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及其锁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284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包括齿板调整杆、与其轴接的齿板、及线性扭簧,固定齿突出于齿板自由端的一边,线性扭簧两端分别固定齿板调整杆的自由端和齿板自由端的另一边,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包括上下滑道、上述锁止机构和滚珠承板组合,下滑道包括一凹槽,凹槽底部开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穿孔,上滑道钩住下滑道,上滑道包括一凹腔,凹腔与凹槽相对,锁止机构位于凹腔中,固定齿位于穿孔中,齿板调整杆和齿板轴接于上滑道,线性扭簧中部固定于上滑道,滚珠承板组合位于凹槽内锁止机构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具有零件较少、结构紧凑、装配工艺简化的特点,从而降低了成本,并能防止振动异音的产生,且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汽车座椅零部件
,具体是指一 种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及其锁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也越来越进入普通家庭,汽车手动座椅即主要为适应此 中低端市场而设计配置。手动滑道中齿板锁止机构是其中重要的机构件之一,以往的滑道机 构在振动试验和实际路试时,会有间歇性振动异音产生,影响舒适性。同时锁止齿板的装配, 必需有一支架与上滑道或下滑道配合后来装配齿板,往往需要有销钉固定或烧焊工艺,所用 零件多,装配复杂,成本也高。且把手多在一側,单手操作不方便。因此,需要改进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使其成本低、操作方便、无异音,以满;LA们 日益增长的对方便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及 其锁止机构,该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具有零件较少、结构紧凑、装配工艺简化的特点,从 而降低了成本,并能防止振动异音的产生,且操作简便。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的锁止机构,包括齿板调整杆和齿板,其特点是,还包 括弹性部件,所述齿板调整杆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齿板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至少一固定齿突出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一边,所述第二末端轴接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弹性部件 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另一边。较佳地,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另一边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一末端具有凹口,所述弹性部 件是线性扭簧,所述线性扭簧两端弯曲,分别钩住所述凹口和所述缺口。较佳地,所迷齿板调整杆的所述第二末端具有C形槽,所述第一端部为圆形端部,所述 C形槽啮合所述圆形端部,所述固定齿的颗数为两颗。一种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包括下滑道和上滑道,其特点是,还包括上述的锁止机构, 所述下滑道包括一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底部,所述底部开有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穿孔,所 述上滑道钩住所迷下滑道,所述上滑道包括一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凹槽相对,所述锁止;f几 构位于所述凹腔中,所述固定齿位于所述穿孔中,所述齿板调整杆和所述齿板轴接于所述上 滑道,,所述弹性部件中部固定于所述上滑道。较佳地,所述凹槽还包括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边沿延伸形成的第一 延伸部、及所述第二側边上边沿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所述上滑道的橫截面为h形,包括 第一上滑轨和与所述第一上滑轨贴合的第二上滑轨,所述第一上滑轨和所述第二上滑轨之间 形成所述凹腔,所述第一上滑轨包括第一钩部,所述第二上滑轨具有第二钩部,所述第一延 伸部钩住所迷第一钩部,所述第二延伸部钩住所述第二钩部,所述齿板调整杆或所述齿板轴 接所述第 一上滑轨/所述第二上滑轨。较佳地,还包括滚珠承板组合,所述滚珠承板组合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延伸部相 对于所述第一侧边向内向下,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边向内向下,所述第一钩部 和所述第二钩部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钩部内,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 第二钩部内,所述第一钩部和所述第二钩部位于所述滚珠承板组合上。更佳地,所述滚珠泉板组合包括承板、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所述承板位于所述底部上, 所述承板上开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位于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之间的长空槽,所 述第一滑道上设置有至少两第一滚珠,所述第二滑道上设置有至少两第二滚珠;所述穿孔位 于所述底部中央,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长空槽;所述第一钩部位于所述第一滚珠上,所述 第二钩部位于所述第二滚珠上。最佳地,还包括第一钢珠隔棒和第二钢珠隔棒,所述第一钢球隔棒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 和所述第一钩部之间,所述第二钢球隔棒位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钩部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 本技术的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包括下滑道、上滑道和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 构直接固定于所述上滑道内并位于所述下滑道中,取消了原来的为固定齿板而增加 的固定支架及其它固定零件,从而有效的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 空间,显得非常紧凑。2. 本技术的锁止结构包括齿板调整杆、齿板和线性扭簧,线性扭簧的两端分别钩 在齿板调整杆的凹口和齿板的缺口上,中间固定于上滑道的一长孔内,用以调整齿 板打开与锁止力。此弹簧的固定方式不需要单独增加弹簧的固定支架,降低了成本,简化了锁止机构的装配工艺,齿板调整杆和齿板之间通过弹簧的弹力可以始终保持齿板调整杆的c形槽啮合齿板圓形端部的有效联接,减少联接间隙,从而有效的减小振动时齿板异音。3. 本技术的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的上下滑道的操作面间装配滚珠承板组合,左 右两側滑道通过一弯管TOWELBAR联接,弯管两端各有一扁口,齿板调整杆可方 便插入弯管扁口内固定。弯管两端分别与齿板调整杆联接,以实现同时打开座椅左 右滑道齿板,解锁滑轨的功能,此弯管把手使乘客易于握住把手操作滑道,增加了 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锁止机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下滑道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f黄截面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才几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用于连接两本技术的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的弯管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该用于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的锁止机构1,包括齿板 调整杆11、齿板12和弹性部件7,所述齿板调整杆11包括第一末端14和第二末端15,所 述齿板12包括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至少一固定齿23突出于所述第二端部22的一边, 所述第二末端15轴接所述第一端部21,所述弹性部件7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末端14和所 述第二端部22的另一边。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22的所述另一边"&置有缺口 24,所述 第一末端14具有凹口 16,所述弹性部件7是线性扭簧13,所述线性扭簧13两端弯曲,分别 钩住所述凹口 16和所述缺口 24。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齿板调整杆11的所述第二末端15具有C形槽, 所述第一端部21为圆形端部,所述C形槽啮合所述圓形端部,所述固定齿23的颗数为两颗。请参见图2 图5所示, 一种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才几构,包括下滑道3、上滑道4和上述的锁止机构l,所述下滑道3包括一凹槽31,所述凹槽31包括底部32,所述底部32开有沿长 度方向间隔排列的穿孔33,所述上滑道4钩住所述下滑道3,所述上滑道4包括一凹腔41, 所述凹腔41与所述凹槽31相对,所述锁止才几构1位于所述凹腔41中,所述固定齿23位于 所述穿孔33中,所述齿板调整杆11和所述齿板12轴接于所述上滑道4,所述弹性部件7中 部固定于所述上滑道4。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1还包括括第一側边34、第二側边35、所 述第一侧边34上边沿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36、及所述第二侧边35上边沿延伸形成的第二 延伸部37;所述上滑道4的横截面为h形,包括第一上滑轨42和与所述第一上滑轨42贴合 的第二上滑轨43,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手动滑道机构的锁止机构,包括齿板调整杆和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齿板调整杆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齿板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至少一固定齿突出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一边,所述第二末端轴接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弹性部件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另一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佳乐伟赵宝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