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系统,为关于全轮驱动(All Wheel Driving)交通工具的前轮及后轮的驱动动能,即时作动力分配的技术创新,以 期在恶劣路况及气候下,提升行车性能及安全性,以及可以混合动力 (HYBRID)功能运转。
技术介绍
传统全驱车(All Wheel Driving),简称AWD,通常指前二轮及后二轮四轮 驱动车,当然亦指前二轮后一轮或前一轮后二轮、或再增加后轮的六驱、八 驱车...等,目前约分为下列系统(l)全时驱动式(Full Time Driving),即引擎动力全时间驱动前后轮组,而 在原动侧与后轮组与动力源之间加设可差动阻尼器,如VW的SYNCRO,此 方式优点为前后轮皆有驱动力、驱动性能良好,缺点为损失较大且油耗较高。(2 )即时驱动式(Real Time Driving),为在后轮与动力源之间设置可控的机 械式或电磁式或流体动力式离合器,通过人工或自动检测的操控,在驱动状 况需要时,藉离合器闭合以驱动后轮,而在一般路况则以前轮驱动以节省燃 料,此方式的缺陷在不论以人工操控或自动操控,当路况需要时,后轮产生 动能的时间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用以驱动全轮驱动交通工具,主要由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经变速或离合功能的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或连结装置,以将回转动能经前轮传动装置总成传输动力驱动前轮,以及将动力传输至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的输入端,再经由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驱动后轮,该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中设有具有发电机及马达功能的电机组、以及传动用三端轴差动轮组、以及储放电装置、及电控装置所组成;上述三端轴差动轮组的结构含有两差动轴及一组输入轴,其输入轴直接或经传动装置耦合于电机装置的转动部分,而两差动轴其中之一差动轴供联结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 ...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7-12-4 11/950,3631、一种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用以驱动全轮驱动交通工具,主要由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经变速或离合功能的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或连结装置,以将回转动能经前轮传动装置总成传输动力驱动前轮,以及将动力传输至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的输入端,再经由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驱动后轮,该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中设有具有发电机及马达功能的电机组、以及传动用三端轴差动轮组、以及储放电装置、及电控装置所组成;上述三端轴差动轮组的结构含有两差动轴及一组输入轴,其输入轴直接或经传动装置耦合于电机装置的转动部分,而两差动轴其中之一差动轴供联结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的回转动能输出端,另一差动轴供驱动后轮,或供驱动其他负载,其主要构成含回转动力单元(100)为由回转动力源所构成,其回转输出轴(101)经离合器(102)、或具有变速装置功能的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以经前轮传动装置总成(106)驱动前轮(107),及经驱动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直接或经差动轮组(113)驱动后轮(114);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包括具有手排、或自排、或手控自排变速装置及其他离合器等习惯使用的人机操作接口装置所构成,供切换变速驱动前轮(107),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的输入端为供输入回转动力单元(100)的回转动能,其输出端的一供驱动前轮传动装置总成(106),进而驱动前轮(107);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的另一输出端,供联结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差动轴(105)以传输回转动能,而由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另一差动轴(110)供直接或经差动轮组(113)联结后轮(114);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为由电机装置(108)、结合传动用三端轴差动轮组(109)所组成,其结构含两差动轴(105)、(110)及一组输入轴(111)联结于呈三端轴的差动轮组(109)结构,输入轴(111)直接或经传动装置耦合于电机装置(108),而两差动轴(105)、(110),其中一差动轴(105)供直接或经离合器(1116)联结来自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的回转动能输出端,另一差动轴(110)供直接或经差动轮组(113)耦合于后轮(114),或供驱动其他负载;上述三端轴差动轮组(109)亦可由游星式轮组取代之,而齿轮组亦可由摩擦作用传动装置或其他传动装置所取代;差动轴(105)为经由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作输出,其输出转速与回转动力单元(100)的输出轴(101)可为具有等速比或不等速比转速比例;前轮传动装置总成(106)为由习惯使用的传动机构所构成,供输入来自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的回转动能,进而驱动前轮(107),其结构中可选择性设置前轮差动轮组(1017),而由其两可差动输出端驱动前轮(107),或选择性设置传动轮组供驱动单独轮组,此外亦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可操控离合器(1016),供传输或切断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对前轮差动轮组(1017)及前轮(107)的回转动能;所述装置可依负载性质而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离合器(1016)为由人力、或机械力、或电磁力、或流体动力、或离心力等所驱动的离合装置,或为单向传动装置所构成;所述离合器(1016)为供设置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回转动能输出端,与前轮差动轮组(1017)之间,供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作结合或脱离的运作,以操控前轮(107)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之间回转动能的联结或切离;所述离合器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离合器(1116)为由人力、或机械力、或电磁力、或流体动力、或离心力等所驱动的离合装置,或为单向传动装置所构成;所述离合器(1116)为供联结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回转动能输出端,与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差动轴(105)之间,供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作结合或脱离的运作,以操控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与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之间回转动能的联结或切离;所述离合器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制动器(116)为由人力、或机械力、或电磁力、或流体动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供设置于电机装置(108)的转子与静止机体之间;所述装置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制动器(126)为由人力、或机械力、或电磁力、或流体动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供设置于差动轴(105)与静止机体之间;所述装置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电机装置(108)可由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式电机结构所构成,以接受驱动电路装置(115)作驱动操控,转子的转轴与固定部分机壳间设有制动器(116),制动器(116)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以操控电机装置(108)的转子与固定部分机壳呈闭合制动或释放;制动器(116)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电机装置(108)于输入电能时供作马达功能运转,而于被回转动能所驱动时作发电机功能运转,其发电电能可供对储放电装置(117)充电或对其他负载供电,电机装置藉发电输出的电流时形成反转矩,而在所耦合的三端轴差动轮组形成差动阻尼功能,或供作为制动刹车时的再生发电制动功能;此外于引擎作为驱动主动力而前轮与后轮之间因路况变化而具有转速差时,可藉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电机装置(108)作发电机功能运转以对储放电装置充电,而藉操控其充电电能以操控电机装置(108)的反转矩,进而被动调控前轮与后轮间的动力分配;于前后端负载间因路况变化而具有转速差时,或于上下坡路或急速加速须调整前轮与后轮之间的动力分配时,电机装置(108)亦可接受中央控制器(118)及驱动电路装置(115)的操控,以藉储放电装置(117)的电能驱动电机装置(108)作马达功能的正转或反转运转,以单独作回转输出驱动负载,或与引擎同时回转驱动前轮(107)及后轮(114);或藉马达作正转或反转的运转,以主动调节前轮及后轮的动力分配;驱动电路装置(115)为由机电或固态电子元件所构成,为设置于电机装置(108)与储放电装置(117)之间,供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以操控电机装置(108)作马达功能的正转或反转运转,或操控电机装置(108)作为发电机功能运转,以对储放电装置(117)充电或操控对其他负载输出电能,并藉控制发电输出的电能在电机装置(108)形成反转矩,以操控前轮与后轮之间的动力分配;中央控制器(118)为由电机或固态电子元件所构成,供输出操控指令输往驱动电路装置(115)以操控电机装置(108),以及操控回转动力单元(100)及操控前述离合器及制动器;储放电装置(117)为由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或电容、或超电容所构成;前轮(107)含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轮组、或履带或其他负载所构成,由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所直接驱动,或由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经选择性设置的前端传动装置(106)所驱动;后轮(114)含由一个或一个以上被直接或经传动装置,或经差动轮组(113)所驱动的轮组、或履带或其他负载所构成;所述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系统,其各组件间的结构设置,可依需要做选择,其结构方式如下,其中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可依结构需要选择设置方式如下(1)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可为与差动轮组(113)呈现为同一结构;或(2)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可为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呈现为同一结构;或(3)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可为设置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与差动轮组(113)之间;制动器(126)及离合器(1116)可依结构需要选择设置方式如下(1)制动器(126)可为设置于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或(2)制动器(126)可为与离合器(1116)共同设置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或(3)离合器(1116)可为设置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或(4)离合器(1116)可为与制动器(126)共同设置于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或(5)离合器(1116)及制动器(126)可为同一结构装置;或(6)离合器(1116)可为独立设置;或(7)制动器(126)可为独立设置;或(8)制动器(126)及离合器(1116)可为同一结构装置而独立设置;离合器(102)可依结构需要选择设置方式如下(1)离合器(102)可为设置于回转动力单元(100);或(2)离合器(102)可为设置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或(3)离合器(102)可为独立设置于回转动力单元(100)与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之间。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机装置(108)对前轮(107)及后轮(114)间的差动调节或动力分配的方 式,包括由储放电装置(117)的电能驱动电机装置(108)作马达功能的正 转或反转运转,以主动调节前轮与后轮之间负载的转速差或动力分配;或回 转动能经由三端轴差动轮组(109)驱动电机装置(108)作发电机功能的运 转,其发电电能供对储放电装置(117)充电或对其他电能驱动的负载供电, 其发电输出的电能在电机装置(108)形成反转矩,而在所耦合的三端轴差动 轮组(109)形成差动阻尼功能,以被动调节前轮(107)与后轮(114)间的 转差;所述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系统,应用于全轮驱动交通工具时,可藉中间传动及操控接口装置(103)及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以操控离合 器(102)、离合器(1016)、离合器(1116)、制动器(116)、制动器(126), 以及经驱动电路装置(115)驱动电机装置(108),而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 功能含(1 )于引擎作为回转动力单元(100)时,离合器(102)闭合、离合器(1016) 脱离,离合器(1116)闭合,制动器(126)脱离,制动器(116)为脱离, 藉储放电装置(117)的电能经驱动电路装置(115)的操控,驱动电机装置(108)作为马达功能的正转或反转运转,与引擎共同回转驱动后轮(114), 以调控后轮(114)的动力,协助于加速、爬坡、下坡、抗滑、制动剎车等各 种需求的运作;或(2)于引擎作为回转动力单元(100)时,离合器(102)闭合、离合器(1016) 为闭合,制动器(126)脱离,离合器(1116)闭合,制动器(116)脱离, 藉储放电装置(117)的电能经驱动电路装置(115)的操控,驱动电机装置(108)作为马达功能运转,而藉电机装置(108)的正转或反转运转,与引 擎共同回转驱动前轮(107)及后轮(114),以调控前轮(107)及后轮(114) 的动力分配,进而操控系统作全轮驱动的运作,协助于加速、爬坡、下坡、 抗滑、制动剎车等各种需求的运作;或(3 )于引擎作为回转动力单元(100)时,离合器(102)闭合、制动器(116) 为脱离,离合器(1016)脱离,离合器(1116)闭合,制动器(126)脱离, 藉储放电装置(117)的电能经驱动电路装置(115)的操控,驱动电机装置(108)作为马达功能的正转或反转运转,与引擎共同回转驱动后轮(114), 以调控后轮(114)的动力,协助于加速、爬坡、下坡、抗滑、制动剎车等各 种需求的运作,并使引擎被操控运转于最佳燃料比量能源效率较高较省燃料 的区域;或(4 )于引擎作为回转动力单元(IOO)时,离合器(102)闭合、离合器(1016)为闭合,制动器(126)脱离,离合器(1116)闭合,制动器(116)脱离,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