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丝氨酸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制备方法无法对中间体纯化及安全性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高丝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L-蛋氨酸与碘甲烷反应,反应时L-蛋氨酸溶解在水中,加入甲醇作为反应溶剂,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抽滤并结晶得到中间体,中间体在碳酸氢钾的作用下水解得到L-高丝氨酸。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获得高纯度的L-高丝氨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传统的制备高丝氨酸(HomoSer-OH)的方法,即将L-蛋氨酸(L-MET-OH)溶解在水中,加入甲醇(MeOH),降温后加入溴甲烷(MeBr),密封反应数天得中间体。然后将中间体溶解在水中,加碳酸氢钾(KHCO3)将其水解,处理后得高丝氨酸。但是传统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合成高丝氨酸时需用到溴甲烷,常温下为气体,人体皮肤接触并吸收后会造成其起水疱并化脓腐烂,伤害性很大,操作时需谨慎,很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2.溴甲烷沸点很低,为_4°C,反应温度为20°C,温差较大,很难控制,对生产不利; 3.中间体在碳酸氢钾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时,会生成溴化钾(KBr),其水溶性很小,与产品混为一体不易去除,导致纯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主要解决现有制备方法无法对中间体纯化及安全性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L-蛋氨酸与碘甲烷反应,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抽滤并结晶得到中间体,中间体在碳酸氢钾的作用下水解得到高丝氨酸。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a、将L-蛋氨酸溶解在水中,加入甲醇,降温至0-5°C,L-蛋氨酸与碘甲烷按物质的量之比1: (3-6)添加,反应装置密封,压力20-40N/cm2,缓慢升温至30 °C,在此状态下反应48小时; b、升温至60°C减压蒸溜至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无水酒精,待中间体充分析出,冷却至(TC到_5°C过夜(12-16小时,后同),次日抽滤,漂洗固体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再将水加热至固体溶解,趁热抽滤,去肩,加入无水酒精结晶,抽滤、烘干得到固体中间体; C、固体中间体按lg:4-6mL的比例加入水使其溶解,然后加入碳酸氢钾水解,中间体与碳酸氢钾质量比为1: (0.3-0.4),然后逐渐升温回流6小时,回流过程中及时分去副产物二甲硫醚,减压蒸溜至部分产物析出,加入无水酒精和丙酮搅拌,冷却至O到_5°C结晶过夜,次日抽滤得粘状固体; d、用水加热溶解粘状固体,加入无水酒精和丙酮搅拌结晶,得到固体,需再结晶一次得到纯度较高的固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统采用溴甲烷加压合成时,时间周期较短,但不能拿出中间体而直接合成下一步的形式,得率较高,但纯度比较难于提高。本专利技术在研宄中意外发现,将溴甲烷换成碘甲烷,反应时间周期加长,可以先对中间体进行纯化,利于最终产品的纯度提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反应总收率有所降低,但含量>9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第一步:将300g (2.0lmol) L-蛋氨酸溶解在6.5L水中,加入1.5L甲醇,降温至5°C,加入1200g(8.46mol)碘甲烷,密封反应设备,容器压力20 N/cm2,反应液容积在三分之二左右,自然升温半天约10°C左右,缓慢升温至30°C,维持此状态反应两天。温度在60°C时,减压蒸馏至体积在80ml左右,大量固体析出,冷却至0°C?_5°C时过夜,次日抽滤,150mL无水乙醇漂洗固体得白色粉末约600g左右。200mL水加热至80°C,加入上述固体溶解,抽滤去肩,加入IL?800mL无水酒精结晶,抽滤、烘干得中间体510g。第二步:将380g中间体溶解在1.8L水中,加入140g(l.4mol)碳酸氢钾(KHCO3)水解,然后逐渐升温回流6小时,回流过程中及时分去副产物二甲硫醚。减压蒸馏至部分产物析出,加入200mL乙醇,800mL丙酮搅拌,冷却至-5 °C结晶过夜,抽滤,固体有少许粘状。150mL水加热溶解粘状固体,加入200mL乙醇,450mL丙酮,搅拌结晶,得到固体。再结晶一次,得到产物75g。薄板层析,显示一个主点。得率36%,比旋光度+8.0。实施例2, 第一步:将300g (2.0lmoDL-蛋氨酸溶解在6.5L水中,加入1.5L甲醇,降温至0°C,加入900g(6.35mol)碘甲烷,密封反应设备,容器压力30 N/cm2,反应液容积在三分之二左右,自然升温半天约10°C左右,缓慢升温至30°C,维持此状态24小时。温度在60°C时,减压蒸饱至体积在80ml左右,固体析出,冷却至0°C?-5 °C时过夜,次日抽滤,150mL无水乙醇漂洗固体得白色粉末约400g左右。165mL水加热至80°C,加入上述固体溶解,抽滤去肩,加入600mL无水酒精结晶,抽滤、烘干得中间体315g。第二步:将304g中间体溶解在1.44L水中,加入93g(0.93mol)碳酸氢钾(KHCO3)水解,然后逐渐升温回流6小时,回流过程中及时分去副产物二甲硫醚。减压蒸馏至部分产物析出,加入160mL乙醇,650mL丙酮搅拌,冷却至_5°C结晶过夜,抽滤,固体有少许粘状。150mL水加热溶解粘状固体,加入160mL乙醇,360mL丙酮,搅拌结晶,得到固体。再结晶一次,得到产物50g。薄板层析,显示一个主点。得率30%,比旋光度+7.9。实施例3, 第一步:将300g (2.0lmol) L-蛋氨酸溶解在6.5L水中,加入1.5L甲醇,降温至2°C,加入1420g(10mol)碘甲烷,密封反应设备,容器压力40 N/cm2,反应液容积在三分之二左右,自然升温半天约10°C左右,缓慢升温至30°C,维持此状态反应两天。温度在60°C时,减压蒸馏至体积在80ml左右,大量固体析出,冷却至0°C?_5°C时过夜,次日抽滤,150mL无水乙醇漂洗固体得白色粉末约600g左右。200mL水加热至80 °C,加入上述固体溶解,抽滤去肩,加入IL?800mL无水酒精结晶,抽滤、烘干得中间体518g。第二步:将380g中间体溶解在1.8L水中,加入140g(l.4mol)碳酸氢钾(KHCO3)水解,然后逐渐升温回流6小时,回流过程中及时分去副产物二甲硫醚。减压蒸馏至部分产物析出,加入200mL乙醇,800mL丙酮搅拌,冷却至-5 °C结晶过夜,抽滤,固体有少许粘状。150mL水加热溶解粘状固体,加入200mL乙醇,450mL丙酮,搅拌结晶,得到固体。再结晶一次,得到产物76g。薄板层析,显示一个主点。得率36.5%,比旋光度+8.0。【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L-蛋氨酸与碘甲烷反应,反应时L-蛋氨酸溶解在水中,加入甲醇作为反应溶剂,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抽滤并结晶得到中间体,中间体在碳酸氢钾的作用下水解得到高丝氨酸。2.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高丝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a、将L-蛋氨酸溶解在水中,加入甲醇,降温至0-5°C,L-蛋氨酸与碘甲烷按物质的量之比1: (3-6)添加,反应装置密封,缓慢升温至30 °C,在此状态下反应48小时; 升温至60°C减压蒸溜至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无水酒精,待中间体充分析出,冷却至0°C到_5°C过夜,次日抽滤,漂洗固体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再将水加热至固体溶解,趁热抽滤,去肩,加入无水酒精结晶,抽滤、烘干得到固体中间体; 固体中间体按lg:4-6mL的比例加入水使其溶解,然后加入碳酸氢钾水解,中间体与碳酸氢钾质量比为1: (0.3-0.4),然后逐渐升温回流6小时,回流过程中及时分去副产物二甲硫醚,减压蒸溜至部分产物析出,加入无水酒精和丙酮搅拌,冷却至O到_5°C结晶过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丝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L‑蛋氨酸与碘甲烷反应,反应时L‑蛋氨酸溶解在水中,加入甲醇作为反应溶剂,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抽滤并结晶得到中间体,中间体在碳酸氢钾的作用下水解得到高丝氨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岩,奚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吉尔多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