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辐射大豆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它是利用大豆纤维、棉纤维和镀银纤维为原料,采用平纹组织,织造成防辐射的大豆纤维面料,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大豆纤维和棉纤维分别染色后,将大豆纤维和镀银纤维混合加捻作为纬线,将棉纤维和镀银纤维作为经线,采用平纹组织,织造成防辐射大豆纤维面料,选用色织加工方法制备的大豆纤维面料,工艺路线短,没有后整理,可以避免镀银纤维在化学剂热处理过程中被氧化腐蚀,可得到防辐射和抗菌性能好,贴身穿着舒适的大豆纤维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材料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先后问世,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来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继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后的第四种污染源,因此电磁辐射的防护已经刻不容缓。防辐射服的制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具有防辐射功能的纤维作为原料制造成防护服面料,二是对面料进行防辐射的后整理。但经后整理的防辐射面料因受涂层的影响面料的颜色有限,而且纤维间的涂层易断裂,透气性差,手感较硬,服用性能不够理想。因此常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具有防辐射功能的纤维,将具有防辐射功能的纤维掺入织物中制备防辐射服。防辐射纤维主要有金属纤维、碳纤维、金属镀层纤维、涂覆金属盐纤维、本征型导电聚合物纤维和复合型高分子导电纤维。金属纤维因其对人体皮肤有刺痒和遇汗液会锈蚀,不宜用于贴身穿着的防护服;碳纤维的导电性较低,电磁辐射屏蔽效果差;因铜的特定络合物可致癌,镍为确证致癌物,并且同、镍会引起皮肤过敏,镀铜、镀镍纤维布适宜用于贴身穿着的防护服;本征型导电聚合物纤维和复合型高分子电磁屏蔽纤维都存在纤维可纺性差的问题。镀银纤维不仅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屏蔽性能,还兼具抗菌除臭、抗静电、调节体温、磁疗等保健功能,非常适宜用于贴身穿着的防护内衣,可替代镀镍、镀铜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通过大豆纤维、棉纤维、镀银纤维作为原料,采用色织的工艺,制备镀银的大豆纤维面料,该方法简化工艺流程,减少织造时镀银纤维的损伤,制备的面料防辐射效果好,且兼具抗菌抑菌等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I)将大豆纤维进行染色形成大豆纤维色丝,与镀银纤维并丝,加捻,形成大豆镀银纤维作为玮线;(2)将棉纤维进行染色形成棉纤维色丝,与镀银纤维并丝,加捻,形成棉镀银纤维作为经线;(3)棉镀银纤维经线经整经,穿综穿筘,与大豆镀银纤维玮线进行交织,采用平纹组织,在剑杆织机织造成镀银织物;(4)对步骤(3)得到镀银织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去除表面污渍,加温定型,得到防辐射大豆纤维面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I)所述的大豆纤维的纤度为43-56dtex。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I)或步骤(2)所述的镀银的纤维为锦纶基镀银纤维和涤纶基镀银纤维中的一种,纤度为59-76dtex。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I)所述的加捻的捻度为500-600捻/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所述的棉纤维的纤度为134_150dtex。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所述的加捻的捻度为400-700捻/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4)所述的清洗的温度为60-80°C。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4)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化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4)所述的定型的温度为120°C。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采用大豆纤维、棉纤维和镀银纤维作为原料,以一经一玮的方式交叉纺织而成,防辐射纤维形成纤维网络结构,使织物整体具有导电性,电磁能在导电体中产生涡流而转变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且纤维间不易断裂,不影响面料的服用性能。采用棉纤维代替大豆纤维作为经线,避免大豆纤维在织造过程中过于磨损,提高生产效率。织物组织结构选用平纹组织结构制造面料,因为平纹组织的浮长最短,交织次数最多,结构也最为紧密,形成的空洞缝隙最少,防电磁辐射效果最好。并且采用镀银纤维经玮双向排列织造织物的屏蔽效果高于经向或者玮向单向排列的织物。在织造时将镀银纤维与纱线并丝加低捻后使用,可以大幅度改善镀银纤维的断头情况,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防辐射的效果。本方法织造的大豆纤维面料中包含镀银纤维,因此面料在大豆纤维面料原有的优良特性之外,兼有质地轻薄柔软、透气抗蚀抗菌、防电磁辐射安全可靠的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将43dtex的大豆纤维进行染色形成大豆纤维色丝,与59dtex的锦纶基镀银纤维并丝,加捻500捻/m,形成大豆镀银纤维作为玮线,将134dtex的棉纤维进行染色形成棉纤维色丝,与59dtex的锦纶基镀银纤维并丝,加捻400捻/m,形成棉镀银纤维作为经线。将棉镀银纤维经线经整经,穿综穿筘,与大豆镀银纤维玮线进行交织,采用平纹组织,经密290根/cm,玮密270根/cm,在剑杆织机织造成镀银织物,对镀银织物用聚氧乙烯化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60°C下清洗,去除表面污渍,120°C下加温定型,得到防辐射大豆纤维面料。利用UV-1000F纺织品紫外防护因子测试仪测得防辐射大豆纤维面料的屏蔽效能为47,利用抑菌圈定性定量实验测得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水洗30次后面料的屏蔽效能为4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实施例2:将56dtex的大豆纤维进行染色形成大豆纤维色丝,与76dtex的涤纶基镀银纤维并丝,加捻600捻/m,形成大豆镀银纤维作为玮线,将150dtex的棉纤维进行染色形成棉纤维色丝,与76dtex的涤纶基镀银纤维并丝,加捻700捻/m,形成棉镀银纤维作为经线。将棉镀银纤维经线经整经,穿综穿筘,与大豆镀银纤维玮线进行交织,采用平纹组织,经密290根/cm,玮密270根/cm,在剑杆织机织造成镀银织物,对镀银织物用聚氧乙烯化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80°C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辐射大豆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纤维进行染色形成大豆纤维色丝,与镀银纤维并丝,加捻,形成大豆镀银纤维作为纬线;(2)将棉纤维进行染色形成棉纤维色丝,与镀银纤维并丝,加捻,形成棉镀银纤维作为经线;(3)棉镀银纤维经线经整经,穿综穿筘,与大豆镀银纤维纬线进行交织,采用平纹组织,在剑杆织机织造成镀银织物;(4)对步骤(3)得到镀银织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去除表面污渍,加温定型,得到防辐射大豆纤维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尔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