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保持件、头枕支承结构以及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489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23:21
一种头枕保持件,包括:保持件主体,该保持件主体形成为管状并在内部容置头枕支撑件;挠曲片,该挠曲片形成于保持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并且该挠曲片能够沿朝向保持件主体的内侧的两个方向挠曲变形;以及加厚部,该加厚部形成于挠曲片的前端部的外部面处,该加厚部在保持件主体被插入并穿过管状的保持件支承构件时通过经历弹性恢复而锚固于保持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头枕保持件,包括:保持件主体,该保持件主体形成为管状并在内部容置头枕支撑件;挠曲片,该挠曲片形成于保持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并且该挠曲片能够沿朝向保持件主体的内侧的两个方向挠曲变形;以及加厚部,该加厚部形成于挠曲片的前端部的外部面处,该加厚部在保持件主体被插入并穿过管状的保持件支承构件时通过经历弹性恢复而锚固于保持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专利说明】头枕保持件、头枕支承结构以及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头枕保持件、头枕支承结构以及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设置有头枕的车辆座椅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头枕保持件配装在座椅靠背 的头枕支承构件的头枕保持件支架内,并且,能够上下移动的头枕支撑件设置于每个头枕 保持件(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 2001-58531)。 理想的是在碰撞体从后方与座椅靠背碰撞的情况下减少对碰撞体的损害,并且还 具有简化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枕保持件,该头枕保持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 在碰撞体从后方与座椅靠背碰撞的情况下减少对碰撞体的损害,并且获得了设置有这种头 枕保持件的头枕支承结构和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包括:保持件主体,该保持件主体形成为管状并在内部容置头 枕支撑件;挠曲片,该挠曲片形成于保持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并且该挠曲片 能够沿朝向保持件主体的内侧的两个方向挠曲变形;以及加厚部,该加厚部形成于挠曲片 的前端部的外部面处,该加厚部在保持件主体被插入并穿过管状的保持件支承构件时通过 经历弹性恢复而锚固于该保持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 挠曲片形成在头枕保持件的保持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加厚部形成 于挠曲片的前端部的外部面处。加厚部在保持件主体被插入并穿过管状的保持件支承构件 时通过经历弹性恢复而锚固于该保持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以此方式将加厚部锚固于保持 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阻止头枕保持件从保持件支承构件脱出。 挠曲片能够沿保持件主体内侧的两个方向变形。相比于挠曲片仅能够沿一个方向 变形的结构,使挠曲片沿作为两个方向的组合的方向变形能够使形成在挠曲片的前端部的 外部面处的加厚部的厚度增大。通过以此方式增大加厚部的厚度,加厚部的外部面在锚固 于保持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的锚固状态下定位成更靠外侧,使得碰撞体更易于接触头枕保 持件。避免了碰撞体和保持件支承构件之间的接触,并且还减少了对碰撞体的损害。 由于挠曲片能够沿保持件主体内侧的两个方向变形,因此,加厚部能够被加厚,使 得能够使用简单的结构减少对碰撞体的损害。 在以上方面中,加厚部可以弯曲成朝向保持件主体的外侧突出。 当加厚部弯曲成朝向外侧突出时,在加厚部的外部面处不存在有尖锐部分,使得 能够减少对碰撞体的损害。 在以上方面中,加厚部可以一体地形成于挠曲片。 加厚部与挠曲片的一体形成相比于分离的结构减少了部件的数量。 在以上方面中,挠曲片可以是通过将保持件主体的在插入到保持件支承构件中的 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分成至少三部分来形成的。 能够使用将保持件主体的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分成至少三部分的简单结构来 形成挠曲片。 在以上方面中,可以设置多个挠曲片,并且可以在挠曲片的相对面与相应的挠曲 片的加厚部的外部面之间形成弯曲的第一圆形部。 在多个挠曲片的相对面与相应的挠曲片的加厚部的外部面之间形成弯曲的第一 圆形部能够使对于接触挠曲片的相对面的周围区域的碰撞体的损害减少。 在以上方面中,可以在加厚部的前端面与侧面之间形成弯曲的第二圆形部。 在加厚部的前端面与侧面之间形成第二圆形部能够使对于与前端面与侧面的边 界部分接触的碰撞体的损害减少。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包括:第一方面的头枕保持件;保持件支承构件,该保持支承 构件附接在座椅靠背内,头枕保持件插入穿过该保持件支承构件,并且该保持件支承构件 在下端面处锚固加厚部,从而防止头枕保持件脱出,以及阻止.φ165球体与下端面的边缘 之间的接触;以及头枕,该头枕包括从上方插入穿过头枕保持件的保持件主体的头枕支撑 件。 当头枕保持件插入穿过附接在座椅靠背内的保持件支承构件时,加厚部锚固于保 持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并且被阻止脱出。头枕支撑件从上方插入穿过头枕保持件,并且头 枕附接至座椅靠背。由于加厚部的外部面定位成更靠外侧,因此用作碰撞体的φ165球体 更易于接触头枕保持件,防止与保持件支承构件接触,并且还减小对碰撞体的损害。 应当指出的是,"φ165球体"指的是在ECE条例中被限定为碰撞体的直径为 165mm的球形体。 在第二方面中,加厚部可以定位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侧。 将加厚部定位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侧能够使得在φ165球体从背面侧碰撞的情况 下的损害减少。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包括:座椅靠背框架构件,该座椅靠背框架构件设置在座椅靠 背内;以及第二方面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保持件支承构件附接至座椅靠背框架构件。 通过将保持件支承构件附接至座椅靠背内的座椅靠背框架构件来将头枕附接至 座椅靠背。由于加厚部的外部面定位得更靠外侧,因此用作碰撞体的φ165球体更易于接 触头枕保持件,防止与保持件支承构件接触,并且减少对碰撞体的损害。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能够以简单的构型使得在碰撞体从后方与座椅靠背碰撞 的情况下对碰撞体的损害减少。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头枕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了头枕由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头枕保持件的头枕 支承结构来支承的车辆座椅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头枕保持件以及 保持件支承构件; 图4为示出了比较性示例的头枕保持件的水平截面图; 图5为示出了碰撞体的碰撞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从坚向方向观察到的示出了碰撞体的碰撞状态的截面图; 图7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头枕保持件以及与图3中示出的保 持件支承构件不同的保持件支承构件的水平截面图; 图8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头枕保持件以及与图3和图7中示 出的保持件支承构件不同的保持件支承构件的水平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头枕保持件28。图2示出了头枕18 由设置有头枕保持件28的头枕支承结构26来支承的车辆座椅12。在以下说明中,适当地, 车辆宽度方向由箭头W表示,并且车辆前方向由箭头FR表示。头枕保持件28的宽度方向 对应于车辆的宽度方向(箭头W方向)。 如图2中所示,车辆座椅12设置有座椅坐垫14、座椅靠背16以及头枕18。倒U 状座椅靠背框架20设置在座椅靠背16的上部部分。座椅靠背框架20为座椅靠背框架构 件的示例。 金属管状保持件支承构件22固定至座椅靠背框架20的水平部20A。在图2中示 出的示例中,保持件支承构件22形成为具有四边形(规则的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的管状 并固定至水平部20A使得该保持件支承构件22的长度方向大致沿坚向方向。 线材构件24相比于水平部20A在下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横跨座椅靠背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头枕保持件、头枕支承结构以及车辆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枕保持件,包括:保持件主体,所述保持件主体形成为管状并在内部容置头枕支撑件;挠曲片,所述挠曲片形成于所述保持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并且所述挠曲片能够沿朝向所述保持件主体的内侧的两个方向挠曲变形;以及加厚部,所述加厚部形成于所述挠曲片的前端部的外部面处,所述加厚部在所述保持件主体被插入并穿过管状的保持件支承构件时通过经历弹性恢复而锚固于所述保持件支承构件的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基行永井健介羽场慎久保田淳铃木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