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120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3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屏蔽网格片、通讯线圈板、线圈骨架、绝缘片、散热板和PCB板等。所述屏蔽网格片,套在模块最顶端,通讯线圈板固定在线圈骨架上、导电弹簧通过线圈骨架上的孔,两端直接顶在PCB板导电触点上、通讯线圈板底部,线圈骨架每格内套一个铁氧体,垫上绝缘片,再套上散热板,整体通过螺丝柱,固定在PCB板上,无线充电线圈通过线圈骨架上的端子连接引线并焊接在PCB板,通讯线圈则通过弹簧直接接触PCB板上对应的触点来完成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大大提高了产品连接可靠度,提高了发射线圈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屏蔽网格片、通讯线圈板、线圈骨架、绝缘片、散热板和PCB板等。所述屏蔽网格片,套在模块最顶端,通讯线圈板固定在线圈骨架上、导电弹簧通过线圈骨架上的孔,两端直接顶在PCB板导电触点上、通讯线圈板底部,线圈骨架每格内套一个铁氧体,垫上绝缘片,再套上散热板,整体通过螺丝柱,固定在PCB板上,无线充电线圈通过线圈骨架上的端子连接引线并焊接在PCB板,通讯线圈则通过弹簧直接接触PCB板上对应的触点来完成电路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大大提高了产品连接可靠度,提高了发射线圈的整体性能。【专利说明】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RFID通讯用的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模块。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无线充电中,通讯电路的设计,成本高,稳定性差,安全性、异物检测等都存在问题,如过流,过压,过温等导致电池或用电设备着火、触电等时有发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有专用通路的通讯发射线圈结构。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PCB板及依次设置于PCB板上的屏蔽网格片、通讯线圈PCB板、线圈骨架;所述通讯线圈PCB板固定在线圈骨架上,线圈骨架与PCB板固定;导电弹簧穿过线圈骨架上的孔,一端顶在PCB板的导电触点上,另一端顶在通讯线圈PCB板底部;所述线圈骨架的凹槽内绕接有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通过线圈骨架上的端子与引线相连并焊接在PCB板上形成电气连接;所述屏蔽网格片覆盖在模块顶端。 所述线圈骨架底部设置多个容纳格,每格内套接一个铁氧体。 所述PCB板与线圈骨架之间还设有绝缘片,绝缘片中间设有供导电弹簧穿过的孔。 所述绝缘片与PCB板之间设置散热板,散热板通过螺丝固定在PCB板上,散热板中间设有供导电弹簧穿过的孔。 散热板与设有支撑翼,使散热板与PCB板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的屏蔽网格片尺寸大于线圈骨架的尺寸,以更好的实现屏蔽,避免EMI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整个装配结构简单,不但节约了空间,而且使结构更加紧凑,还提高了连接可靠度;增加的绝缘片,不仅可防止铁氧体松动,还能防止铁氧体在剧烈撞击中破碎;底下的散热板,不仅可给发射线圈散热,隔磁,还能给PCB板上对应的MOS管等元件散热。 (2)本技术结构简洁,易于组装,不仅简化了装配复杂度,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而且可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及整体性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技术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技术实施例横放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技术实施例竖放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技术实施例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技术实施例组装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屏蔽网格片1、通讯线圈PCB板2、导电弹簧3、线圈骨架4、铁氧体5、绝缘片6、散热板7和PCB板8。线圈骨架4为圆形,下方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槽,每个扇形区域槽放置一个铁氧体5。屏蔽网格片I覆盖在整个模块的最顶端,通讯线圈PCB板2上印刷有通讯线圈及相应电路,其粘接固定在线圈骨架4上方,线圈骨架4上方可设置容纳通讯线圈PCB板2的槽。线圈骨架4在螺接固定于PCB板8上。另外,线圈骨架4中间部设多个中空导柱,导柱内设导电弹簧3,导电弹簧3 —端直接顶在PCB板8的导电触点上,另一端顶在通讯线圈PCB板的底部。无线充电线圈绕接在线圈骨架4的凹槽9内。其余导柱内可贯穿固定螺钉。 在线圈骨架4与PCB板8之间再垫上绝缘片6及散热板7,二者中间均设通孔,供线圈骨架4的导柱穿过,通过螺丝固定在PCB板上,无线充电线圈绕接后通过线圈骨架上的端子10,与引线相连,并焊接在PCB板上,而通讯线圈则通过弹簧,直接接触PCB板8上对应的触点来完成电路连接。 线圈骨架4与PCB板8的连接方式可设计为卡接固定,即将线圈骨架4中间的部分导柱设计成下方带卡勾的实体结构,PCB板8上对应位置设置卡孔,二者实现卡接,这样组装更方便,且利于维修维护。 本技术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材料成本,装配成本,而且大大的提高产品连接可靠度,提高了发射线圈的整体性能。 本技术中未具体介绍的部分,均可采用本领域常用手段,再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技术优选的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8)及依次设置于PCB板(8)上的屏蔽网格片(I)、通讯线圈PCB板(2)、线圈骨架(4);所述通讯线圈PCB板(2)固定在线圈骨架(4)上,线圈骨架(4)与PCB板(8)固定;导电弹簧(3)穿过线圈骨架(4)上的孔,一端顶在PCB板(8)的导电触点上,另一端顶在通讯线圈PCB板(2)底部;所述线圈骨架的凹槽(9)内绕接有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通过线圈骨架(4)上的端子(10)与引线相连并焊接到PCB板(8 )上形成电气连接;所述屏蔽网格片(I)覆盖在模块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4)底部设置多个容纳格,每格内套接一个铁氧体(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4)与PCB板(8)之间设置散热板(7 ),散热板(7 )通过螺丝固定在PCB板(8 )上,散热板(7 )中间设有供导电弹簧(3)穿过的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7)与线圈骨架(4)之间还设有绝缘片(6),绝缘片(6)中间设有供导电弹簧(3)穿过的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7)设有支撑翼,使散热板(7)与PCB板(8)之间留有空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网格片(I)尺寸大于线圈骨架(4)的尺寸。【文档编号】H02J7/00GK204243852SQ201420839712【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6日 【专利技术者】严崇俊, 黄志良, 朱昌亚, 洪光岱 申请人: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惠州市锦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8)及依次设置于PCB板(8)上的屏蔽网格片(1)、通讯线圈PCB板(2)、线圈骨架(4);所述通讯线圈PCB板(2)固定在线圈骨架(4)上,线圈骨架(4)与PCB板(8)固定;导电弹簧(3)穿过线圈骨架(4)上的孔,一端顶在PCB板(8)的导电触点上,另一端顶在通讯线圈PCB板(2)底部;所述线圈骨架的凹槽(9)内绕接有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通过线圈骨架(4)上的端子(10)与引线相连并焊接到PCB板(8)上形成电气连接;所述屏蔽网格片(1)覆盖在模块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崇俊黄志良朱昌亚洪光岱
申请(专利权)人: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惠州市锦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