.用铜或非导磁物质制成的推杆 47.推杆固定螺帽 48.顶板(附图7中) 49.推杆螺纹 50.推杆活动孔 51.推杆锁定槽 52.推杆固定螺纹53.活动吸头螺纹(附图8中) 54.活动吸头复位弹簧55.复位弹簧固定孔。当汽车发生碰撞并达到一定的强度时,装在汽车保险杠和驾驶室上的自动接触器S动作,汽车自行制动装置中的保险丝(18)电磁开关(3)中的线圈(29)有电流通过,电磁开关(3)通过电磁开关固定板(4)固定在汽车适当位置上,固定吸头(28)和活动吸头(10)被磁化而互相吸引,活动吸头(10)会向固定吸头方向溃缩,由于刹车拉板(7)通过活动吸头上的刹车拉板固定孔(35),刹车拉板孔(12)锁定,这样刹车拉板(7)对刹车拉杆挡板(6)产生一个力而拉动刹车总泵拉杆(5)向隔离器(16)中溃缩,从而拉动刹车总泵工作而使汽车自行制动,当活动吸头(10)运动到最大行程处时,锁定器(8)中的锁定柱(33)正好对正活动吸头阶梯(36)外侧面或活动吸头锁定槽(37),在回位弹簧(32)的作用下,锁定柱(33)落下将活动吸头锁定,此时由于保险丝(18)熔断或其他原因使电磁开关断电,汽车也处于刹车状态。如果汽车是用油制动,因为汽车刹车踏板杆是直接推动刹车总泵后汽车则刹车,故不必需要隔离器(16)而采用附图中的实施例2,其中刹车杆拉板(7)是直接拉动刹车踏板杆(36’)后汽车马上可以自行刹动,其余的工作原因与实施例1相同,如果受到空间的限制,则采用附图6中实施例3所示的通电后是产生推力的电磁开关,其中推杆(46)是用铜或其他非导磁物质制成,推杆(46)拧紧在活动吸头中,当线圈(29)通电时,活动吸头(10)向固定吸头(28)中溃缩,推动(46)也一道沿同一方向运动,通过顶板(48)的作用,对刹车踏板杆(36’)产生一个推力而使刹车踏板杆(36’)直接推动刹车总泵工作,也达到了自动刹车的目的。权利要求1.汽车自行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总泵、油(汽)管、刹车推(拉)杆、刹车分泵、线圈等,其特征是在用汽制动汽车的刹车总泵与刹车踏板之间的拉杆中串装上一个隔离器(在用油制动的汽车中不需要此隔离器),在隔离器旁边装有二个电路为并联接法,通电后对刹车总泵产生力作用的电磁开关(或用一个大容量的电磁开关);每个电磁开关上装有一个供锁定刹车的锁定器;电磁开关活动吸头上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自行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总泵、油(汽)管、刹车推(拉)杆、刹车分泵、线圈等,其特征是:在用汽制动汽车的刹车总泵与刹车踏板之间的拉杆中串装上一个隔离器(在用油制动的汽车中不需要此隔离器),在隔离器旁边装有二个电路为并联接法,通电后对刹车总泵产生力作用的电磁开关(或用一个大容量的电磁开关);每个电磁开关上装有一个供锁定刹车的锁定器;电磁开关活动吸头上有一个供锁定拉板用且直径比刹车杆拉板固定孔直径小的圆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招
申请(专利权)人:刘云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