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251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存留来自脱粒装置的谷粒的谷粒箱,该谷粒箱能够上下摆动操作为下降存留姿势与上升排出姿势;具备引导滑槽,该引导滑槽引导从上述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流出的谷粒使其朝向行驶机体外侧流下。即使在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的横向宽度宽的情况下也可从开口小的容器取出谷粒。引导滑槽(9)具备:在谷粒箱(1)设置的基端侧引导滑槽(7)、以及在基端侧引导滑槽(7)的自由端侧设置的前端侧引导滑槽(8),前端侧引导滑槽(8)的导入口(8d)与基端侧引导滑槽(7)的出口(7d)相连通,前端侧引导滑槽(8)的具有排出口(8c)的部位的横向宽度(W1)设定为比具有导入口(8d)的部位的横向宽度(W2)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存留来自脱粒装置的谷粒的谷粒箱,该谷粒箱能够上下摆动操作为下降存留姿势与上升排出姿势;具备引导滑槽,该引导滑槽引导从上述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流出的谷粒使其朝向行驶机体外侧流下。即使在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的横向宽度宽的情况下也可从开口小的容器取出谷粒。引导滑槽(9)具备:在谷粒箱(1)设置的基端侧引导滑槽(7)、以及在基端侧引导滑槽(7)的自由端侧设置的前端侧引导滑槽(8),前端侧引导滑槽(8)的导入口(8d)与基端侧引导滑槽(7)的出口(7d)相连通,前端侧引导滑槽(8)的具有排出口(8c)的部位的横向宽度(W1)设定为比具有导入口(8d)的部位的横向宽度(W2)窄。【专利说明】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存留来自脱粒装置的谷粒的谷粒箱,该谷粒箱能够上下摆动操作为下降存留姿势与上升排出姿势;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引导滑槽,该引导滑槽引导从所述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流出的谷粒使其朝向行驶机体外侧流下。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上述联合收割机,例如有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一例。该联合收割机具备谷粒箱,该谷粒箱可摆动升降操作为:作为下降存留姿势的存留姿势、与作为上升排出姿势的排出姿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 183717号公报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引导滑槽,在引导来自谷粒箱的谷粒使其朝向引导滑槽的排出口流下而供给容器时,是以与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的横向宽度基本没有尺寸差距的流动宽度进行供给。 因此,当使用现有技术时,若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的横向宽度宽,则引导滑槽的排出口的横向宽度也容易变宽。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欲使用袋子等开口小的容器来回收谷粒,那么从引导滑槽中排出的谷粒容易掉落到容器外,因此只能使用搬运车的载货台等的接收口大的容器来进行收取谷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谷物箱的谷粒排出口的横向宽度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开口小的容器进行谷粒收取的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留来自脱粒装置的谷粒的谷粒箱,该谷粒箱能够上下摆动操作为下降存留姿势与上升排出姿势, 具备引导滑槽,该引导滑槽引导从所述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流出的谷粒使其朝向行驶机体外侧流下, 所述引导滑槽具备:在所述谷粒箱设置的基端侧引导滑槽、以及在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的自由端侧设置的前端侧引导滑槽, 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导入口与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具有排出口的部位的横向宽度设定为比具有所述导入口的部位的横向宽度窄。 根据该结构特征,从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流出的谷粒,通过基端侧引导滑槽的流下引导与前端侧引导滑槽的流下引导的2个阶段的流下引导而取出至容器处。进而,对于前端侧引导滑槽,由于其具有排出口的部位的横向宽度比其具有导入口的部位的横向宽度窄,因此排出口处的谷粒的流动宽度也会比基端侧弓I导滑槽的导入口处的流动宽度窄。因此,即使在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的横向宽度大且使用开口小的容器的情况下,也可以把来自引导滑槽的谷粒不散落至容器外而取出。 本技术优选为,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形成为从具有所述导入口的部位向具有所述排出口的部位逐渐变细的前端变细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特征,对于前端侧引导滑槽,也会由于随着谷粒从导入口向排出口流下,而谷粒的流动宽度逐渐变小,因此与急速地改变流动宽度的结构相比,可以使谷粒顺畅的流下。 本技术优选为,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具备从底板部向上方突设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引导来自所述谷粒排出口的谷粒使其聚集在所述出口。 根据该结构特征,对于基端侧引导滑槽,也是随着谷粒向出口流下,谷粒的流动宽度逐渐变小。换言之,对于基端侧引导滑槽与前端侧引导滑槽中任意一个而言,流动宽度都会变小。因此,与仅仅在前端侧引导滑槽处使流动宽度变化的结构相比,由于流动宽度逐渐变小,因此不会发生谷粒堵塞的情况,从而可以顺畅取出谷粒。 本技术优选为,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被支承为能够摆动切换至:封堵所述谷粒排出口的上升关闭状态、以及开放所述谷粒排出口引导谷粒流下的下降开放状态;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处于所述上升关闭状态时的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位置,比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处于所述下降开放状态时的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位置偏靠机体内侧。 不进行谷粒排出作业时(作业行驶或移动行驶),根据该结构特征,当将基端侧引导滑槽切换为上升关闭状态时,与基端侧引导滑槽处于下降开放的状态时相比,前端侧引导滑槽偏靠于机体内侧。由此,引导滑槽的整体退入至机体内侧从而不易与周围的障碍物发生接触等。此外,机体的尺寸变得紧凑从而容易收纳于仓房等。 本技术优选为,所述前端侧弓I导滑槽构成为可以相对于所述基端侧弓I导滑槽进行折叠。 根据该结构特征,因为对前端侧引导滑槽进行折叠使其位于机体内侧,所以与不折叠的结构相比,通过前端侧引导滑槽的折叠可以使机体变得紧凑。 本技术优选为,在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处于所述上升关闭状态时,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折叠为位于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的机体外侧的状态。 前端侧引导滑槽折叠起来时,在与基端侧引导滑槽相比前端侧引导滑槽位于偏靠机体内侧的情况下,若不是在前端侧引导滑槽相对于基端侧引导滑槽进行折叠之后,则基端侧引导滑槽不能对谷物箱进行上升摆动。然而,根据本结构,即使对于前端侧引导滑槽不进行折叠,也可以使基端侧引导滑槽相对于谷物箱进行上升摆动。因此,当在农场有些许的移动时,仅仅使基端侧引导滑槽相对于谷物箱进行上升,即可迅速移动。 本技术优选为,具备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保持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姿势,从而在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处于所述开放状态时,使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导入口与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的出口相连通。 根据该结构特征,由于通过保持机构使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导入口与基端侧引导滑槽的排出口保持在连通状态,因此来自基端侧引导滑槽的谷粒可以顺畅地流入前端侧引导滑槽。 本技术优选为,所述保持机构跨设在所述谷粒箱与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排出口所在的部位。 根据该结构特征,最前端侧的排出口由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谷物箱支承,因此在取出谷物时,前端侧引导滑槽更为稳定。 本技术优选为,具备支承杆,该支承杆跨设在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具备排出口的部位的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侧板部与侧板部之间,所述保持机构是横跨在所述谷粒箱与所述支承杆之间的链状体。 因为前端侧引导滑槽的侧板部与侧板部之间由支承杆连接,所以排出口的刚性变强。此外,通过仅仅使用可张弛的链状体连接稳固的支承杆与谷物箱的简单结构,即可在排出谷粒时稳固地支承前端侧引导滑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联合收割机的谷粒箱以及谷粒取出部的后视图; 图2是示出谷粒取出状态下的谷粒取出部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分解状态下的谷粒取出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I谷粒箱 5脱粒装置 6谷粒排出口 7基端侧引导滑槽 7a 底板部 7c 引导部 7d 出口 8前端侧引导滑槽 8b 侧板部 8c 排出口 8d 导入口 9引导滑槽 13 支承杆 14 保持机构(链状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存留来自脱粒装置的谷粒的谷粒箱,该谷粒箱能够上下摆动操作为下降存留姿势与上升排出姿势,具备引导滑槽,该引导滑槽引导从所述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口流出的谷粒使其朝向行驶机体外侧流下,所述引导滑槽具备:在所述谷粒箱设置的基端侧引导滑槽、以及在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的自由端侧设置的前端侧引导滑槽,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导入口与所述基端侧引导滑槽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前端侧引导滑槽的具有排出口的部位的横向宽度设定为比具有所述导入口的部位的横向宽度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馆野裕介吉田有作福冈义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