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座、特别是汽车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061 阅读:8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座,具体而言为汽车车座,其包括座椅部分结构(3)、至少一个靠背支撑件(8)以及靠背结构(4),该至少一个靠背支撑件(8)通过至少一个接头(7)而可闭锁地铰接到座椅部分结构(3)上,而该靠背结构(4)通过铰节(18)铰接到靠背支撑件(8)上,且通过闭锁装置(22)可与靠背支撑件(8)一起闭锁。车座(1)可以从乘坐的使用状态转换到平坦的非使用状态,这通过释放与转动靠背支撑件(8)和/或靠背结构(4)来实现,在从使用状态向非使用状态的过渡中,已释放的靠背结构(4)向前转动,已释放的靠背支撑件(8)向后转动。通过转动靠背结构(4),靠背支撑件(8)以强制控制方式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座、特别是汽车车座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座,具体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 述特征的汽车车座。在文献DE 3828659 A]中公开了 一种本文开头所提及的那种车 座,其中靠背结构可以选择性地通过释放其闭锁装置而向前转动到 台式(Tischstellung)状态,或通过释放接头与靠背支撑件而向后转动 到平躺状'态。为了装载汽车,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位置更低的非使 用状态。在文献US 6,196,613 B]中公开了一种车座,其中靠背结构借助 于铰接的靠背支撑件铰接到基座上,且在其下端与基座可释放地进 行闭锁。然而,它没有提供具有多个使用状态的倾斜状态。借助于 铰接的摇臂,座垫结构同样也可以铰接到基座上,且在其后端与基 座可释放地进行闭锁。在从使用状态向非使用状态的过渡中,已释 放的靠背结构向前转动,而靠背支撑件则向后转动,同时座垫结构 不依赖于此,而向前转动略大于180°。为了引导运动,在车座各侧 都设有轨道,小轮可在轨道中滚动,小轮一方面设于座垫结构的前 端,另一方面则设于靠背结构的下端。在非使用状态下,座垫结构 原先的下侧或多或少平齐且水平地(buendig und eben)连接到位于 其后的靠背结构的原先的背侧上。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本文开头所提类型的车座。根据 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可由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的车座来实现。更 有利的改进则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在从使用状态向非使用状态的过渡中,已释放的靠背结构向前 转动,而由靠背结构强制控制的已释放的靠背支撑件则向后转动, 由此,可以到达比台式状态低的非使用状态(底板状态),相对于平躺状态,这种状态更适合于装载。还可以通过铰节的特定端位置和/或 车结构中的凹陷部来提高性能。这两个闭锁件、也即接头和闭锁装置,使靠背结构的设计更筒 单(例如,设计为筒单的摇臂)而运动范围更大,而假如用四重铰节(Viergelenk)作为靠背支撑件,虽然只需一个闭锁件,却为此而需要 多个铰接部件,且运动也受到较大限制。由于靠背结构与靠背支撑 件的以及靠背支撑件与座垫结构的依次互锁,由此而限定的靠背就 形成了一个运动单元。在优选实施例中,此运动单元借助于接头可 以作为整体而在其倾斜状态中进行调节。如果要提高乘客的乘坐舒 适度,只要把靠背结构设置成可倾斜调节的就足够了 。接头的强制控制的释放简化了用户的操控,因为,例如当靠背 结构释放靠背支撑件时,只需释放靠背结构的闭锁装置,也就是只 需作用于接头。优选的是,靠背结构借助于优选为刚性的联接件来释放接头。 对于特殊的时间上的运动顺序,联接件提供了空行程(Leerweg),比 如槽销导轨,借助它可以延迟强制控制的释放,且可以把靠背结构 调节到特定转动角度范围。通过释放靠背结构和靠背支撑件,也即释放两个闭锁件,可以 得到两个自由度。为了得到明确的整体运动,已释放的靠背结构的 运动与已释放的靠背支撑件的运动优选为在很大程度上彼此协调,且通过例如共同作用的弹簧系统或联动连接件而彼此联接。靠背补 偿弹簧可影响靠背支撑件相对于座垫结构的运动,此时另一弹簧单 元影响靠背结构相对于靠背支撑件或相对于座椅部分结构的运动。 设置到运动部件侧的弹簧端部,偏离该运动部件的转动轴线,而接上。优选地在车座各侧都正好提供一个例如形式为摇臂的靠背支撑 件,其中这两个靠背支撑件可以通过横向连接件而联接。这可以在 正常使用时或碰撞情况下保持靠背的稳定。为从使用状态向非使用 状态过渡而设的弹簧或者联动连接件各只需设置在车座的一侧,优选为在车座的不同侧。这样,为影响靠背结构的运动而设的弹簧单 元就可以在倾斜状态下有助于对靠背重力进行补偿。下文将根据附图中所述的两个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 一 步的说 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示意性显示了它的软垫(Polsterung);图2是与图l对应的、其中车座处于中间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与图l对应的、其中车座处于非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部分透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外侧的部分视图6是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二实施例的内侧视图,其中示意性地 显示了它的软垫;图7是与图6对应的、其中车座处于中间状态的侧视图8是与图6对应的、其中车座处于另一中间状态的侧视而图9是与图6对应的、其中车座处于非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有为汽车后排座位、尤其是第三排座位 而设的车座1,其中车座1在汽车内的设置以及汽车的习惯行驶方向 限定了后面的使用的方向。作为其承重结构的一部分,车座1具有 座椅部分结构3与靠背结构4,它们都以已知方式安装有软垫。为了 便于车座1的座垫的下降或翻转,座椅部分结构3设计成铰节式。 此处,座椅部分结构3与汽车结构S固定相连,然而可以通过座椅 轨道而相对于车结构S做纵向调节。在车座两侧,座椅部分结构3 上都设有接头7,借助其每个设计成摇臂的靠背支撑件8都可以相对 于座椅部分结构3而可转动地且可闭锁地安装。两个靠背支撑件8 与装有软垫的靠背结构4 一起限定了车座1的靠背。首先描述的是 车座1的可乘坐使用状态。此处,接头7设计成止动4妄头(Rastbeschlag),它的内部设计在文献WO 00/44582 Al中有描述,而它的外部设计则在文献DE 10105282 Al中有描述,它们的公开内容在此明确地引用到本文中。两个接头 部分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在座椅部分结构3的后端,而另一个则固定 连接在靠背支撑件8的下端。也可以把接头7设计为带自由转动功 能的联动接头,就如在文献DE 10048127 Al中描述的那种,该文献 公开内容在此也明确地引用到本文中。以普通形式闭锁的接头7可以借助于第 一 操控元件 (Betaetigungselement)l 1而释放,其中设计成肘形节杆的第 一操控元 件11把轴杆13旋转。可以为每个4妄头7各提供一个轴13,也可以 为两个接头7 —起提供一个共同的轴13,该轴杆13与两个接头都联 接,且允许借助单独的第一操4空元件11来进行同步释放。轴13与 接头7的旋转轴线,也即靠背支撑件8相对于座椅部分结构3的转 动轴线对齐。为了对靠背进行倾斜调节,接头7(在图示中为锁梢接 头)借助于第二操控元件15之一而设计成可已释放的,第二操控元件 15在此处设计成节杆把手。第二操控元件15可旋转地附接在第一操 控元件11上,或直接作用在轴13上,其中提供有驱动装置或断联 装置。靠背补偿弹簧17在此处设计为螺旋弹簧,它作用于座椅部分 结构3和靠背支撑件8或者安装于其上的接头部分之间。在接头7 被释放时,靠背补偿弹簧17补偿整个靠背的至少一部分重力。靠背结构4在车座两侧借助于设计为转动轴承的铰节18而铰接 在靠背支撑件8上。位于靠背支撑件8上端与靠背结构4的向前突 出臂20之间的铰节18,设置在靠背结构的下半部分上。由铰节18 限定的旋转轴线相互对齐,且限定了靠背结构4相对于靠背支撑件8 的转动轴线。在使用状态时,靠背结构4的背侧基本上朝向后方, 且相对于水平状态位置稍微倾一定的角度。在靠背结构4下端区域,在车座的至少一侧(此处为两侧),设有 闭锁装置22。闭锁装置22在此处设计成如文献DE 20302007 Ul中 所述的锁,该文献的公开内容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座,特别是汽车车座,其包括座椅部分结构(3)、至少一个靠背支撑件(8),以及靠背结构(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靠背支撑件(8)借助于至少一个接头(7)而可闭锁地铰接在所述座椅部分结构(8)上,所述靠背结构(4)借助于铰节(18)而铰接到所述靠背支撑件(8)上,并且借助于闭锁装置(22)而能够锁在所述靠背支撑件(8)上,其中,所述车座(1)能够通过所述靠背支撑件(8)和/或所述靠背结构(4)的释放和转动而从可乘坐的使用状态转换到平坦的非使用状态,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使用状态向所述非使用状态的过渡中,已释放的所述靠背结构(4)向前转动,而已释放的所述靠背支撑件(8)向后转动,其中通过所述靠背结构(4)的所述转动,所述靠背支撑件(8)以强制控制的方式而并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哈思
申请(专利权)人: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