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606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易于避免谷箱重量的增加并使卸载机的摆动驱动装置中的设置结构紧凑。谷箱(E)构成为其支承于设置在自走机体(A)上的支承体(40)的状态下摆动,从而在收纳于自走机体(A)的作业姿势和从自走机体(A)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卸载机(F)构成为在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设置有使卸载机(F)起伏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60),该摆动驱动装置(60)跨设于支承体(40)和卸载机(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该联合收割机的自走机体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和用于排出谷粒的卸载机,其中,使用从与谷箱的谷粒排出口相连的导入侧端部到排出侧端部的纵运送路径形成为直线状的简易型卸载机,并且使用摆动驱动装置使该卸载机在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
技术介绍
作为使用上述简易型卸载机的联合收割机,公知的有如下构造:例如,将斗式运送机用作谷粒排出用的卸载机,并采用液压缸作为使该卸载机在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起伏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参照专利文件I)。 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1-327216号公报(参照【0020】段、【0021】段、【0043】段以及【图3】、【图4】、【图10】) 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构造中,通过液压缸使卸载机起伏摆动,从而使得在具有容量较大的谷箱的联合收割机中,即使卸载机为大型卸载机,也能够使用液压缸容易地变更卸载机的姿势。 在现有的构造中,为了维修等而打开谷箱时,卸载机也和谷箱一样绕共用的上下轴心转动,并维持在没有相对姿势变更的状态。这是由于液压缸横跨连接于卸载机和谷箱,不能够使卸载机和谷箱绕所述上下轴心发生相对姿势变化。 但是,在该结构中,一端侧连接于卸载机的液压缸的另一端侧连接于谷箱,因此,其结构需要具有足够强度来使谷箱的侧壁能够应对作用于液压缸的负载,由此,谷箱自身的重量可能会增大。而且,液压缸本身也随着谷箱的打开而绕上下轴心变更位置,所以液压配管等也相对于该液压缸发生位置移动。因此,需要确保能够让液压配管等驱动相关部件随着液压缸绕上下轴心的位置变更而移动的空间,由此存在难以实现紧凑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易于避免谷箱重量增加的同时使得卸载机的摆动驱动装置中的配置构造紧凑化。 本技术中的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特征以及作用效果。 〔解决方案I〕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自行机体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用于排出所述谷箱内的谷粒的卸载机及支承谷箱的支承体, 所述卸载机构成为在从与所述谷箱的谷粒排出口相连的导入侧端部至排出侧端部的直线状纵运送路径的终端部形成有谷粒排出口,并且在所述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所述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 所述卸载机具有使所述卸载机起伏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跨设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卸载机。 〔解决方案I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I所涉及的技术,由于具有使卸载机起伏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所以即使是在具有较大型的卸载机的情况下,也容易对其进行起伏摆动操作。 而且,在摆动驱动装置中,与卸载机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在自走机体所具有的支承体上,而不是连接于谷箱本身,因此来自于摆动驱动装置的负载不会作用于谷箱本身。由此,能够避免发生因通过增加谷箱的侧壁的厚度来提高强度等而导致谷箱重量增大的情况。 另外,在摆动驱动装置的两端部中,与支承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不发生位置变化,因此设置在该端部附近的摆动驱动装置的驱动相关部件的位置变化也变少。因此,也无需确保用于容许这些驱动相关部件进行位置移动的空间,从而具有使卸载机的摆动驱动装置的设置构造紧凑化的优点。 〔解决方案2〕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卸载机设置于所述谷箱的后侧,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在所述谷箱的后侧连接于所述支承体。 〔解决方案2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2所涉及的技术,支承体和摆动驱动装置都位于谷箱的后侦牝因此具有易于对设置在谷箱后侧的卸载机进行组装拆解、维修作业的优点。 〔解决方案3〕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谷箱构成为在支承于设置在所述自行机体上的所述支承体的状态下摆动而在收纳于所述自行机体的作业姿势和从所述自行机体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 所述支承体构成为能够与所述谷箱一起相对于所述自行机体进行相对转动。 〔解决方案3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3所涉及的技术,支承体构成为能够与谷箱一起相对于自走机体进行相对转动,因此在相对于该支承体的所述谷箱的安装部以及相对于该支承体的摆动驱动装置的安装部上,无需具有容许在支承体和谷箱的连接部位以及支承体和摆动驱动装置的连接部位进行相对转动的结构,具有能够实现该连接部位的结构简易化的优点。 〔解决方案4〕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承体在所述谷箱的转动中心上。 〔解决方案4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3所涉及的技术,与分别构成支承体的转动中心和谷箱的转动中心的情况相比,将支承体本身用作谷箱的支承单元,因此具有能够使谷箱的支承结构简易化的优点。 〔解决方案5〕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承体在俯视时的面积中心与该支承体的转动中心一致,以相对于所述自行机体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支承体。 〔解决方案5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5所涉及的技术,能够以单纯的柱状体构成支承体,有利于实现结构的简易化。 〔解决方案6〕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谷箱构成为在支承于设置在所述自行机体上的支承体的状态下摆动而在收纳于所述自行机体的作业姿势和从所述自行机体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 在所述自行机体的车体框架上立设有纵框架,所述支承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该纵框架。 〔解决方案6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6所涉及的技术,通过纵框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支承体,因此支承体本身不需要具有用于相对于车体框架立起的结构,具有易于使支承体本身的结构简易化的优点。 〔解决方案7〕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纵框架连接并支承于脱粒装置。 〔解决方案7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7所涉及的技术,通过使纵框架连接支承于脱粒装置,具有能够将脱粒装置用于提高纵框架强度的优点。 〔解决方案8〕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卸载机在所述自行机体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错开。 〔解决方案8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8所涉及的技术,由于支承体和卸载机在自走机体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错开,因此具有即使以在左右方向上十分靠近的状态紧凑地设置处于收纳姿势的卸载机和支承体,也能够利用该支承体和卸载机之间的空间从而易于无障碍地设置摆动驱动装置的优点。 〔解决方案9〕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卸载机之间设置有所述摆动驱动装置。 〔解决方案9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9所涉及的技术,将支承体和卸载机之间的空间用作设置摆动驱动装置的空间,从而具有易于紧凑地构成整体的优点。 〔解决方案10〕 根据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自走机体(A)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E)、用于排出所述谷箱(E)内的谷粒的卸载机(F)及支承谷箱(E)的支承体(40), 所述卸载机(F)构成为在从与所述谷箱(E)的谷粒排出口(20B)相连的导入侧端部至排出侧端部的直线状纵运送路径(R)的终端部形成有谷粒吐出口(36),并且在所述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所述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 所述卸载机(F)具有使所述卸载机(F)起伏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60),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跨设于所述支承体(40)和所述卸载机(F)。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1 JP 2013-160567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自走机体(A)上具有储存谷粒的谷箱(E)、用于排出所述谷箱(E)内的谷粒的卸载机(F)及支承谷箱(E)的支承体(40), 所述卸载机(F)构成为在从与所述谷箱(E)的谷粒排出口(20B)相连的导入侧端部至排出侧端部的直线状纵运送路径(R)的终端部形成有谷粒吐出口(36),并且在所述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纳姿势和所述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的排出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 所述卸载机(F)具有使所述卸载机(F)起伏摆动的摆动驱动装置(60),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0)跨设于所述支承体(40)和所述卸载机(F)。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载机(F)设置于所述谷箱(E)的后侧,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0)在所述谷箱(E)的后侧连接于所述支承体(4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谷箱(E)构成为在支承于设置在所述自走机体(A)上的所述支承体(40)的状态下摆动而在收纳于所述自走机体(A)的作业姿势和从所述自走机体(A)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 所述支承体(40)构成为能够与所述谷箱(E) —起相对于所述自走机体(A)进行相对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40)在所述谷箱(E)的转动中心(Y)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40)在俯视时的面积中心与该支承体(40)的转动中心一致,以相对于所述自走机体(A)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支承体(40)。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谷箱(E)构成为在支承于设置在所述自走机体(A)上的支承体(40)的状态下摆动而在收纳于所述自走机体(A)的作业姿势和从所述自走机体(A)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之间自由切换姿势, 在所述自走机体(A)的车体框架(10)上立设有纵框架(50),所述支承体(40)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该纵框架(5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框架(50)连接并支承于脱粒装置(D)。8.如权利要求1?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40)和所述卸载机(F)在所述自走机体(A)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错开。9.如权利要求1?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体(40)和所述卸载机(F)之间设置有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体(40)和所述卸载机(F)之间设置有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11.如权利要求1?5、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横跨所述卸载机(F)的前侧部和所述支承体(40)的后侧部连接有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12.如权利要求1?5、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0)在所述卸载机(F)侧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与所述支承体(40)连接的位置。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0)在所述卸载机(F)侧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与所述支承体(40)连接的位置。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0)在所述卸载机(F)侧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与所述支承体(40)连接的位置。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0)在所述卸载机(F)侧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与所述支承体(40)连接的位置。16.如权利要求1?5、7、10、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载机(F)在所述导入侧端部具有与所述谷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良介深井宏河合雄一郎堀内真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