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的新检测指标及其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8776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9:27
一种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的新检测指标及其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创新性地揭示了炎性肠病的天然耐药现象并阐明了相关机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炎性肠病小鼠体内过度分泌的细胞因子TNF-a、IL17及LPS通过STAT3/Nf-κb途径,促进STAT3磷酸化,进而诱导P65磷酸化及核转位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P-gp表达,降低胞内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浓度,抑制其治疗效果,从而造成天然耐药的产生,而给予P-gp特异性抑制剂可以逆转这一耐药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示外周血淋巴细胞P-gp表达量可作为IBD病人天然耐药的评估指标,且联用P-gp抑制剂可能可以逆转天然耐药造成的药效降低,为优化IBD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的新检测指标及其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创新性地揭示了炎性肠病的天然耐药现象,发现了一种基于外周血单核细胞P-gp表达量的新检测指标用于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的检测,并阐明了相关机制,同时提出联用P-gp抑制剂的药物治疗方案可能用于逆转炎性肠病天然耐药。
技术介绍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种。其不仅在美国及欧洲国家盛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饮食习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此外,由于IBD病人常伴有免疫紊乱的现象,其也被视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时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炎药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然而反复发病及药物耐受现象的产生常常限制其最终临床疗效。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药物耐受可以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种,均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升高相关。天然耐药是指病人在初次给药时就出现药物耐受现象。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的新检测指标及其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TNBS造模IBD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gp表达量升高,胞内药物浓度降低,存在天然耐药现象。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gp的试剂在制备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P-gp的表达量,表达量升高代表存在天然耐药的现象;所述的P-gp为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基张经纬刘嘉莉周芳陈倩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