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291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其能够实现以与常规制动系统相同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中的线控制动构造,并且该车辆制动系统设置有助力器装置、主缸、车轮制动器以及设置在主缸与车轮制动器之间的液压控制装置。该系统还设置有:行程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模拟装置,其用于给制动器踏板施加对应于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的模拟反作用力;自由部件或空行部件,其设置在助力器装置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用于以预定量吸收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以及电子控制装置,其用于基于来自行程传感器的输入而控制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线控制动的车辆制动系统,其中制动操纵部 分通过电信号与制动操作部分相互连接。
技术介绍
在所谓的"线控制动系统"中,包括制动器i^板等的制动操纵部分和 包括f轮制动器等的制动操作部分借助于电信号相互连接,制动操纵部分 以机"方式与制动操作部分隔离,因此,当制动力例如基于防锁死制动操 作而变化时,令人不悦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制动器踏板。进一步地,线控制 动系统对具有再生制动装置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是有利的,因为即4吏 当再生制动力因某种原因而变化时车轮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也能够变 化从而补偿再生制动力的变化,而不会使司机在操纵制动器踏板时感觉 任何不舒服。在完全的线控制动系统中,采取措施以避免电力系统产生故障时制 动器不能运行的情形。例如,如日本未审查、已公布专利申请第2003 -011808号中描述的,该专利申请提出一种系统,其中主缸压力由制动 器踏板产生并且在电力系统正确运行时主缸到车轮制动器的连接被阻 断。然而,在所提出的系统中,当电力系统产生故障时,实现主缸与车 轮制动器的连接,并且为了减小电源提供系统完全瘫痪的可能性,采用 了双电源提供系统。进一步地,美国专利申请公报第US2006/0163941 Al号(等同于日 本国际申请公报第2005-532220号)描述了 一种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 线控制动执行器。在该执行器中,设置有能够由制动器踏板操作的模拟 装置,来自设置在模拟装置中的致动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给用于根据该信号控制液压源的电子控制单元,并且来自该液压源的输出连接到制动力 分配装置以操作车轮制动器。进一步地,设置使司机能够通过司机的肌 肉动力操作制动器的装置。在该制动执行器中,为了以机械方式隔离车 辆制动系统产生的反力从而在线控模式中使该反力不会传递到制动器 踏板,在制动器踏板或者和制动器踏板相连的构件与在传动系中连接在 下游的用于操纵输入的操作构件之间设置空行空间或距离。进一步地,虽然没有被分类为线控制动型,但是美国专利申请公报第US2005/0269875 Al号(等同于日本未审查、已公布专利申请第2005 —349880号)中描述的车辆制动装置也是^^知的用于实现与再生制动器 配合的方案。该公知的车辆制动装置设置有液压制动装置,该液压制动 装置能够运作从而以预定助力比通过助力器装置增大司机的制动操纵 力、基于来自连接到助力器装置的主缸的增大的制动操纵力而产生基本 液压、将所产生的基本液压施加给通过具有液压控制阀的通道连接到主 缸的车轮制动器(轮缸)以便在相应的车轮上产生基本液压制动力、以及为车轮制动器提供由驱动泵产生的受控液压从而使得能够向相应的 车轮施加受控液压制动力。进一步地,最后提及的美国申请的装置设置有再生制动装置和差值 检测装置,该再生制动装置通过给一些车轮施加经分配的再生制动力而 结合基本液压制动力产生对应于制动操纵力的目标制动力,该差值检测 装置用于检测再生制动装置实际产生的再生制动力与经分配的再生制 动力之间的差值。当差值检测装置检测到相当大的差值时,通过驱动液 压制动装置的泵并通过控制液压控制阀来产生受控液压,以便根据受控 液压而在车轮上产生受控液压制动力,使得再生制动力的不足量能够由 差值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差值补偿。然而,在第一个提到的日本申请中描述的车辆制动系统中,避免电 力系统完全瘫痪的可靠性得以提高,但是通过设置双电源系统不可避免 地增加了成本。在第二个提到的美国公报中描述的车辆制动系统中,对制动器踏板的操纵总是以机械方式传递到车轮制动器,而不依赖于电信号,因此即 使在电力系统产生故障时也能够确保制动力大致等于合适操作状态下 的制动力。然而,相反地,线控制动执行器应当安装在常规车辆中真空 型助力器装置和主缸以其它方式安装的位置,并且来自制动器踏板的操纵力施加至该位置,并且还需要一种诸如ABS之类独立控制车辆制动 器的装置。因此,成本以及车辆的安装设计方面存在很大限制。在最后提到的美国公报中描述的车辆制动装置中,制动器踏板的操 纵总是以机械方式传递到车轮制动器,因此提高了防止电力系统产生故 幛的可靠性。相反地,在该装置中,再生制动力不能负担车辆所需的全 部制动力。此外,当再生制动力在制动操作过程中变化时,通过调节受 控液压制动力以补偿再生制动力的差值,便能够维持取决于施加在制动 器踏板上的制动操纵力的总制动力。调节受控液压制动力涉及调节产生 用于受控液压制动力的受控液压的泵的运转,这导致来自主缸的制动液 被泵消耗,使得制动器踏板的行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化。当再生制动力 增大时,制动器踏板行程的差值变大,这可能使司机感觉不舒服。由于 最后提到的美国公报中描述的车辆制动装置中没有实现线控制动,所以 自然便会产生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辆制动系统,该车 辆制动系统能够维持制动器踏板的操纵以机械方式传递到车轮制动器 的构造的优点,该车辆制动系统还能够实现以与常规制动系统相同的方 式安装在车辆中的线控制动构造。简而言之,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辆制动系统,该车辆制动 系统的构造的特征在于用于以预定量吸收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的空 行部件设置在用于增大施加在制动器踏板上的制动操纵力的助力器装 置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该液压控制装置具有泵和液压控制阀,所述泵 用于抽取主缸一侧的工作流体并将该工作流体朝车轮制动器一侧排放。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情况下,当踩下制动器踏板时,空行部件吸收制动器 踏板的部分操纵行程,同时电子控制装置基于来自用于检测制动器踏板 的操纵行程的行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控制液压控制阀,由此将所需的 受控液压供应给车轮制动器。根据该制动系统,能够获得一种线控制动 构造,其中即使当电力系统产生故障时也可以确保制动力等于正常操作 状态下产生的制动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制动系统,该车辆制动系统的构 造的特征在于用于以预定量吸收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的流体吸收机构设置在主缸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并且截流阀设置在主缸与流体吸收 机构之间,用于当系统中的异常状况使泵不能排出加压流体时阻断主缸 与流体吸收机构之间的连通。因此,在系统产生异常状况时,截流阀运 行从而防止流体吸收机构吸收从主缸排出的流体。相应地,当泵产生故 障时,通过关闭截流阀即可防止流体吸收机构消耗从主缸排出的流体。 这避免了延长制动器踏板行程,使得能够确保制动力大体上等于在正常 操作状态下产生的制动力。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更好地并且更容易得 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许多附带的优点,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其中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制动系统的系统图;图2是该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制动装置的回路图;图3是示出制动器踏板、助力器装置和该液压制动装置的主缸之间 的连接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包含在图3中示出的结构的一部分中的行程吸收机构的局部 放大截面图;图5是由图1中示出的制动ECU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动器踏板、助力器装置和 液压制动装置的主缸之间的连接的纵向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制动装置的 局部回路图;图8是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包括:    助力器装置,其用于增大施加在制动器踏板上的制动操纵力;    主缸,其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助力器装置;    车轮制动器,其为各个车轮设置并连接到所述主缸;    液压控制装置,其置于所述主缸与所述车轮制动器之间并且具有泵和液压控制阀,所述泵用于抽吸所述主缸一侧的工作流体以便朝所述车轮制动器一侧排放所述工作流体,所述液压控制阀能够限制所述工作流体从所述车轮制动器一侧朝向所述主缸一侧的流动;    行程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    模拟装置,其用于给所述制动器踏板施加对应于所述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的模拟反作用力;    空行部件,其置于所述助力器装置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之间,用于吸收预定量的所述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以及    电子控制装置,其用于基于来自所述行程传感器的输入而控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田浩一森川裕介内藤政行小久保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