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49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用灯,构成为能够切换错车光束与行驶光束。该车辆用灯在把行驶光束与错车光束切换时,一方面防止对本车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另一方面防止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其中,行驶光束照明车辆正面中央的第1照明区域SA1以及包括比所述第1照明区域SA1靠左右方向两侧的水平方向的上部的第2照明区域SA2。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增加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增加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而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减少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减少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等的车辆用前照灯(前灯),特别涉及一种能够 切换行驶光束与错车光束的车辆用灯
技术介绍
汽车的前照灯构成为能够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其中,行驶光束 用于照亮前面远方,错车光束在对面车或先行车等其他车辆存在的情况下, 防止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并照明本车的前方。然而,在行驶光束 和错车光束中,行驶光束主要照明车辆的正面区域,与此相对,错车光束 照明除车辆正面区域以外的近前方区域,两者的配光图案大不相同,因此, 在切换时,本车前方的照明状况有大的变化,给本车驾驶者带来不协调感, 或者在安全行驶上存在问题。例如,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由 于从以高光度照明本车前方的宽区域的状态,变为以比行驶光束的光度更 低的光度只照明本车近前方区域的状态,因此,本车前方的周围及远前方 区域变暗,导致本车驾驶者的可视性降低,给本车驾驶者带来不安感。另 外,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对因错车光束不能进行充分照明而 本车驾驶者不能确认的本车周围以及处在远前方的其他车辆照射行驶光 束,对该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在安全行驶上存在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专利文献l中,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即能够控制 错车光束的光轴方向,测定本车与先行车的车间距离,才艮据车间距离将错 车光束的光轴上下偏转,从而防止对先行车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本车驾驶者的远方可视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另一 种技术方案,即利用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其他车辆,基于与其他车辆的相对 距离,独立地控制左右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和近光光束的光量,从而消除对 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提高本车驾驶者的前方可视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517号7>才艮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61082号7>报根据专利文献l的技术,虽然通过错车光束的照明,能够改善本车驾 驶者的远方的可视性,但是不能消除在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时存在的 所述的本车驾驶者感到不协调感,或者不能解决可靠地防止对其他车辆驾 驶者造成眩目感的问题。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的技术,虽然在将行驶光 束和错车光束分别照射其他车辆时,能够防止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 感,能够进行适当的照明,但是,没有解决在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时 存在的所述的驾驶者感到的不协调感,或者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的眩目 感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能够改善在切换行驶光束与错车 光束时的过渡状态,防止对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 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本专利技术是构成为能够切换错车光束和行驶光束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行驶光束能够照明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该第1照明区域为 车辆正面中央,该第2照明区域包括比该第1照明区域靠左右方向两侧的水平方向的上部;对车辆用灯的开灯状态进行控制的开灯控制装置,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增加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增加第l照明区域的光度,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减少第l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减少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最初通过增加第2照 明区域的光度来照亮本车前方的周围区域,接着通过增加第l照明区域的 光度来照亮本车正面区域直到远方区域,最后以规定光度照亮本车前方的 所有区域。由此,本车前方区域不会突然照亮,不会给驾驶者带来不协调 感。另一方面,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最初只降低第l照明区 域的光度,之后再降低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最后熄灭第l照明区域和第 2照明区域的照明,只用错车光束灯进行照明。因此,即使在本车正面区 域的照明变暗的时候,也能够确保周围区域的明亮的照明,之后周围区域 的照明继续变暗,所以防止本车前方乃至周围区域的照明突然变暗,给驾 驶者不会带来不协调感,从而在安全行驶上不会发生不期望的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方块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3 (a)、 (b)是表示错车光束与行驶光束的配光图案的图4是用于说明切换光束动作的流程图5(a) ~ (c)是表示实施例1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切换光束动作的流程图7是表示实施例3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8 (a)、 (b)是表示实施例3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9是表示实施例4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IO是表示实施例5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11 (a) ~ (d)是表示实施例5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12是表示实施例6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13(a) ~ (c)是表示实施例6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14 (a) ~ (c)是表示实施例6的变形例的切^^时的配光图案的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7的照明控制动作的流程图16(a) ~ (c)是用于说明实施例7及变形例的控制表的特性图17是表示实施例7的车间距离与照明状态的相关的时序图。附图标记说明RHL、 LHL:前照灯,RLBL、 LLBL:错车光束灯,RHBL、 LHBL: 行驶光束灯,ECU:开灯控制装置,LSW:灯开关,BSW:光束开关,FMD: 前方车辆检测装置,LBP: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HBP*:行驶光束的配光 图案,SA1:第l照明区域,SA2:第2照明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结构为具有4全测存在于本车前方的车辆的前方车辆 检测装置,当通过前方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离 达到第l规定距离以上时,开灯控制装置对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进 行控制。当前方车辆存在于第1规定距离以上的前方时,即使切换到行驶 光束,也不会对前方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明亮地 照明本车前方区域,保证安全行驶。在这种情况下,开灯控制装置在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达到第1规定距离以上时,只增加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 在达到比第1规定距离大的第2规定距离以上时,增加第1照明区域的光 度。由此,不仅防止对前方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而且在向行驶光束切 换时,从周围向正面增加光度,因此,能够防止对本车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或者,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存在于本车前方的车辆的前方车辆检测装置,开灯控制装置将上述第1照明区域或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控制在基 于前方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设定的光度。当保持 规定的车间距离继续行驶时,将第1、第2照明区域控制在最适合于该车 间距离的光度, 一方面防止对前方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另一方面提高 本车驾驶者的前方的可视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第2照明区域定义为包围第l照明区域的环状区域, 或者定义为第1照明区域的左右两侧区域,或者定义为第1照明区域的上 侧区域的任意区域,因此,既能防止对本车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又能够 确保明亮地照明本车前方区域,保证安全行驶。实施例1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图l是表示整体结构的图,左右的前 照灯LHL、 RHL连接在开灯控制装置ECU上,还连接有通过驾驶者进行 开关(ON.OFF)操作的灯开关LSW和光束开关(调光开关(于V7 — 7 < :y于))BSW。通过该光束开关BSW切换各前照灯LHL、 RHL的行驶 光束(远光灯)和错车光束(近光灯)。另外,在未图示的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灯,构成为能够切换错车光束和行驶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光束能够照明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所述第1照明区域为车辆正面中央,所述第2照明区域包括比所述第1照明区域靠左右方向两侧的水平方向的上部;对所述车辆用灯的开灯状态进行控制的开灯控制装置,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增加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增加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减少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减少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良直久大石和民早川三千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