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嵌段共聚物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956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20:0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嵌段共聚物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碱性燃料电池。所述嵌段共聚物阴离子交换膜,其分子结构中包括含酚酞侧基的亲水段以及含苯甲腈结构的疏水段。制备方法:1)亲水段的合成;2)疏水段的合成;3)嵌段共聚物的合成;4)溴甲基化嵌段共聚物的合成;5)嵌段共聚物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制备过程不使用氯甲醚试剂,通过分子设计在其亲水段引入酚酞侧基结构,在其疏水段引入强极性腈基结构,使膜具有发达的离子传输通道、高含水率及低溶胀的特性,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及较优的燃料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碱性燃料电池,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嵌段共聚物阴离子交 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 (Fuel Cell)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技术将储存于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 能直接高效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高效率、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携带方便等优点, 被视为第四代发电技术。目前,以阴离子交换膜为聚电解质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AEMFCs)因具有电池电极反应活性高、可以使用非贵金属电极催化剂、低腐蚀性等特点而 备受关注,已经成为目前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阴离子交换膜是AEMFCs的关键 组件,起着传导0Γ离子及阻隔燃料渗透的作用,决定着燃料电池的性能优劣。目前,大部分阴离子交换膜是基于普通无规型聚合物,通过氯甲基化改性再引入 离子交换基团,该过程要使用剧毒致癌的氯甲醚试剂。由于聚合物的氯甲基化程度及活化 位置较难控制,制备的膜的离子交换基团分布随机,很难形成连续有效的的0Γ离子传输通 道,导致膜的离子电导率较低。Hickner研究小组(Macromolecules (2010, 43, 2349-2356)) 通过使用溴化剂对苄基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嵌段共聚物阴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中包括含酚酞侧基的亲水段以及含苯甲腈结构的疏水段,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m=5~50的整数,n=5~50的整数,R为H、选自(a)~(d)中任意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林赖傲楠张秋根朱爱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