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1642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装置具有:贮水室,其用于储存水;至少一个加热部,其用于对贮水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供水装置,其用于向贮水室内供水;蒸汽喷出口,其用于喷出在贮水室内产生的蒸汽;以及多个散热片,该多个散热片在蒸汽喷出口的下方,沿着蒸汽产生方向形成,并且该多个散热片配置成彼此之间隔开间隔,作为多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隔的第1间隔与作为散热片和贮水室内壁侧面之间的间隔的第2间隔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水进行加热来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该种蒸汽发生装置进行供水直到作为贮水室的第2罐内的水位达到超过弯曲的排液管的顶点的程度,并利用虹吸原理排出第2罐中的水,从而排出水垢成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540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若水垢逐渐附着在蒸汽发生装置内,则蒸汽流路会变窄,有时会导致蒸汽无法从蒸汽喷出口喷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蒸汽发生装置内的压力升高,因此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即供水口的管、排水口的管等脱落,蒸汽、水发生泄漏。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贮水室内被水垢完全堵塞,从而在长时间持续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蒸汽发生性能的可靠性较高的蒸汽发生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装置具有:贮水室,其用于储存水;至少一个加热部,其用于对贮水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供水装置,其用于向贮水室内供给水;蒸汽喷出口,其用于喷出在贮水室内产生的蒸汽;以及多个散热片,该多个散热片在蒸汽喷出口的下方,沿着蒸汽产生方向形成,并且该多个散热片配置成彼此之间隔开间隔,作为多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隔的第1间隔与作为散热片和贮水室内壁侧面之间的间隔的第2间隔不同。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抑制设有散热片的贮水室内被水垢完全堵塞,从而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蒸汽发生性能。附图说明从与附带的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的以下描述,能够明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技术方案和特征。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加热烹调器的、门被打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从蒸汽发生部侧观察具有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外箱被去除后的加热烹调器所得到的立体图。图3是具有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外箱被去除后的加热烹调器的主剖视图。图4A是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侧剖视图。图4B是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侧剖视图。图5是从蒸汽发生部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所得到的侧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1的贮水室的主视图。图7A是实施方式1的贮水室的立体图。图7B是实施方式1的贮水室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俯视剖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加热模式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贮水室热敏电阻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1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利用虹吸原理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1剖视图。图11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利用虹吸原理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2剖视图。图11C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利用虹吸原理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3剖视图。图11D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利用虹吸原理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4剖视图。图12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出供水路的水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1剖视图。图12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出供水路的水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2剖视图。图12C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出供水路的水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3剖视图。图12D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出供水路的水的排水工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第4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具有:贮水室,其用于储存水;至少一个加热部,其用于对贮水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供水装置,其用于向贮水室内供水;蒸汽喷出口,其用于喷出在贮水室内产生的蒸汽;以及多个散热片,该多个散热片在蒸汽喷出口的下方,沿着蒸汽产生方向形成,并且该多个散热片配置成彼此之间隔开间隔,作为多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隔的第1间隔与作为散热片和贮水室内壁侧面之间的间隔的第2间隔不同。由此,在第1间隔和第2间隔中较窄的间隔处,增加了散热片与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传热效率。另一方面,在较宽的间隔处,水垢会在完全堵塞间隔前发生剥落,因此难以完全堵塞间隔。因此,能够提高散热片与水之间的传热效率,并且能够始终从蒸汽喷出口喷出蒸汽。即,即使蒸汽发生装置的内部压力升高,也能够防止蒸汽、水从贮水室泄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在长时间连续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蒸汽产生性能的可靠性较高的蒸汽发生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第2技术方案中,特别是加热部是加热器,至少一个散热片以与加热器交叉的方式设置。由此,特别是温度较高的加热部的热量,利用散热片传递到热量难以传递到的、贮水室内的水的内部。另外,利用散热片增加贮水室与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高效地向水传递热量,因此加热器附近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抑制越是高温越容易附着的水垢附着在加热器上。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第3技术方案中,特别是第1间隔比第2间隔小。由此,能够提高散热片与水之间的传热效率,并且能够始终从蒸汽喷出口喷出蒸汽。即,即使蒸汽发生装置的内部压力升高,也能够防止蒸汽、水从贮水室泄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在长时间连续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蒸汽产生性能的可靠性较高的蒸汽发生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第3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第4技术方案中,特别是在贮水室的内壁面中的与加热部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凹部。由此,特别是在因高温水垢容易附着的加热器附近的贮水室内的内部容积增加,因此水垢难以堵塞。因此,能够提高散热片与水的之间传热效率,并且能够始终从蒸汽喷出口喷出蒸汽。即,即使蒸汽发生装置的内部压力升高,也能够防止蒸汽、水从贮水室泄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在长时间连续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蒸汽产生性能的可靠性较高的蒸汽发生装置。第5技术方案是特别具有第1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加热烹调器。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在图1中,示出了加热烹调器的门被打开后的状态。在图1中,加热烹调器1具有壳体4。壳体4是前表面2形成为加热室开口部3的长方体状的箱。壳体4具有内箱5和外箱6。内箱5是在内侧划分出加热室10的箱。内箱5是对镀铝钢板的表面进行氟涂装而形成的。外箱6是覆盖内箱5的外侧的PCM钢板。载置盘9和食品11经过加热室开口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具有:贮水室,其用于储存水;至少一个加热部,其用于对贮水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供水装置,其用于向贮水室内供水;蒸汽喷出口,其用于喷出在贮水室内产生的蒸汽;以及多个散热片,该多个散热片在蒸汽喷出口的下方,沿着蒸汽产生方向形成,并且该多个散热片配置成彼此之间隔开间隔,作为多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隔的第1间隔与作为散热片和贮水室内壁侧面之间的间隔的第2间隔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14 JP 2013-051335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具有:
贮水室,其用于储存水;
至少一个加热部,其用于对贮水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
供水装置,其用于向贮水室内供水;
蒸汽喷出口,其用于喷出在贮水室内产生的蒸汽;以及
多个散热片,该多个散热片在蒸汽喷出口的下方,沿着蒸汽产生方向形
成,并且该多个散热片配置成彼此之间隔开间隔,
作为多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隔的第1间隔与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澁谷昌树早川雄二阿部邦昭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