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双活塞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37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双活塞盘式制动器,涉及汽车制动技术,尤其涉及活塞盘式制动器,为了有效解决制动空间的安置与制动效率的提高之间的矛盾,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单活塞制动为双活塞制动,并设计有四导套,由于性能价格比高,适用于吨位重、制动效率要求高的车型。(*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技术,尤其涉及汽车盘式制动技术。汽车的制动效率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事关重大。汽车的制动有鼓式制动和盘式制动。在盘式制动中,目前我国仅有单活塞盘式制动器,适用于对制动效率要求不高的小型客车或轻型载重车;对于吨位稍重、制动效率要求稍高的中型客车或中型载重车,该制动器由于受下列因素的制约,就无能为力了。影响制动效率的因素有①摩擦块面积;②施加在摩擦块上的压力;③制动半径(即摩擦块作用在制动盘上的压力中心位置);④轮胎半径;⑤摩擦块的摩擦系数;⑥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由此可见,当汽车吨位加重后,必然要求制动力增大。而对于单活塞盘式制动器,只有增大活塞和摩擦块的面积,但这样会使整个盘式制动器的体积更加庞大,从而增大轮胎半径,使汽车重心增高,而汽车重心的增高将极大影响制动性能,降低制动效果。如果不改变轮胎半径,在车轮轮辋有限的空间,安置体积较大的单活塞盘式制动器就很困难;而且这样安置有可能减小制动半径,使总的制动效率得不到提高,无法满足有效制动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单活塞盘式制动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活塞盘式制动器,以能适用于吨位稍重、制动效率要求较高的车型;从而有效解决制动器空间安置与制动效率提高之间的矛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改造单活塞为双活塞,在双活塞工作时,使制动油压通过相连通的两孔内的两个活塞同时作用于内摩擦块的表面。本专利技术与单活塞盘式制动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油压作用于两个活塞上,使摩擦块受力均匀,磨损面均衡;②卡钳体与卡钳支架的相对浮动是通过四组连接螺栓、导套及防尘罩来实现的。滑动的导向性更好,能有效减少摩擦块偏磨,制动更平稳、可靠;③合理利用了轮辋内空间,增大了制动半径,从而增大制动力矩而且降低了汽车重心,提高了汽车制动安全性;④既能保证制动力的要求,又使制动器成本降低,从而降低汽车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正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俯视)。图3为单活塞制动说明图。图4为双活塞制动说明图。其中1-卡钳体,2-卡钳支架,3-左卡簧,4-右卡簧,5-小连接螺栓,6-垫圈,7-小平垫圈,8-小导套防尘罩,9-小导套,10-大导套,11-大导套防尘罩,12-大平垫圈,13-大连接螺栓,14-活塞防尘罩,15-防尘罩压簧,16-活塞,17-矩形密封圈,18-内摩擦块总成,19-外摩擦块总成,20-回复弹簧,21-放气螺钉,22-放气螺钉罩。Z制动盘,D-制动盘直径,K-摩擦块距轮轴中心的距离,d-活塞直径,L-制动半径。1、由图1、图2可知,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双活塞16、内摩擦块总成18、外摩擦块总成19、大导套10、大连接螺栓13、小导套9、小连接螺栓5组成,其连接关系是①卡钳支架2与卡钳体1通过大连接螺栓13及大导套10、小连接螺栓5及小导套9相连接。②双活塞16通过矩形密封圈17悬浮于卡钳体1缸孔内。③内摩擦块总成18、外摩擦块总成19装配在卡钳支架2上。④大导套10、小导套9分别通过大导套防尘罩11、小导套防尘罩8安装于卡钳体1上的大、小支耳孔内。⑤内摩擦块总成18、外摩擦块总成19之间装有回复弹簧20。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制动时,液压产生在活塞底部与卡钳体1缸底之间,相连通的两缸孔内的活塞16同时使内侧摩擦块总成18压靠在制动盘z内侧表面上。作用于卡钳体1底部的压力使其通过四组导套组件9、10相对于卡钳支架2侧向浮动,使外侧摩擦块总成19压靠在制动盘z外表面上,在液压的进一步作用下,通过内、外侧摩擦块总成18、19的夹紧作用使得制动盘z及汽车实现停车。3、单、双活塞盘式制动器作用效果对比如下,如图3、图4所示①制动盘直径相等D1=D2②摩擦块面积相等。但沿制动盘径向占用空间不同,K1<K2。③活塞总面积相等。即1/4·πd12=1/2·πd22×2(d1=1.414 d2)④制动半径不相等。L1<L2。因此,在相同的轮辋空间内,在保证摩擦块面积和活塞总面积相等的前提下,采用双活塞结构将更加合理地利用空间,增大制动半径L,从而使制动效率提高,使制动更平稳、可靠。由于本专利技术性能价格比高,适用于吨位重、制动效率高的车型。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双活塞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为双活塞和有四导套,其连接关系是①卡钳支架(2)与卡钳体(1)通过大连接螺栓(13)及大导套(10)小连接螺栓(5)及小导套(9)相连接;②双活塞(16)通过矩形密封圈(17)悬浮于卡钳体(1)缸孔内;③内摩擦块总成(18)、外摩擦块总成(19)装配在卡钳支架(2)上;④大导套(10)、小导套(9)分别通过大导套防尘罩(11)、小导套防尘罩(8)安装于卡钳体(1)上的大、小支耳孔内;⑤内摩擦块总成(18)、外摩擦块总成(19)之间装有回复弹簧(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双活塞盘式制动器,涉及汽车制动技术,尤其涉及活塞盘式制动器,为了有效解决制动空间的安置与制动效率的提高之间的矛盾,本专利技术改单活塞制动为双活塞制动,并设计有四导套,由于性能价格比高,适用于吨位重、制动效率要求高的车型。文档编号B60T1/00GK1301651SQ9912495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汪明道, 朱典彬, 贺勇, 江吉云 申请人: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双活塞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为双活塞和有四导套,其连接关系是:①卡钳支架(2)与卡钳体(1)通过大连接螺栓(13)及大导套(10)、小连接螺栓(5)及小导套(9)相连接;②双活塞(16)通过矩形密封圈(17)悬浮于卡钳体(1 )缸孔内;③内摩擦块总成(18)、外摩擦块总成(19)装配在卡钳支架(2)上;④大导套(10)、小导套(9)分别通过大导套防尘罩(11)、小导套防尘罩(8)安装于卡钳体(1)上的大、小支耳孔内;⑤内摩擦块总成(18)、外摩擦块总 成(19)之间装有回复弹簧(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道朱典彬贺勇江吉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