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11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孔机,包括封孔件、螺旋叶片和中心轴,所述封孔件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并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底端,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所述封孔件用于插入到孔口中,所述中心轴用于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由于护孔机包括锥形的封孔件和螺旋叶片,封孔件用于插入到孔口中实现定位和堵孔,螺旋叶片转动时,将孔口周围的岩粉推走,并形成环形挡水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孔机
本技术涉及露天矿山机械设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露天矿山的护孔机。
技术介绍
大型露天矿的穿孔设备已普遍采用200mm以上孔径的牙轮全液压钻机,装药也已实现混装车现场作业。但随着钻孔孔径变大,台阶高度增高,钻机穿孔排渣量迅速增加,且由于穿孔时捕尘系统对岩粉的集聚,使得岩粉绝大部分集中于孔口周围,形成一个蚁穴口状的岩粉堆,出于防止岩粉倒流造成孔深不够的目的,露天采矿《全面质量标准化》中护孔质量要求是:“岩粉距孔口边缘0.3m范围内清理岩粉见硬底,岩粉形成环状挡水墙”。按照这个要求以15米的台阶高度穿孔18米,使用310mm孔径的1190E钻机为例计算,其单孔排出的岩粉量在1.5m3左右,单孔护孔量约为0.7m3,传统护孔采用铁锹、耙子等工具人工护孔,钻机司机兼职的方式,并且护孔与穿孔平行作业,较大的粉尘环境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兼职护孔加大了钻机司机的劳动强度,使施工人员完成穿孔任务更易疲劳,存在安全隐患,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影响施工人员穿孔作业的积极性,降低了钻机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提升护孔效率、降低粉尘污染的护孔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护孔效率、降低粉尘污染的护孔机。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护孔机,包括封孔件、螺旋叶片和中心轴,所述封孔件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并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底端,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夕卜,所述封孔件用于插入到孔口中,所述中心轴用于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 优选地,所述护孔机还包括主支架、工作平台、伸缩机构和导轨,所述伸缩机构位于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之间,所述导轨的顶端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导轨的底端穿过所述工作平台,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工作平台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中心轴为空心轴,所述中心轴套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平台上下移动,所述中心轴沿所述导轨随所述工作平台一起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为两个液压油缸,两个所述液压油缸分别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主支架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导轨和所述液压油缸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侧板与轮式装载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轮式装载机包括转斗臂、转斗油缸、动臂和动臂油缸,所述转斗臂和所述动臂与所述侧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还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通过皮带轮驱动所述中心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螺旋叶片。 优选地,所述锥形螺旋叶片的最小长度彡35cm。 优选地,所述锥形螺旋叶片的每层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优选地,所述锥形螺旋叶片的高度为65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护孔机包括锥形的封孔件和螺旋叶片,封孔件用于插入到孔口中实现定位和堵孔,螺旋叶片转动时,将孔口周围的岩粉推走,并形成环形挡水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护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护孔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支架的后视图; 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支架的俯视图; 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轮式装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轮式装载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锥形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封孔件2-锥形螺旋叶片3-中心轴 4-主支架5-工作平台6-液压油缸 7-导轨8-轮式装载机9-马达 31-直线轴承32-径向轴承41-顶板 42-侧板43-筋板81-转斗臂 82-转斗油缸83-动臂84-动臂油缸 91-皮带轮92-减速器411-导轨安装点 412-油缸安装点 421-镂空422-转斗臂铰接点 423-动臂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是相对于附图中的方位来说的。 如图1所示,护孔机包括封孔件1、螺旋叶片和中心轴3,封孔件I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并安装在中心轴3的底端,螺旋叶片套设在中心轴3外,封孔件I用于插入到孔口中,中心轴3用于带动螺旋叶片转动。本实施例中,螺旋叶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螺旋叶片2。锥形螺旋叶片2的每层叶片保持不变的倾斜度,只是在长度方向(即水平方向)上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工作时,首先将封孔件I插入到孔口中,封孔件I起到了定位和堵孔的作用。封孔件I 一方面防止岩粉进入到孔口中,另一方面锥形的封孔件方便插入到多种型号的孔口中。插入后,中心轴3与孔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然后,驱动中心轴3转动,中心轴3带动螺旋叶片2转动,螺旋叶片2将孔口周围的岩粉推走,直到达到了 “孔口边缘0.3m范围内清理岩粉见硬底,岩粉形成环状挡水墙”的要求。本技术中的护孔机能够快速的护孔,并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对身体的伤害。 较佳地,螺旋叶片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螺旋叶片。只要能起到将孔口周围的岩粉推走的作用,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护孔机还包括主支架4、工作平台5、伸缩机构和导轨7,伸缩机构位于主支架4与工作平台5之间,导轨7的顶端安装在主支架4上,导轨7的底端穿过工作平台5,中心轴3穿过工作平台5并固定在工作平台5上,中心轴3为空心轴,中心轴3套设在导轨7上,伸缩机构用于驱动工作平台5上下移动,中心轴3沿导轨随工作平台5 一起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为两个液压油缸6,两个液压油缸6分别安装在工作平台5的左右两侧。 工作时,先将护孔机的整体移动到孔口的上方,将封孔件I与孔口对准。然后,将封孔件I插入到孔口中。最后,驱动两个液压油缸6,液压油缸6带动工作平台5向下移动,工作平台5带动中心轴3沿导轨7向下滑动。工作平台5向下滑动的同时,驱动锥形螺旋叶片2转动,螺旋叶片2将孔口周围的岩粉推走。 较佳地,也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将中心轴3插入到孔口中,然后驱动锥形螺旋叶片2转动。或者通过其他结构的设备来实现封孔件I与孔口的对准和插入操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工作平台5上还安装有马达9,马达9通过皮带轮91驱动中心轴3转动。如图2所示,导轨7的两侧安装有直线轴承31,还安装有径向轴承32,使得中心轴3既可以沿导轨7上下滑动,又可以绕导轨7的中心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主支架4包括顶板41和侧板42,顶板41与侧板42之间设有多块筋板43。导轨7和液压油缸6安装在顶板41上,顶板41上的导轨安装点411为导轨7的安装位置,两侧的油缸安装点412为液压油缸6的安装位置。侧板42与轮式装载机8连接,侧板42上开设有多个镂空421,用于减轻主支架4的重量。侧板42上还设有转斗臂铰接点422和动臂铰接点423。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轮式装载机8包括转斗臂81、转斗油缸82、动臂83和动臂油缸84,转斗臂81和动臂83与侧板42铰接。转斗臂81铰接在转斗臂铰接点422上,动臂83铰接在动臂铰接点423上。转斗油缸82用于驱动转斗臂81,动臂油缸84用于驱动动臂83。动臂83用于推动主支架4沿水平方向移动,转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孔件、螺旋叶片和中心轴,所述封孔件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并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底端,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所述封孔件用于插入到孔口中,所述中心轴用于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孔件、螺旋叶片和中心轴,所述封孔件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并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底端,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所述封孔件用于插入到孔口中,所述中心轴用于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孔机还包括主支架、工作平台、伸缩机构和导轨,所述伸缩机构位于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之间,所述导轨的顶端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导轨的底端穿过所述工作平台,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工作平台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中心轴为空心轴,所述中心轴套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平台上下移动,所述中心轴沿所述导轨随所述工作平台一起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两个液压油缸,两个所述液压油缸分别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二换胡存虎郝务云赵海龙李义仁陈国勇李博李银亮姜德程马存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