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碰撞安全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吸能盒。
技术介绍
汽车发生正面轻度碰撞时为避免前纵梁变形,通常在汽车前保横梁与前纵梁之间安装吸能盒,当碰撞冲击能量超过前保险杠的吸能能力时,吸能盒开始发生压溃变形以吸收部分冲击能量,从而避免了冲击能量直接作用于前纵梁而导致其变形。目前普遍使用的吸能盒结构在其盒体上具有预变形设计,以改善其吸能变形特性,但采用金属钣金件制作的吸能盒由于重量较高,造成比吸能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吸能盒,目的是提高碰撞吸能效果,并具有轻量化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吸能盒,包括吸能盒盒体,所述吸能盒盒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且吸能盒盒体内填充有泡沫铝合金锭。所述吸能盒盒体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吸能盒盒体由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组成。所述吸能盒盒体的截面为多边形,吸能盒盒体上形成多条棱线。所述吸能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吸能盒,包括吸能盒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盒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且吸能盒盒体内填充有泡沫铝合金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汽车吸能盒,包括吸能盒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盒体采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且吸能盒盒体内填充有泡沫铝合金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盒体为两
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盒体
由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盒体
的截面为多边形,吸能盒盒体上形成多条棱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盒体的内
表面铺设有玻璃纤维层。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华,秦玉林,方舟,宣善勇,熊建民,洪丽,徐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