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1578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由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包括物料传送机构、物料夹紧机构、换模转盘、机械手;所述物料传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Ⅰ、带轮、传送带、对射型光电开关、容料腔和一对定位杆,所述物料夹紧机构包括一对夹紧杆,连接板Ⅰ和气缸Ⅰ,所述换模转盘包括数个独立的检测模具,连接板Ⅱ、数个气缸Ⅱ、接近开关、转盘、步进电机Ⅱ、安装板、气缸Ⅲ。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漏掉不同加工工序的轴承套圈进行自动分类,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可大大减少人力劳动,避免人工检测造成的分类错误,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大量应用于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现每年生产滚动轴承总量超过100亿套,我国轴承生产企业已超过2000家。关于轴承的检测是轴承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轴承套圈的生产中由于其车加工时加工工序繁多,经常会发生漏掉某一加工工序的情况,若未及时检测出来,继续进入后续生产,将会对产线上的生产设备造成影响甚至损伤,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轴承套圈的漏工序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抽检的办法,通过这种检测办法得出的结果不能保证百分百可靠,一是抽检不能代表全体产品的加工情况;二是人工检测会有误差,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在已公开的专利中,一种是利用整体模具对轴承套圈检测,不能将漏不同工序的工件进行自动分类,仍需人工判断,未消除人工检测的误差;一种是利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的办法,使用摄像机从轴承套圈外部采集图像,而对于有些内部加工较复杂的轴承套圈,会发生部分加工特征将另一些加工特征遮挡的情况,导致造成视觉盲区,使摄像机无法采集到完整图像。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检测轴承套圈漏工序和分类的装置,提高轴承的生产效率,减少企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能够提高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效率,对漏掉不同加工工序的轴承套圈进行自动分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由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包括物料传送机构、物料夹紧机构、换模转盘、机械手;所述物料传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Ⅰ、带轮、传送带、对射型光电开关、容料腔和一对定位杆,所述物料夹紧机构包括一对夹紧杆,连接板Ⅰ和气缸Ⅰ,所述换模转盘包括数个独立的检测模具,连接板Ⅱ、数个气缸Ⅱ、接近开关、转盘、步进电机Ⅱ、安装板、气缸Ⅲ;所述步进电机Ⅰ连接带轮,所述带轮连接传送带,所述对射型光电开关设置在传送带末端下料处的位置;传送带末端下料处连接容料腔,所述容料腔内底部设有一对定位杆;一对夹紧杆通过连接板Ⅰ与气缸Ⅰ连接,两根夹紧杆的距离小于两根定位杆的距离,两根夹紧杆位于两根定位杆之间;所述气缸Ⅲ通过安装板连接步进电机Ⅱ,所述步进电机Ⅱ的输出轴连接转盘,所述数个气缸Ⅱ均布安装在转盘圆周方向上,每个气缸Ⅱ通过连接板Ⅱ连接一个独立的检测模具,所述接近开关设置于气缸Ⅱ的安装槽内。所述容料腔由三面挡板组成,两侧面挡板间距大于被检测的轴承套圈最大外径,背面挡板斜向上延伸,连接物料传送机构下料处。两根所述定位杆间距小于被检测的轴承套圈最大外径。两根所述夹紧杆竖直向上,相互平行,其所构成平面与容料腔背面挡板平行。所述检测模具分别对应轴承套圈不同的车加工特征,其数量等于车加工总特征数。所述机械手设于容料腔上方。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自动检测装置对轴承套圈进行漏工序检测,可对漏掉不同加工工序的轴承套圈进行自动分类,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可大大减少人力劳动,避免人工检测造成的分类错误,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容料腔。图3是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物料夹紧机构。图4是轴承套圈在容料腔内被夹紧时的示意图。图5是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换模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三种不同检测模具在轴承套圈内检测时的示意图。图7是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6所示,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由PLC和计算机控制,包括物料传送机构、物料夹紧机构7、换模转盘8、机械手12;所述物料传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Ⅰ1、带轮2、传送带3、对射型光电开关5、容料腔6和一对定位杆13,所述物料夹紧机构7包括一对夹紧杆14,连接板Ⅰ15和气缸Ⅰ16,所述换模转盘8包括检测模具Ⅰ18、检测模具Ⅱ21、检测模具Ⅲ22,连接板Ⅱ19、三个气缸Ⅱ20、接近开关17、转盘23、步进电机Ⅱ9、安装板10、气缸Ⅲ11;所述步进电机Ⅰ1连接带轮2,所述带轮2连接传送带3,所述对射型光电开关5设置在传送带3末端下料处的位置;传送带3末端下料处连接容料腔6,所述容料腔6内底部设有一对定位杆13;一对夹紧杆14通过连接板Ⅰ15与气缸Ⅰ16连接,两根夹紧杆14的距离小于两根定位杆13的距离,两根夹紧杆14位于两根定位杆13之间;所述气缸Ⅲ11通过安装板10连接步进电机Ⅱ9,所述步进电机Ⅱ9的输出轴连接转盘23,三个所述气缸Ⅱ20均布安装在转盘23圆周方向上,每个气缸Ⅱ20通过连接板Ⅱ19连接一个独立的检测模具,所述接近开关17设置于气缸Ⅱ20的安装槽内。所述容料腔6由三面挡板组成,两侧面挡板间距大于被检测的轴承套圈4最大外径,背面挡板斜向上延伸,连接物料传送机构下料处。两根所述定位杆13间距小于被检测的轴承套圈4最大外径。两根所述夹紧杆14竖直向上,相互平行,其所构成平面与容料腔6背面挡板平行。所述检测模具分别对应轴承套圈4不同的车加工特征,其数量等于车加工总特征数。所述机械手12设于容料腔6上方。本检测装置的检测原理是:依照轴承套圈车加工所产生的不同形状特征做出独立的检测模具,依次用不同检测模具对轴承套圈的加工特征一一进行检测,因此能达到对检测出的漏工序轴承套圈自动分类的目的。当被检测轴承套圈未漏工序时,模具在套圈内能向下移动直至与加工面紧密贴合,此时连接模具的气缸Ⅱ20运动到位,接近开关17接通,发出检测信号。反之,模具移动被限制,气缸Ⅱ20运动不到位,接近开关17无法接通,在超过时间阈值后,可以判定此轴承套圈发生了漏工序。如图7所示,本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是:系统启动后,步进电机Ⅰ1启动,带动传送带3转动,当一轴承套圈4离开传送带3落入容料腔6时,下料处的对射型光电开关5产生下降沿信号,步进电机Ⅰ1停止。以容料腔6的背面挡板为基准面,物料夹紧机构7的气缸Ⅰ16伸出,将轴承套圈4夹紧。气缸Ⅲ11伸出,使检测模具Ⅰ18伸入被测轴承套圈4内部。气缸Ⅱ20伸出,在一定时间阈值内,若接近开关17接通,则表示轴承套圈此道工序未漏加工,气缸Ⅱ20和气缸Ⅲ11依次退回,步进电机Ⅱ9转动120°,使另一检测模具Ⅱ21置于检测工作位,然后重复检测过程,当三个检测模具均检测通过后,表示此轴承套圈为合格品,由计算机控制机械手12将轴承套圈4从容料腔6内取走,放入合格物料桶;若超过时间阈值,接近开关17未接通,则表示轴承套圈4的此道加工工序未完成,发生了漏工序,气缸Ⅱ20和气缸Ⅲ11依次退回,直接由机械手12将轴承套圈4取走,送入对应的漏工序回收桶,由此对漏工序的轴承套圈4进行分类。系统返回重复工作,执行对轴承套圈4漏工序的自动检测与分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由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传送机构、物料夹紧机构(7)、换模转盘(8)、机械手(12);所述物料传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Ⅰ(1)、带轮(2)、传送带(3)、对射型光电开关(5)、容料腔(6)和一对定位杆(13),所述物料夹紧机构(7)包括一对夹紧杆(14),连接板Ⅰ(15)和气缸Ⅰ(16),所述换模转盘(8)包括数个独立的检测模具,连接板Ⅱ(19)、数个气缸Ⅱ(20)、接近开关(17)、转盘(23)、步进电机Ⅱ(9)、安装板(10)、气缸Ⅲ(11);所述步进电机Ⅰ(1)连接带轮(2),所述带轮(2)连接传送带(3),所述对射型光电开关(5)设置在传送带(3)末端下料处的位置;传送带(3)末端下料处连接容料腔(6),所述容料腔(6)内底部设有一对定位杆(13);一对夹紧杆(14)通过连接板Ⅰ(15)与气缸Ⅰ(16)连接,两根夹紧杆(14)的距离小于两根定位杆(13)的距离,两根夹紧杆(14)位于两根定位杆(13)之间;所述气缸Ⅲ(11)通过安装板(10)连接步进电机Ⅱ(9),所述步进电机Ⅱ(9)的输出轴连接转盘(23),所述数个气缸Ⅱ(20)均布安装在转盘(23)圆周方向上,每个气缸Ⅱ(20)通过连接板Ⅱ(19)连接一个独立的检测模具,所述接近开关(17)设置于气缸Ⅱ(20)的安装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由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传送机构、物料夹紧机构(7)、换模转盘(8)、机械手(12);所述物料传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Ⅰ(1)、带轮(2)、传送带(3)、对射型光电开关(5)、容料腔(6)和一对定位杆(13),所述物料夹紧机构(7)包括一对夹紧杆(14),连接板Ⅰ(15)和气缸Ⅰ(16),所述换模转盘(8)包括数个独立的检测模具,连接板Ⅱ(19)、数个气缸Ⅱ(20)、接近开关(17)、转盘(23)、步进电机Ⅱ(9)、安装板(10)、气缸Ⅲ(11);所述步进电机Ⅰ(1)连接带轮(2),所述带轮(2)连接传送带(3),所述对射型光电开关(5)设置在传送带(3)末端下料处的位置;传送带(3)末端下料处连接容料腔(6),所述容料腔(6)内底部设有一对定位杆(13);一对夹紧杆(14)通过连接板Ⅰ(15)与气缸Ⅰ(16)连接,两根夹紧杆(14)的距离小于两根定位杆(13)的距离,两根夹紧杆(14)位于两根定位杆(13)之间;所述气缸Ⅲ(11)通过安装板(10)连接步进电机Ⅱ(9),所述步进电机Ⅱ(9)的输出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利新陈荣莲赵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