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18061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八面体结构的铂纳米粒子的电化学技术方法,采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以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用安培I-t曲线方法,以沉积电位-0.2V和沉积时间500s的条件,进行电化学沉积氯铂酸混合溶液,合成了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制备的纳米颗粒稳定,对甲醇催化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操作简单,重现性高的电化学技术方法合成八面体结构的铂纳米粒子,用于催化甲醇氧化反应。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污染小、适用范围广、负荷响应快等特点,在用作汽车动力电源、通讯基站电源、备用电源和手提电脑电源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燃料电池中,铂催化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催化剂材料。但是其高昂的成本和资源的稀缺性被普遍视为燃料电池商业化的最大障碍。因此,亟需研究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性能与电催化材料组成和分散度密切相关,在过去10年中,人们在纳米催化剂材料组成和粒径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催化性能还与粒子的形貌(即表面晶面或表面原子排列)密切相关。最近几年来,设计开发新型特殊形貌的电催化剂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成为了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重点。八面体结构的铂纳米粒子对甲醇的催化具有很高的活性。金属铂纳米材料的制备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物理制备方法和化学制备方法。物理制备方法是采用光、电等技术使材料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蒸发,然后使原子或分子形成纳米尺度的超微颗粒。化学制备方法是通过金属原子的成核、生长来制备金属纳米粒子。例如,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热分解法、光化学分解法、声化学分解法、有机金属化合物的配体还原和置换法等。通常物理制备方法得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比较宽,而化学制备方法则可以通过改变还原剂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例、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反应温度、溶液的pH值等条件来比较有效地控制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状。因此化学制备方法是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主要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有采用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的电化学技术方法合成八面体结构的铂纳米粒子。所以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纳米颗粒稳定的铂纳米粒子制备方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的电化学技术制备纳米颗粒稳定,对甲醇催化活性高的八面体结构的铂纳米粒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电化学合成方法及其甲醇催化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氯铂酸混合溶液:取18.0~20.0mmol/L氯铂酸(H2PtCl6),向其中加入氯化钾(KCl)固体,使氯铂酸混合溶液浓度达到19.0~25.0mmol/L,再加入Brij58表面活性剂至其质量分数为0.7%~1.2%,搅拌均匀,静置,放入冰箱中4℃保存;(2)将玻碳电极先后分别用0.3微米和0.05微米的氧化铝粉末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对玻碳电极进行清洗;(3)采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和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化学沉积合成铂纳米粒子:以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安培i-t曲线方法,以沉积电位-0.2V和沉积时间500s的条件,进行电化学沉积上述氯铂酸混合溶液,合成铂纳米粒子,而后滴加10微升的1%的Nafion溶液,室温下晾干备用。八面体结构的铂纳米粒子对甲醇和甲酸的催化都有较高的活性。采用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电化学技术制备纳米颗粒稳定,对甲醇催化活性高的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反应条件下纳米粒子的形貌,并考察了不同形貌的铂纳米粒子对甲醇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I-t曲线电化学方法,在沉积电位-0.2V,沉积时间500s条件下,得到八面体结构的铂纳米粒子,并与其他条件下制备的铂纳米粒子相比,对甲醇的催化活性最高。附图说明图1不同沉积时间合成的铂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在0.5M H2SO4,1.0M甲醇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图。图2不同沉积时间合成的铂纳米粒子的SEM图,A-100s,B-200s,C-300s,D-400s,E-500s,F-600s(沉积时间)。图3不同沉积电位合成的铂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在0.5M H2SO4,1.0M甲醇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图。图4八面体结构修饰玻碳电极和商用铂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在0.5M H2SO4,1.0M甲醇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图。图5八面体结构修饰玻碳电极和商用铂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在0.5M H2SO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验是在电化学CHI 660D型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上进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谱采用Hitachi S–4800(东京,日本)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K2200H超声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量取18.0~20.0mmol/L氯铂酸(H2PtCl6)3.0~5.0mL,往氯铂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钾(KCl)固体,使其浓度达到19.0~25.0mmol/L。往此混合溶液中加入Brij58表面活性剂至其质量分数是0.7%~1.2%,搅拌使其均匀,然后静置一定时间,然后放置在4℃冰箱中保存,备用。将直径为3毫米的玻碳电极先后分别用0.3微米和0.05微米的氧化铝粉末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对玻碳电极进行清洗。采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和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化学沉积合成铂纳米粒子。以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安培i-t曲线方法,以沉积电位-0.2V和沉积时间500s的条件,进行电化学沉积上述氯铂酸混合溶液,合成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而后滴加10微升的1%的Nafion溶液,室温下晾干备用。不同的沉积时间条件下合成的铂纳米粒子对甲醇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图1是在0.5M的H2SO4,1.0M甲醇中,在沉积电位-0.2V和不同沉积时间合成的铂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对甲醇的催化循环伏安曲线图。由图1可以明显看出,在-0.2V沉积电位下,沉积时间500s合成的铂纳米粒子对甲醇的催化性能最高。同时,为了观察不同沉积时间合成的铂纳米粒子的形貌对甲醇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铂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进行形貌表征。图2 A-F是不同沉积时间条件下合成的铂纳米粒子SEM形貌表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沉积时间是100s时,纳米粒子的形状大部分是圆球型且粒子尺寸较小,存在小部分的纳米粒子是八面体结构,但形成的八面体体积较大(直径约为1μm)。沉积时间从100s~400s,形成的纳米结构大部分都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6/201410719673.html" title="一种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电化学沉积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氯铂酸混合溶液:取18.0~20.0mmol/L氯铂酸,向其中加入氯化钾固体,使氯铂酸混合溶液浓度达到19.0~25.0mmol/L,再加入Brij58表面活性剂至其质量分数为0.7%~1.2%,搅拌均匀,静置,放入冰箱中4℃保存;(2)将玻碳电极先后分别用0.3微米和0.05微米的氧化铝粉末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对玻碳电极进行清洗;(3)采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和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化学沉积合成铂纳米粒子:以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安培i‑t曲线方法,以沉积电位‑0.2V和沉积时间500s的条件,电化学沉积步骤(1)所得氯铂酸混合溶液,合成铂纳米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面体结构铂纳米粒子电化学沉积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
(1)配制氯铂酸混合溶液:取18.0~20.0mmol/L氯铂酸,向其中加
入氯化钾固体,使氯铂酸混合溶液浓度达到19.0~25.0mmol/L,再加入
Brij58表面活性剂至其质量分数为0.7%~1.2%,搅拌均匀,静置,放入冰箱
中4℃保存;
(2)将玻碳电极先后分别用0.3微米和0.05微米的氧化铝粉末进行打
磨抛光,然后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对玻碳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峰梁银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