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式机动车尾气及行驶信息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2621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车式机动车尾气及行驶信息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微型化尾气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微型化尾气传感器是一个内有尾气通道、气室的腔体,用于测量出机动车尾气的浓度,其内部还含有温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内含有主控单元、三轴陀螺仪模块、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通讯模块。使用本装置,在同一时刻检测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数值、气体温度、压力的基础上,又可以同时获得车身姿态、行驶速度与加速度信息,可以方便得出机动车实际行驶速度、加速度和车身姿态信息与尾气排放之间的实时动态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检测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随车式机动车尾气及行驶信息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并且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测试方法中指出的简易工况法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需的设备有底盘测功机和排气分析系统。但这套设备操作复杂、体积大,实验所需时间长,测试条件有限,成本很高。并且这套系统限于静态的道路截面检测,无法获得机动车在实际行驶条件下尾气排放随车辆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身姿态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而本装置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获得车辆实际行驶情况下速度、加速度和车身姿态信息以及相应的尾气排放数据,从而获得机动车尾气排放和车辆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身姿态之间的实时动态关系。此外,本装置提供一种微型化尾气传感器,其体积小,可以方便的实现随车式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机动车实际运行的状态下测得机动车行驶信息以及尾气排放的装置,方便得出机动车实际行驶速度、加速度和车身姿态信息与尾气排放之间的实时动态关系。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微型化尾气传感器,使其能实现随车式测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随车式机动车尾气及行驶信息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微型化尾气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微型化尾气传感器包含一个内有尾气通道、气室的腔体,所述尾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腔体的一端,出气口位于腔体的另一端,所述气室上表面为抛物线反射面,左侧为进气端盖,右侧为出气端盖,进气端盖上含有进气孔,出气端盖上含有出气孔,所述气室另包含红外光源、热释电探测器、温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屏蔽室,所述屏蔽室内设有主控单元、通讯模块、三轴陀螺仪模块、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所述红外光源、热释电探测器、温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三轴陀螺仪模块、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通讯模块与主控单元电气连接。使用时,本装置安装在机动车的排气管和消音器之间,本装置的进气口和机动车排气管相连接,出气口与消音器相连接。排气管的尾气进入尾气通道,由微型化尾气传感器测得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信息,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值信息,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得其压力值信息,上述所有信息传送至主控单元,由主控单元根据上述信息得到机动车排放尾气浓度的具体数值;同时三轴陀螺仪模块测得车身姿态信息,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测得机动车行驶速度和加速度信息,上述车身姿态信息、速度与加速度信息也传送至主控单元,由主控单元根据上述信息得到具体的车身姿态、行驶速度与加速度。上述得到的机动车排放尾气的具体数值、车身姿态、行驶速度与加速度由主控单元通过通讯模块传送至显不丰旲块。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型化尾气传感器包括一个内有尾气通道、气室的腔体,所述气室上表面为抛物线反射面,左侧为进气端盖,右侧为出气端盖,进气端盖上含有进气孔,出气端盖上含有出气孔,所述气室内侧表面镀金,所述气室另包含红外光源、热释电探测器、温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红外光源、热释电探测器、温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与主控单元电气连接。红外光源发出经调制的红外光,红外光穿透尾气,照射至气室上表面,经过上表面的抛物线反射面反射后再次透射过尾气照射至热释电探测器上。在此光路中,特定频段的红外光被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吸收,光强减弱,热释电探测器探测到这些频段减弱的光强,所述热释电探测器得到的信息传输至主控单元,由主控单元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气体的浓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本装置,在同一时刻检测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数值、气体温度、压力的基础上,又可以同时获得车身姿态、行驶速度与加速度信息,可以方便得出机动车实际行驶速度、加速度和车身姿态信息与尾气排放之间的实时动态关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微型化尾气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中,1:主控单元;2:微型化尾气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气体压力传感器;7:三轴陀螺仪模块;8: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9:通讯模块;10:显示模块;11:壳体;12:尾气通道;13:屏蔽室;14:进气口 ;15:出气口 ;22:红外光源;23:热释电探测器;24:进气孔;25:进气端盖;26:腔体;27:光路示意图;28:出气端盖;29:出气孔;30:气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随车式机动车尾气及行驶信息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微型化尾气传感器2安装在壳体11上,所述微型化尾气传感器2包含一个内有尾气通道12、气室30的腔体26,所述尾气通道12的进气口 14位于腔体26的一端,出气口 15位于腔体26的另一端,所述气室30上表面为抛物线反射面,左侧为进气端盖25,右侧为出气端盖28,进气端盖25上含有进气孔24,出气端盖28上含有出气孔29,所述气室30另包含红外光源22、热释电探测器23、温度传感器5、气体压力传感器6,所述的壳体11内设有屏蔽室13,所述屏蔽室13内设有主控单元1、通讯模块9、三轴陀螺仪模块7、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8,所述红外光源22、热释电探测器23、温度传感器5、气体压力传感器6、三轴陀螺仪模块7、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8、通讯模块9与主控单元I电气连接。检测过程:使用时,本装置安装在机动车的排气管和消音器之间,本装置的进气口14和机动车排气管相连接,出气口 15与消音器相连接。排气管的尾气进入尾气通道12,首先由进气端盖25上进气孔24进入气室30后,被红外光源22发出的红外光照射,红外光透射过尾气后经气室30上表面抛物线反射面反射后再次透射过尾气照射至热释电探测器23,光路路径如图2中光路示意图27所示。在此光路中,特定频段的红外光被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吸收,光强减弱,热释电探测器23探测到这些频段减弱的光强,所述热释电探测器23得到的信息传输至主控单元1,由主控单元I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气体的浓度值。尾气流入气室30后,流经温度传感器5和气体压力传感器6,最后经出气端盖28上出气孔29流出本装置。温度传感器5与气体压力传感器6测得的信息全部传送至主控单元1,由主控单元I用于校正尾气温度及压力对尾气浓度测量的影响。同时,三轴陀螺仪模块7测得车身姿态信息,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8测得机动车行驶速度和加速度信息,上述车身姿态信息、速度与加速度信息也传送至主控单元1,由主控单元I根据上述信息得到具体的车身姿态、行驶速度与加速度。上述得到的机动车排放尾气的具体数值、车身姿态、行驶速度与加速度由主控单元I通过通讯模块9传送至显示模块10。使用本装置,在同一时刻检测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数值、气体温度、压力的基础上,又可以同时获得车身姿态、行驶速度与加速度信息,可以方便得出机动车实际行驶速度、加速度和车身姿态信息与尾气排放之间的实时动态关系。【主权项】1.一种随车式机动车尾气及行驶信息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微型化尾气传感器(2)安装在壳体(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化尾气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车式机动车尾气及行驶信息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微型化尾气传感器(2)安装在壳体(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化尾气传感器(2)包含一个内有尾气通道(12)、气室(30)的腔体(26),所述的尾气通道(12)的进气口(14)位于腔体(26)的一端,出气口(15)位于腔体(26)的另一端,所述气室(30)上表面为抛物线反射面,左侧为进气端盖(25),右侧为出气端盖(28),进气端盖(25)上含有进气孔(24),出气端盖(28)上含有出气孔(29),所述气室(30)另包含红外光源(22)、热释电探测器(23)、温度传感器(5)、气体压力传感器(6),所述的壳体(11)内设有屏蔽室(13),所述屏蔽室(13)内设有主控单元(1)、通讯模块(9)、三轴陀螺仪模块(7)、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8),所述红外光源(22)、热释电探测器(23)、温度传感器(5)、气体压力传感器(6)、三轴陀螺仪模块(7)、速度与加速度检测模块(8)、通讯模块(9)与主控单元(1)电气连接,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通讯模块(9)将得到的尾气浓度、温度、压力、车身姿态、速度、加速度数据发送至显示模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岩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