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893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易于避免谷箱重量的增加并使摆动驱动卸载机的液压缸高效工作、且结构紧凑。卸载机(F)构成为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X)在运送终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运送终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并且设置有使卸载机(F)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X)起伏摆动的液压缸(60),该液压缸(60)横跨于在自走机体(A)上立起的支承体(40)和卸载机(F),该液压缸(60)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支承体(40),另一端侧的第二端部能够摆动地连接于从卸载机(F)的水平方向的轴心(X)向运送终端部侧远离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该联合收割机的自走机体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和用于排出谷粒的卸载机,其中,使用从与谷箱的谷粒排出口相连的导入侧端部到排出侧端部的纵向运送路径形成为直线状的简易型卸载机,并且使用液压缸使该卸载机在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
技术介绍
作为使用上述简易型卸载机的联合收割机,公知的有如下构造:例如,将斗式运送机用作谷粒排出用的卸载机,并使用用于使该卸载机在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起伏摆动的液压缸(参照专利文件I)。 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1-327216号公报(参照【0020】段、【0021】段、【0043】段以及【图3】、【图4】、【图10】) 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构造中,由于通过液压缸使卸载机起伏摆动,因此在具有容量较大的谷箱的联合收割机中,即使卸载机为大型卸载机,也能够使用液压缸容易地变更卸载机的姿势。 在现有的构造中,用于使卸载机起伏摆动的液压缸跨接于卸载机和谷箱。 因此,需要使谷箱的侧壁具有足够强度来能够应对作用于液压缸的负载,由此,谷箱自身的重量可能会增大。 而且,液压缸的摆动支点设置在比卸载机靠自走机体内侧的位置,液压缸的另一端侧在比所述摆动支点靠近上方的位置连接于处于收纳姿势的卸载机。因此,液压缸在卸载机处于其运送终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时缩得最短,在其运送终端部朝向机体外侧的排出姿势时伸得最长。 此时,在比摆动支点靠近上方的位置与处于收纳姿势的卸载机相连接的液压缸的另一端部位于远离卸载机的摆动轴心的位置,作为液压缸需要很大的伸缩量。而且,在具有将最大的负载作用于液压缸的倾向的处于排出姿势的卸载机向收纳姿势侧拉起时,液压缸的长度方向接近卸载机的长度方向。因此,存在以下缺点:向液压缸收缩方向的作用力中作用于卸载机向收纳姿势侧移动的移动方向上的分力小,动力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易于避免谷箱重量增加的同时使得摆动驱动卸载机的液压缸高效工作,并且结构紧凑。 本技术中的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特征以及作用效果。 〔解决方案I〕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自走机体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和用于排出所述谷箱内的谷粒的卸载机, 所述卸载机构成为包括与所述谷箱的谷粒排出口的延长方向相连且具有水平方向的轴心的导入筒部、与该导入筒部的半径方向相连的直管状的纵筒部,并且在所述纵筒部的运送终端部形成有谷粒排出口,所述卸载机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在所述运送终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所述运送终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横跨在所述自走机体上立起的支承体和所述卸载机设置有使所述卸载机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起伏摆动的液压缸, 该液压缸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另一端侧的第二端部能够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卸载机。 〔解决方案I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I所涉及的技术,由于具有使卸载机起伏摆动的液压缸,所以即使是在具有较大型的卸载机的情况下,也容易进行起伏摆动操作。 而且,在液压缸的两端部中,与卸载机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在自走机体所具有的支承体上,而不是连接于谷箱,因此能够避免来自于液压缸的负载作用于谷箱本身。由此,无需通过增加谷箱的侧壁的厚度来提高强度等,具有能够避免谷箱重量增大的优点。 〔解决方案2〕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液压缸沿着所述自走机体的左右方向设置,以使其伸缩方向的各端部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比位于靠机体内侧的位置。 〔解决方案2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2所涉及的技术,由于液压缸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比位于靠机体内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将液压缸的伸缩动作变换成绕卸载机的摆动轴心的旋转运动,从而可靠地使卸载机起伏摆动。 〔解决方案3〕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液压缸设置为其伸缩方向的各端部中,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上方。 〔解决方案3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3所涉及的技术,由于液压缸的第一端部侧位于比第二端部侧高的位置,所以液压缸产生的驱动力易于高效地作用于卸载机,具有易于以较小的液压缸进行卸载机的姿势变更操作的优点。 也就是说,例如液压缸的支承体侧位于比卸载机侧低的位置,则在卸载机处于针对液压缸的驱动负载变为最大的排出姿势时,由液压缸产生的上拉方向上的作用力的力线与卸载机的长度方向的相交角度变得很小。因此,在由液压缸产生的上拉方向上的作用力中,向抬升卸载机的方向作用的分力变得极小。对此,在液压缸的支承体侧的第一端部比作为卸载机侧的第二端部位置高的本技术中,能够使由液压缸产生的上拉方向上的作用力的力线与卸载机的长度方向的相交角度变得足够大,从而使向抬升卸载机的方向作用的分力变大。由此,能够高效地利用液压缸的驱动力。 〔解决方案4〕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液压缸的所述第二端部在与所述卸载机的所述纵筒部的筒轴心位置相比靠近机体外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 〔解决方案4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4所涉及的技术,以液压缸的第二端部与卸载机的纵筒部的筒轴心位置相比位于靠机体外侧位置的状态设置液压缸,因此具有易于将支承体和卸载机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接近配置的优点。 也就是说,通过使第一端部支承于支承体侧的液压缸的第二端部与卸载机的纵筒部的筒轴心位置相比位于靠机体外侧的位置,液压缸的中心线成为与卸载机的摆动轴心的铅垂线相交的倾斜姿势。因此,即使将支承体和卸载机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接近配置,也能够易于使液压缸的伸缩动作有效地成为使卸载机进行起伏摆动的作用力。 〔解决方案5〕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液压缸的所述第二端部在与所述卸载机的所述纵筒部的筒轴心位置相比靠近机体前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 〔解决方案5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5所涉及的技术,易于将卸载机尽可能地靠机体后侧设置,具有易于将机体后侧的空闲空间有效地用作卸载机起伏摆动的空间的优点。 〔解决方案6〕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所述卸载机处于收纳姿势时,所述液压缸的所述第二端部在与所述自走机体的外端相比靠近机体内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 〔解决方案6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6所涉及的技术,在卸载机处于收纳姿势时,液压缸的第二端部在与所述自走机体相比靠机体内侧的位置连接于卸载机,因此具有易于避免该连接部位向机体外侧突出而与其他物件相接触的优点。 〔解决方案7〕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卸载机处于收纳姿势时,所述液压缸的第二端部在与所述谷箱的外端相比靠近机体内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 〔解决方案7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自走机体(A)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E)和用于排出所述谷箱(E)内的谷粒的卸载机(F), 所述卸载机(F)构成为包括与所述谷箱(E)的谷粒排出口(20B)的延长方向相连且具有水平方向的轴心(X)的导入筒部(30A)、与该导入筒部(30A)的半径方向相连的直管状的纵筒部(31),并且在所述纵筒部(31)的运送终端部形成有谷粒吐出口(36),所述卸载机(F)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X)在所述运送终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所述运送终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横跨在所述自走机体(A)上立起的支承体(40)和所述卸载机(F)设置有使所述卸载机(F)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X)起伏摆动的液压缸(60), 该液压缸(60)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40),另一端侧的第二端部能够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卸载机(F)。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1 JP 2013-160566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自走机体(A)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E)和用于排出所述谷箱(E)内的谷粒的卸载机(F), 所述卸载机(F)构成为包括与所述谷箱(E)的谷粒排出口(20B)的延长方向相连且具有水平方向的轴心(X)的导入筒部(30A)、与该导入筒部(30A)的半径方向相连的直管状的纵筒部(31),并且在所述纵筒部(31)的运送终端部形成有谷粒吐出口(36),所述卸载机(F)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X)在所述运送终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所述运送终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横跨在所述自走机体(A)上立起的支承体(40)和所述卸载机(F)设置有使所述卸载机(F)绕所述水平方向的轴心(X)起伏摆动的液压缸(60), 该液压缸¢0)的一端侧的第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40),另一端侧的第二端部能够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卸载机(F)。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0)沿着所述自走机体(A)的左右方向设置,以使其伸缩方向的各端部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比位于靠机体内侧的位置。3.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60)设置为其伸缩方向的各端部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比位于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0)的所述第二端部在与所述卸载机(F)的所述纵筒部(31)的筒轴心(Z)位置相比靠近机体外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F)。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0)的所述第二端部在与所述卸载机(F)的所述纵筒部(31)的筒轴心(Z)位置相比靠近机体前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F)。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卸载机(F)处于收纳姿势时,所述液压缸¢0)的所述第二端部在与所述自走机体㈧的外端相比靠近机体内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F)。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卸载机(F)处于收纳姿势时,所述液压缸¢0)的第二端部在与所述谷箱(E)的外端相比靠近机体内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卸载机(F)。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0)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卸载机(F)的所述导入筒部(30A)的附近。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载机(F)的所述纵筒部(31)的外周具有对所述纵筒部(31)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38),所述液压缸¢0)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加强部件(38)。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于所述加强部件(38)的连接用托架(39),所述液压缸¢0)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该连接用托架(39)。11.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所述卸载机(F)的收纳姿势的承受部(45),连接有所述液压缸¢0)的所述第二端部的连接用托架(39)设置为与所述承受部(45)相比靠近下方的位置。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良介深井宏河合雄一郎堀内真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