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410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1),该行人安全结构具有为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提供叠加结构的弯鼻形外壳板(2)和发动机罩。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承载多个支架(4)。支架(4)被设计成可承受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载荷,可承受的垂直(Z)载荷介于1.0-1.5kN范围内,纵向(X)载荷介于0.4-0.6kN范围内。支架(4)进一步被设计用于,当承受通过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0.6kN以上的纵向(X)载荷时吸收能量而变形,从而使得当行人与机动车碰撞时,多个支架(4)可提供吸收上腿部(5)碰撞区的能量,以保护行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该行人安全结构 具有一艮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的布置在档4册口加强前4黄梁(grille opening reinforcing front cross member,或车前强化横梁)前 面的弯鼻开》(soft-nose,或專欠鼻形)夕卜壳才反(outer skin panel )。
技术介绍
随着道路上的机动车数目不断增加,行人安全成为一个重要问 题。大部分行人碰撞事件都与前行的机动车(诸如,汽车)有关。 在这种石並冲童过禾呈中,站立或4亍走的4亍人洋皮才几动车的前部石並^童并力口速 至才几动车速度,然后随着机动车刹车至4f止而继续前进。在这种石並 撞中,4几动车的前部或发动4几罩前缘通常撞到4亍人的上腿部(例如, 大腿或骨盆),可能造成肢体伤害。在如上所述的4于人机动车石並撞情况下,期望4于人与才几动车的4妄 触尽可能是轻微的(forgiving),以使对行人可能会造成的伤害 最小化。然而,同时,机动车的前部在其日常4吏用中必须承受多种 需求,诸如推动才几动车以及4于人就座于其上。乂人制造方面的<更利考虑,已知的解决方案是只于才几动车的前部采 用被动式(passive)形状,即所谓的弯鼻形结构,该弯鼻形 结构常由热塑性材料构成,该热塑性材并牛也将部分地用于减轻与行 人的;並撞。弯鼻形通常表示在朝后位置处与车辆发动才几罩接触的前保险杠盖。然而,通常仍然存在因无法充分吸收碰撞所产生的 能量而无法降低伤害范围的主要问题。JP 10218022号专利文〗牛中示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早先的 尝试,该文件涉及在^f于人与汽车车身的前部相^童的情况下,用于降 低对行人的腿部或相似部位的伤害的一种布置。该布置涉及汽车车 身的前部结构。布置在发动机罩板与前板之间的汽车车身外板设置 有内板,该内板是填在(line)外板中的能量吸收额控制件。外板 在汽车车身的前端部处由多个支柱支撑,这些支4主:帔布置用于翘曲 变形功能,从而通过汽车车身板的塑性变形和支柱翘曲变形的协同 作用,可以有效吸收/5並撞能量。尽管在被行人碰撞时这种解决方案可能会^是供緩沖作用,但是 这一能力通常难以与发动才几罩在其日常4吏用中的需求(如上述举例 -说明的)相切、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 结构,该4亍人安全结构可以消除或者至少减少上述问题。 一个具体 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当行人与 装备有这种行人安全结构的机动车发生;並撞时,该行人安全结构可 以至少减小行人上腿部所受的伤害。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目的依照权利要求1来实现,该权 利要求详细说明了 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该行人安 全结构具有为格栅口加强前横梁提供了叠加结构的弯鼻形外壳板 和发动机罩,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4各栅口加强前横梁承载朝向所 述才几动车的前部伸出的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皮:没计成7K载通过 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介于1.0-1.5kN范围内的垂直载荷并支撑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介于0.4-0.6kN范围内的i从向载 荷,并且所述多个支架进一步^^殳计用于,当7K受通过所述叠加结 构分布在其上的0.6kN以上的纵向载荷时吸收能量而变形,从而使 得当行人与所述机动车碰撞时,所述多个支架^是供吸收上腿部碰撞 区的能量,以保护行人。其他实施例列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的前l是下,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可^皮结合在^f壬意组合中。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附图仅借助于实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以俯视图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设置有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行人 安全结构的才几动车车身的前部结构。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承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人安全结构的支架的 才各才册口加强前横梁。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与^f亍人的上腿部碰^童期间图1的才几动车 车身的前部结构。图4示意性i也示出了在与^亍人的上腿部石並^童期间图2的支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变 得显而易见。然而,应该理解的是,设计这些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应当参照所附斥又 利要求来限定。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并不必然按比例绘 制,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附图仅旨在概念性地示出这里 所描述的结构和步骤。相同参考标号用于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应的特征。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1,该行人安全结构具有布置在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前面的弯鼻形外壳板2。如这里 所使用的,术语弯鼻形表示在朝后位置处与发动机罩接触的前 保险杠盖,该弯鼻形通常由提供可变形结构的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 构成,该可变形结构不^f旦在制造方面是1^更利的,并且还有助于减轻 与4亍人的》並4童。如图1所示,行人安全结构1包括弯鼻形外壳板2和发动机罩 (未示出),这为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提供叠加结构。格栅口加强 前横梁3承载多个支架4,这些支架朝向机动车的前部伸出。支架 4可焊接或钉在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上,或者以4壬何其他适当方式 连接于该格栅口加强前横梁。此外,在连接支架4期间,可以容易 i也沿垂直Z方向或4黄向Y方向调节定4立。支架4可由冲压和焊4妻钢、 模压铝或镁、或者能够吸收变形能量的其他适当合金或材料制成。所连接的多个支架4被设计成可承受通过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 的范围在1.0-1.5kN范围内的垂直的Z方向载4肓并4义受通过叠加结 构分布在其上的范围在0.4-0.6kN范围内的纵向X方向载荷,以便 适应坐在叠加结构处(诸如,弯鼻形外壳板2或未示出的机动车发 动机罩)的人员以及通过在周围结构处(诸如,弯鼻形外壳板2或 未示出的机动车发动机罩)推动的一个或多个人员朝后推动的机动 车。支架4被进一步设计用于,当承受通过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 0.6kN以上的纵向X方向载荷(i者如,由与4亍人上腿部5石並撞而产 生的力)时,吸收能量而变形。这种石並撞通常发生在向下与纵向X方向成0至35。角处。在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碰撞的场景中,多 个支架4将提供吸收上腿部5碰撞区的能量,以保护受到碰撞的行 人。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可^^换地,可以在弯鼻形外壳才反2与多 个支架4之间布置加强能量梁6,从而使得当行人与机动车发生碰 撞导致弯鼻形外壳板2变形时,该加强能量梁与至少一个支架4接 触。因此,在才几动车与行人发生石並撞的情况下,能量梁6与上腿部 5初步接合。该上腿部5的初步接合使得来自行人上腿部5的碰撞 能量能够被有效吸收,且因此缩短所需的侵入距离。能量梁6可连接于以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弯鼻形外壳板2; 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 (通过弱连接); 一个或多个支架4。为了易于 在才几动车组装期间进4亍安装,能量梁6可以局部装配(sub assemble ) 在弯鼻形外壳板2中。此外,能量梁6可由钢、铝、适当金属合金 或塑料或其化合物制成。如图2所示,每一个支架4均具有乂人格4册口加强前冲黄梁3伸出 且乂人皇从向X方向以某角度倾杀+的部分4a。 4o图4所示,部分4a4皮 布置为在行人与机动车碰撞的情况下,因能量吸收而围绕位于其与 才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1),所述行人安全结构具有为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提供叠加结构的弯鼻形外壳板(2)和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承载朝向所述机动车的前部伸出的多个支架(4),所述多个支架(4)被设计成可承受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介于1.0-1.5kN范围内的垂直(Z)载荷并可承受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介于0.4-0.6kN范围内的纵向(X)载荷,并且所述多个支架(4)进一步被设计用于,当承受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0.6kN以上的纵向(X)载荷时吸收能量而变形,从而使得当行人与所述机动车碰撞时,所述多个支架(4)提供吸收上腿部(5)碰撞区的能量,以保护行人。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7-9-10 07116032.91. 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行人安全结构(1),所述行人安全结构具有为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提供叠加结构的弯鼻形外壳板(2)和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口加强前横梁(3)承载朝向所述机动车的前部伸出的多个支架(4),所述多个支架(4)被设计成可承受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介于1.0-1.5kN范围内的垂直(Z)载荷并可承受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介于0.4-0.6kN范围内的纵向(X)载荷,并且所述多个支架(4)进一步被设计用于,当承受通过所述叠加结构分布在其上的0.6kN以上的纵向(X)载荷时吸收能量而变形,从而使得当行人与所述机动车碰撞时,所述多个支架(4)提供吸收上腿部(5)碰撞区的能量,以保护行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安全结构(1 ),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弯鼻形外壳板(2)与所述多个支架(4)之间布置有加强能 量梁(6 ),从而使得当行人与所述机动车碰撞导致所述弯鼻形 外壳板(2)变形时,所述加强能量梁与所述多个支架(4)中 的至少一个4妄触。3. 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人安全结构(1 ), 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蒂亚斯瓦尔曼贡纳尔哈尔诺伊斯彼得布卢姆安德斯弗雷德里克松马茨埃尔林福什彼得林德马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