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780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包括底座,压板,管体固定装置,下压装置,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第三受压装置,挤压装置,底板,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的边缘处,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座的中间,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中间,所述的挤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压板中间,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受压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固定不动,通过下压装置使压板上的挤压装置由上向下挤压,使管体在挤压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避免管体受力不均匀导致管体变形,通过压四棱模具将外管件压出的四棱包裹在内管上,保证内外锁住,避免采用焊接方法损伤管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包括底座,压板,管体固定装置,下压装置,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第三受压装置,挤压装置,底板,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的边缘处,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座的中间,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中间,所述的挤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压板中间,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受压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固定不动,通过下压装置使压板上的挤压装置由上向下挤压,使管体在挤压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避免管体受力不均匀导致管体变形,通过压四棱模具将外管件压出的四棱包裹在内管上,保证内外锁住,避免采用焊接方法损伤管体。【专利说明】_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排气管工艺领域。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普及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排气管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安装于发动机排气歧管与消声器之间,从而起减振降噪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使用寿命的作用。现有排气管分内管与外管,内管与外管通过焊接使两者锁住,采用焊接方法容易损伤管件,降低了厂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利用压四棱模具将外管件压出的四棱包裹在内管上,保证内外锁住,避免采用焊接的方法损伤管件。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案: 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包括底座,压板,管体固定装置,下压装置,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第三受压装置,挤压装置,底板,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的边缘处,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座的中间,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的上端开有截面为圆形的通孔,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三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三凹槽,所述的挤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四凹槽,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第三受压装置固定不动,压板上的挤压装置由上向下挤压后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形成一个圆形的通道,所述的圆形通孔与圆形通道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中间,所述的挤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压板的中间,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受压装置的两侧,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以第一受压装置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与第二受压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压棱空腔,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压棱空腔,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挤压装置之间设有第三压棱空腔,所述的第三受压装置与挤压装置之间设有第四压棱空腔。 上述的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其中,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与管体固定装置平行设置。 上述的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其中,所述的下压装置为气缸。 上述的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其中,所述的第一压棱空腔,第二压棱空腔,第三压棱空腔与第四压棱空腔大小与结构完全相同。 上述的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其中,所述的下压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的四角上。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圆形通孔与圆形通道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使用者操作,避免挤压时损伤管体;上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中间,挤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压板的中间,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受压装置的两侧,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以第一受压装置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固定不动,通过四个下压装置使压板上的挤压装置由上向下挤压,使管体在挤压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管体受力不均匀导致管体变形的可能,通过压四棱模具外管件压出的四棱包裹在内管上,保证内外锁住;当下压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的四角上时下压效果最好,挤压最均匀,操作简单。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主视图。 图2为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后视图。 图3为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侧视图。 图4为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四棱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包括底座1,压板2,管体固定装置4,下压装置10,第一受压装置6,第二受压装置7,第三受压装置8,挤压装置9,底板3,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4设置在底座I的边缘处,所述的底板3设置在底座I的中间,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4的上端开有圆形的通孔5,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6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7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三受压装置8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三凹槽,所述的挤压装置9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四凹槽,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6,第二受压装置7,第三受压装置8固定不动,压板2上的挤压装置9由上向下挤压后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形成一个圆形的通道11,所述的圆形通孔5与圆形通道11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6固定设置在底板3的中间,所述的挤压装置9固定设置在压板2的中间,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7与第三受压装置9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受压装置6的两侧,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7与第三受压装置8以第一受压装置6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6与第二受压装置7之间设有第一压棱空腔12,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6与第三受压装置8之间设有第二压棱空腔13,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7与挤压装置9之间设有第三压棱空腔14,所述的第三受压装置8与挤压装置9之间设有第四压棱空腔15,所述的第一压棱空腔12,第二压棱空腔13,第三压棱空腔14与第四压棱空腔15大小与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的下压装置10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I的四角上,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6与管体固定装置4平行设置,所述的下压装置10为气缸。 本技术圆形通孔与圆形通道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使用者操作,避免挤压时损伤管体;上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中间,挤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压板的中间,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受压装置的两侧,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以第一受压装置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固定不动,通过四个下压装置使压板上的挤压装置由上向下挤压,使管体在挤压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管体受力不均匀导致管体变形的可能,通过压四棱模具将外管件压出的四棱包裹在内管上,保证内外锁住;当下压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的四角上时下压效果最好,挤压最均匀,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包括底座,压板,管体固定装置,下压装置,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第三受压装置,挤压装置,底板,其特征为,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的边缘处,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座的中间,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的上端开有截面为圆形的通孔,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气管压四棱模具,包括底座,压板,管体固定装置,下压装置,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第三受压装置,挤压装置,底板,其特征为,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的边缘处,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座的中间,所述的管体固定装置的上端开有截面为圆形的通孔,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三受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三凹槽,所述的挤压装置外侧设有圆弧形的第四凹槽,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第二受压装置,第三受压装置固定不动,压板上的挤压装置由上向下挤压后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形成一个圆形的通道,所述的圆形通孔与圆形通道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中间,所述的挤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压板的中间,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受压装置的两侧,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以第一受压装置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与第二受压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压棱空腔,所述的第一受压装置与第三受压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压棱空腔,所述的第二受压装置与挤压装置之间设有第三压棱空腔,所述的第三受压装置与挤压装置之间设有第四压棱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经怀忠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利奥排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