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门盖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442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0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盖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设有盖板(1),所述的盖板(1)下表面设有上模板(2)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的型腔,所述的型腔内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倒扣的模芯(3),所述的模芯(3)为两个,所述的模芯(3)与上模板(2)成锐角,所述的上模板(2)近盖板(1)一端设有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所述的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的抽芯机构是指所述的上模板(2)上表面设有滑块(4)、推杆(5)、长条形通孔(6)和油缸(7),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证顺利脱模不会拉伤产品不会使产品报废的汽车尾门盖板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盖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设有盖板(1),所述的盖板(1)下表面设有上模板(2)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的型腔,所述的型腔内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倒扣的模芯(3),所述的模芯(3)为两个,所述的模芯(3)与上模板(2)成锐角,所述的上模板(2)近盖板(1)一端设有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所述的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的抽芯机构是指所述的上模板(2)上表面设有滑块(4)、推杆(5)、长条形通孔(6)和油缸(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证顺利脱模不会拉伤产品不会使产品报废的汽车尾门盖板模具。【专利说明】汽车尾门盖板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盖板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尾门盖板是用来实现汽车尾门平整和布局一致性的装饰、隔音承载件。针对尾门的承载重物能力、车身隔音降噪等功能性要求,汽车尾门盖板起到了车身装饰、承载重物、隔音降噪等作用,汽车尾门盖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承载重物能力和车身隔音降噪能力,因此,汽车尾门盖板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汽车尾门盖板是注塑成型的,据现有技术,汽车尾门盖板模具脱模的过程中很容易拉伤产品导致产品报废,因为在汽车尾门盖板上有两个倒扣,在脱模之前需要对倒扣进行抽芯,在对倒扣进行抽芯的时候,抽芯过程都是在模具内部进行的,很难确定抽芯是否到位,如果模芯没有完全抽出来,就直接开模的话,由于模芯还留在倒扣里面,很容易拉伤产品,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保证顺利脱模不会拉伤产品不会使产品报废的汽车尾门盖板模具。 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尾门盖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下表面设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的型腔,所述的型腔内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倒扣的模芯,所述的模芯为两个,所述的模芯与上模板成锐角,所述的上模板近盖板一端设有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所述的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的抽芯机构是指所述的上模板上表面设有滑块、推杆、长条形通孔和油缸,所述的长条形通孔两侧的内壁上设有与长条形通孔平行的凹槽,所述的滑块的一端与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滑块滑动配合在凹槽,所述的推杆的另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滑块下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槽与滑块的上表面成锐角,所述的模芯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的油缸的行程大于或等于模芯伸入型腔的长度;所述的保险装置是指所述的上模板上表面设有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圆形槽,所述的第一拉杆位于近油缸的位置,所述的第二拉杆位于远离油缸的位置,所述的第一拉杆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第二拉杆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的圆形槽内设有转动连接在其内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均伸出上模板外且位于上模板的两侧,所述的第一拉杆远离圆形槽的一端和第二拉杆远离圆形槽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压杆,所述的上模板侧面设有凸块,所述的凸块上设有通道,所述的通道内设有垂直于通道轴线的固定杆,所述的压杆穿过通道伸出上模板外,所述的压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的压杆在合模状态下卡在下模板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上模板上表面设有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所述的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之间设有连动机构,连动说明只要一个动力源就能实现抽芯和保险打开,当抽芯动作完成后保险装置立即打开,上模板和下模板就可以立即打开,当抽芯动作未开始或未完成时,保险装置就把上模板和下模板锁住,保证顺利脱模不会拉伤产品不会使产品报废,在抽芯机构中,利用滑块的滑动来带动模芯来回抽芯,滑块上设有倾斜的第一滑槽,模芯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这样就实现滑块的滑动来带动模芯来回抽芯,连接板能带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夹紧和松开,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往里缩,压杆跟着往里缩,由于压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固定杆是固定不动的,压杆远离上模板的一端压向下模板的侧面,压杆压着下模板的两侧,从而锁紧下模板,结构简单,不占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动机构是指所述的滑块远离推杆的一端设有辅助杆,所述的上模板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的辅助杆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的第二拉杆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的第二滑槽与第三凹槽之间设有与其相通的长条形滑槽,所述的长条形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固定转动连接在长条形凹槽内,所述的辅助杆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的第四凹槽的长度等于模芯伸入型腔的长度,所述的连接块的一端与辅助杆卡接在第四凹槽内,所述的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动连接在第三凹槽内,利用辅助杆的来回移动,模芯完全抽出来时辅助杆刚好带动连接块运动,由于连接块转动连接在长条形凹槽内,连接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凹槽内。所以连接块会带动第二拉杆运动,从而也带动第一拉杆运动,完成保险装置的打开与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连接块之间铰接,两个连接块更容易被辅助杆带动,提高了保险装置的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长条形凹槽的宽度大于连接块的宽度,保证连接块能在长条形凹槽里面摆动,从而使得第二拉杆能顺利地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块与模芯一一对应,一个滑块带动一个模芯,抽芯方便直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油缸的行程等于模芯伸入型腔的长度,所述的滑块在凹槽内移动的行程等于模芯伸入型腔的长度,这样油缸到位了之后就表示抽芯已到位,能确保抽芯到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道为开口槽,所述的通道的开口朝向上模板侧面,这样压杆远离第二拉杆的一端在合模过程中能紧贴上模板表面,压杆压在下模板上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杆远离上模板的一端设有直杆,所述的直杆向模具本体内弯折延伸,所述的压杆与直杆是一体的,所述的直杆与压杆之间的夹角大于O小于或等于90°,保证能夹紧下模板,使得在模芯完全抽出之前上模板和下模板不能开模,这样不会拉伤产品不会报废。 作为优选,所述的直杆与压杆之间的夹角等于90°,打开和锁紧的过程中不容易卡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尾门盖板模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尾门盖板模具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尾门盖板模具上模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尾门盖板模具滑块与模芯的立体图。 其中,1、盖板,2、上模板,3、模芯,4、滑块,5、推杆,6、长条形通孔,7、油缸,8、凹槽,9、第一滑槽,10、第一拉杆,11、第二拉杆,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圆形槽,15、连接板,16、压杆,17、凸块,18、通道,19、固定杆,20、辅助杆,21、第二滑槽,22、第三凹槽,23、长条形滑槽,24、连接块,25、直杆,26、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盖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设有盖板1,所述的盖板I下表面设有上模板2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尾门盖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设有盖板(1),所述的盖板(1)下表面设有上模板(2)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的型腔,所述的型腔内设有用于成型汽车尾门盖板倒扣的模芯(3),所述的模芯(3)为两个,所述的模芯(3)与上模板(2)成锐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2)近盖板(1)一端设有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所述的抽芯机构和保险装置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的抽芯机构是指所述的上模板(2)上表面设有滑块(4)、推杆(5)、长条形通孔(6)和油缸(7),所述的长条形通孔(6)两侧的内壁上设有与长条形通孔平行的凹槽(8),所述的滑块(4)的一端与推杆(5)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滑块(4)滑动配合在凹槽(8),所述的推杆(5)的另一端与油缸(7)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滑块(4)下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的第一滑槽(9)与滑块(4)的上表面成锐角,所述的模芯(3)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9)内,所述的油缸(7)的行程大于或等于能使模芯(3)完全抽出型腔的长度;所述的保险装置是指所述的上模板(2)上表面设有第一拉杆(10)、第二拉杆(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和圆形槽(14),所述的第一拉杆(10)位于近油缸(7)的位置,所述的第二拉杆(11)位于远离油缸(7)的位置,所述的第一拉杆(10)位于第一凹槽(12)内,所述的第二拉杆(11)位于第二凹槽(14)内,所述的圆形槽(14)内设有转动连接在其内的连接板(15),所述的连接板(15)的一端与第一拉杆(10)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15)另一端与第二拉杆(1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拉杆(10)和第二拉杆(11)均伸出上模板(2)外且位于上模板(2)的两侧,所述的第一拉杆(10)远离圆形槽(14)的一端和第二拉杆(11)远离圆形槽(1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压杆(16),所述的上模板(2)侧面设有凸块(17),所述的凸块(17)上设有通道(18),所述的通道(18)内设有垂直于通道(18)轴线的固定杆(19),所述的压杆(16)穿过通道(18)伸出上模板(2)外,所述的压杆(16)与固定杆(19)转动连接,所述的压杆(16)在合模状态下卡在下模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可国方永杰仇碧波潘相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