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9168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回转平台、升降架体、立柱及机架安装座,所述升降架体及立柱设置在回转平台上;所述升降架体主要由底板、提升套、立柱外套及提升油缸组成,所述提升套固设在底板上,所述提升套通过立柱外套套装在立柱上,所述提升油缸设置在提升套上,所述提升套上设有回转减速器安装板;所述回转减速器安装板上固定有回转减速器,所述机架安装座固定在回转减速器上;本装置更改了传统钻机底架的调整方式,实现了半自动升降调节、倾角调节、方位调整、自动上下钻杆功能,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与瓦斯抽采的难度,提高了钻机作业效率,利于实现钻场无人化作业,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钻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钻机的底架是机架姿态调整的关键机构,如图1、图2所示,该机构主要由立柱①、机架②、拉杆③、拉杆旋转轴组件④、立柱旋转轴组件⑤、机架升降油缸⑥及底座⑦组成,其中,机架的支撑、升降及倾角调整功能均依靠底架完成。其动作原理为:立柱旋转轴组件上的抱箍⑧与立柱、拉杆组成移动副,通过抱箍在立柱的上下移动,实现机架的升降,以适应不同的钻孔高度。在实施钻机倾角调节时,将抱箍上的螺栓拧紧,使立柱旋转轴组件固定在立柱上,形成转动中心;拉杆与底座通过销轴连接,拉杆可绕销轴任意转动,在机架升降油缸作用下,机架可绕转动中心转动,以满足不同钻孔倾角要求。该结构虽能基本实现机架升降,倾角调节等功能。但通过螺栓来锁紧抱箍的过程,使得机架的升降与倾角调节的过程变得复杂,因无法实现机架高度、倾角的自动控制与定位,同时无法实现自动上下钻杆,极大的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实现升降、倾角与方位角调整的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回转平台、升降架体、立柱及机架安装座,所述升降架体及立柱设置在回转平台上;所述升降架体主要由底板、提升套、立柱外套及提升油缸组成,所述提升套固设在底板上,所述提升套通过立柱外套套装在立柱上,所述提升油缸设置在提升套上,所述提升套上设有回转减速器安装板;所述回转减速器安装板上固定有回转减速器,所述机架安装座固定在回转减速器上。进一步,所述机架安装座包括机架连接板及减速器连接板,所述机架连接板通过减速器连接板固定在回转减速器上。进一步,所述机架安装座上还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减速器连接板相对设置在机架连接板上,所述转轴上套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进一步,所述支撑座主要由底架及设置在底架上的铜套组成,所述铜套套装在转轴上。进一步,还包括机械手、钻杆箱及控制钻杆箱移动的选列油缸,所述底板上设有导轨,所述钻杆箱设置在导轨上,所述选列油缸一端通过耳座设置在底板上,另一端与钻杆箱相连;所述机械手设置在机架安装座上,所述回转平台上对应设有水平限位器,所述机架安装座上对应设有倾角限位块,所述倾角限位块固定在转轴上。进一步,所述钻杆箱主要由箱体及滑轨组成,所述滑轨固定在箱体底部,所述箱体通过滑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沿导轨移动。进一步,所述机械手主要由关节、回转减速传动机构、手臂组件、伸缩油缸、油缸中套及手钳组件组成;所述关节一端通过回转减速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安装座上,另一端通过回转减速传动机构与手臂组件连接,手臂组件另一端通过伸缩油缸与油缸中套连接,所述手钳固定在油缸中套上。进一步,还包括行走履带;所述回转平台主要由回转支撑及回转盘组成,所述回转支撑固定在行走履带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更改了传统钻机底架的调整方式,通过升降架体、回转减速器及回转平台很好的实现了升降、倾角调节和方位调整的功能;通过机械手和钻杆箱,实现了自动上下钻杆;该装置具备半自动调整的功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与瓦斯抽采的难度,提高了钻机作业效率;利于实现钻场无人化作业,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小了矿难损失。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钻机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升降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机架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视图;图9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回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图12为钻杆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图14为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回转平台1、升降架体2、立柱3及机架安装座4,所述升降架体2及立柱3设置在回转平台1上;所述升降架体2主要由底板21、提升套22、立柱外套23及提升油缸25组成,所述提升套22固设在底板21上,所述提升套22通过立柱外套23套装在立柱3上,所述提升油缸25设置在提升套22上,所述提升套22上设有回转减速器安装板24;所述回转减速器安装板24上固定有回转减速器5,所述机架安装座4固定在回转减速器5上。本实施例中,回转平台1带动设备周向转动,实现钻机的方向调整;升降架体2中的提升油缸25做功,控制提升套22带动底板21沿立柱3上下移动,实现钻机的高度调整;回转减速器5一侧固定在升降架体2上,机架安装座4固定在回转减速器5上,旋转的回转减速器5带动机架安装座4旋转,安装于机架安装座4上的钻机机架可实现竖直面上的角度调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回转减速器5由蜗轮蜗杆机构、液压马达构成,液压马达与蜗杆相连,作为动力输入端,蜗轮与钻机机架安装座4连接,作为输出端,驱动机架旋转,达到倾角调节的功能。该回转减速器5采用大扭矩,大减速比设计,转速低,运动平稳。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安装座4包括机架连接板41及减速器连接板42,所述机架连接板41通过减速器连接板42固定在回转减速器5上;机架安装座4上还设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与减速器连接板42相对设置在机架连接板41上,所述转轴43上套有支撑座44,所述支撑座44固定在底板21上。机架连接板41一端固定连接在回转减速器5上,随回转减速器5转动,另一端由支撑座44支撑并定位,结构稳定性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44主要由底架441及设置在底架441上的铜套442组成,所述铜套442套装在转轴43上,铜套442与转轴43转轴配合,形成滑动轴承形式的支撑,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机械手6、钻杆箱7及控制钻杆箱移动的选列油缸,所述底板21上设有导轨73,所述钻杆箱7设置在导轨73上,所述选列油缸一端通过耳座8设置在底板21上,另一端与钻杆箱7相连;所述机械手6设置在机架安装座4上,所述回转平台1上对应设有水平限位器9,所述机架安装座4上对应设有倾角限位块45,所述倾角限位块45固定在转轴43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机械手6固定在机架安装座4上,并随机架安装座4同步转动,其抓取的伸缩动作通过设置在机械手6中的气缸61控制,在机械手6的安装位置处对应设置水平限位器9及倾角限位块45,可对机械手6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控制。两根选列油缸通过耳座8固定在底板21上,通过控制油缸的行程,可控制钻杆箱7在导轨73上移动,完成钻杆序列的选取。本实施例中,所述钻杆箱7主要由箱体71及滑轨72组成,所述滑轨72固定在箱体71底部,在选列油缸的作用下,所述箱体71通过滑轨72设置在所述导轨73上并沿导轨73水平滑动;通过拉线传感器定位箱体71中每列钻杆中心,使其与机械手6中心重合,便于机械手6抓取钻杆箱7中的每列钻杆。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6主要由关节61、回转减速传动机构62、手臂组件63、伸缩油缸64、油缸中套65及手钳组件66组成;所述关节61一端通过回转减速传动机构62设置在机架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平台、升降架体、立柱及机架安装座,所述升降架体及立柱设置在回转平台上;所述升降架体主要由底板、提升套、立柱外套及提升油缸组成,所述提升套固设在底板上,所述提升套通过立柱外套套装在立柱上,所述提升油缸设置在提升套上,所述提升套上设有回转减速器安装板;所述回转减速器安装板上固定有回转减速器,所述机架安装座固定在回转减速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平台、升降架体、立柱及机架安装座,所述升降架体及立柱设置在回转平台上;所述升降架体主要由底板、提升套、立柱外套及提升油缸组成,所述提升套固设在底板上,所述提升套通过立柱外套套装在立柱上,所述提升油缸设置在提升套上,所述提升套上设有回转减速器安装板;所述回转减速器安装板上固定有回转减速器,所述机架安装座固定在回转减速器上;所述机架安装座包括机架连接板及减速器连接板,所述机架连接板通过减速器连接板固定在回转减速器上;所述机架安装座上还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减速器连接板相对设置在机架连接板上,所述转轴上套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支撑座主要由底架及设置在底架上的铜套组成,所述铜套套装在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钻机钻孔姿态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手、钻杆箱及控制钻杆箱移动的选列油缸,所述底板上设有导轨,所述钻杆箱设置在导轨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德忠陶勇万军张始斋蒲剑刘小华陈航吕晋军段勋兴陈小平杨仁强赵学科刘旭陈林何函宋玉壁李光饶杰郭聪胡韬刘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