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及衣物护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429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5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衣物护理机,适用于蒸汽发生装置领域,蒸汽发生器包括热锅、安装于热锅上的发热器和安装于发热器上的温控器,发热器的底部设有凹腔,温控器安装于凹腔内,发热器的顶部设有储水槽,且发热器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沿储水槽朝向发热器侧部倾斜设置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温控器准确检测到发热器有效加热部位的真实温度,同时使得在热锅内水充足情形下和缺水情形下温控器感应到的温度相差较大,这样,一方面使得温控器可在热锅内缺水、发热器干烧的情形下控制停止发热器发热,消除了蒸汽发生器在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保证了在热锅内水充足的情形下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的正常、稳定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发生器及衣物护理机
本技术属于蒸汽发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蒸汽发生器及衣物护理机。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主要通过发热器进行加热水以达到产生蒸汽的目的,而为了防止在缺水情形下发热器持续干烧影响产品运行的安全性,发热器上一般设有温控器。 现有蒸汽发生器中的发热器大多为实心发热器,且温控器一般设于实心发热器的底部。由于实心发热器的底部并不是实心发热器用于直接加热水的部位,故,使得温控器并不能准确检测实心发热器加热部位的真实温度,即温控器的感温灵敏度较低,这样,一方面使得温控器并不能准确检测到发热器是否在缺水情形下干烧,从而使得实心发热器在具体运行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有水情形下容易出现温控器的检测温度大于实心发热器加热部位真实温度的现象,从而容易导致温控器误动作使发热器停止发热的情形发生,进而导致正常工作状态下出现蒸汽供应中断的情形发生,影响了产品的正常使用。 此外,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在汽化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比较大,影响了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容易出现客户投诉产品噪音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蒸汽发生器及衣物护理机,其解决了现有温控器不能准确检测发热器加热部位真实温度而造成蒸汽发生器运行安全可靠性低、运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蒸汽发生器,包括热锅、安装于所述热锅上的发热器和安装于所述发热器上的温控器,所述发热器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温控器安装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发热器的顶部设有储水槽,且所述发热器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储水槽朝向所述发热器侧部倾斜设置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斜面沿所述储水槽以相对所述发热器底部的高度逐渐减小的形式朝向所述发热器的侧部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温控器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凹腔之靠近所述发热器顶部的底部,所述温控器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的第一贯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配合的第一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发热器包括安装于所述热锅底部的底板和凸设于所述底板上并延伸于所述热锅内的凸台,所述凹腔沿所述底板的底部朝向所述凸台凹向设置,所述储水槽和所述斜面都设于所述凸台的顶部。 优选地,上述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降噪板,所述降噪板设于所述发热器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发热器的顶部凸设有支撑柱,所述降噪板支撑于所述支撑柱上并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柱。 优选地,所述降噪板通过第二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柱,所述降噪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的第二贯孔,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紧固件配合的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上述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保险丝组件,所述保险丝组件安装于所述发热器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保险丝组件包括保险丝、套设于所述保险丝外的护套和将所述护套锁紧固定于所述发热器底部的压片。 本技术提供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在发热器的底部设置凹腔,并将温控器安装于凹腔内,从而可使温控器靠近发热器之用于直接加热水的部位设置,进而使得温控器可准确检测到发热器有效加热部位的真实温度。同时,其通过在发热器的顶部设置储水槽,并在发热器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可便于热锅内的水快速流入储水槽内的斜面,从而使得在热锅内有水(水充足)情形下和缺水情形下温控器感应到的温度相差较大,进而利于温控器准确判断热锅内是否缺水,这样,一方面使得温控器可在热锅内缺水、发热器干烧的情形下立即控制停止发热器发热,有效消除了蒸汽发生器在具体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得在热锅内水充足的情形下温控器不会产生误动作而导致发热器停止发热的现象发生,保证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的正常、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衣物护理机,其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 本技术提供的衣物护理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蒸汽发生器,故,一方面提高了衣物护理机的使用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保证了衣物护理机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器的主视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器的仰视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包括热锅1、安装于热锅I上的发热器2和安装于发热器2上的温控器3,发热器2的底部设有凹腔201,温控器3安装于凹腔201内,发热器2的顶部凹设有储水槽202,且发热器2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沿储水槽202朝向发热器2侧部倾斜设置的斜面203。温控器3的设置,主要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判定蒸汽发生器内是否缺水干烧,如果是缺水干烧情形则立即控制停止发热器2发热以保证蒸汽发生器的运行安全性;如果不是缺水干烧情形则保持蒸汽发生器的持续正常运行。本技术实施例,在发热器2的底部设置凹腔201,并将温控器3安装于凹腔201内,可使温控器3靠近发热器2之用于直接加热水的部位设置,进而使得温控器3可准确检测到发热器2有效加热部位的真实温度,保证了温控器3控制发热器2运行的准确可靠性。储水槽202的设置,在热锅I内的水充足的情形,可用于储存一定量的水,从而利于保证在热锅I内水充足的情形下发热器2的有效加热部位(发热器2用于直接加热水的部位)温度不会太高;而在热锅I内缺水的情形下,储水槽202不再存有水,从而使得热锅I内缺水的情形下发热器2的有效加热部位温度比较高,这样,使得在热锅I内有水(水充足)情形下和缺水情形下发热器2有效加热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从而利于温控器3更好区别判断热锅I内是否处于缺水干烧状态,这样,一方面使得温控器3可在热锅I内缺水、发热器2干烧的情形下立即控制停止发热器2发热,有效消除了蒸汽发生器在具体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得在热锅I内水充足的情形下温控器3不会产生误动作而导致发热器2停止发热的现象发生,保证了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的正常、稳定可靠性。发热器2顶部斜面203的设置,可使得热锅I内的水更快速、顺畅的流入到储水槽202内。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斜面203沿储水槽202以相对发热器2底部的高度逐渐减小的形式朝向发热器2的侧部倾斜设置,这样,可对热锅I内的水流入储水槽202内起到导流作用,从而可更利于热锅I内的水流入储水槽202内,保证了热锅I内的水流入储水槽202内的快速、顺畅性。 优选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温控器3通过第一紧固件(图未示)安装于凹腔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蒸汽发生器,包括热锅、安装于所述热锅上的发热器和安装于所述发热器上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温控器安装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发热器的顶部设有储水槽,且所述发热器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储水槽朝向所述发热器侧部倾斜设置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发生器,包括热锅、安装于所述热锅上的发热器和安装于所述发热器上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温控器安装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发热器的顶部设有储水槽,且所述发热器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储水槽朝向所述发热器侧部倾斜设置的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沿所述储水槽以相对所述发热器底部的高度逐渐减小的形式朝向所述发热器的侧部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凹腔之靠近所述发热器顶部的底部,所述温控器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的第一贯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配合的第一连接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包括安装于所述热锅底部的底板和凸设于所述底板上并延伸于所述热锅内的凸台,所述凹腔沿所述底板的底部朝向所述凸台凹向设置,所述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跃罗伟标谢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