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乡医学院专利>正文

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及其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49993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及其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药物载体及载药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丙烯酰化mPEG‑b‑PCL的合成、丙烯酰化羟丙基‑β‑CD的合成、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mPEG‑b‑PCL‑co‑AC‑HP‑β‑CD的合成和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载药纳米粒子的合成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步骤简单,用于水难溶/不溶性药物载药具理想释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药物载体及载药纳米粒子的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及其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环糊精(Cyclodextrins,CD)首次由Villiers在1891年作为淀粉降解产品分离出来,1904年由Schardinger表征为环状低聚糖,因此也称为Schardinger糊精,1938年Freudenberg等证明环糊精的葡萄糖单元以1,4糖苷键链接,并在之后根据葡萄糖单元组成将其分类为α-CD、β-CD和γ-CD,1953年获得CD在药物组方的应用专利,提出CD可以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由于CD的杯状结构内部相对非极性,能提供一个疏水性环境,因此可以作为“主体”将“客体”分子包合在内部,从而大大提高疏水性药物的溶解性。环糊精对人体酶解不敏感,可以原形从肾排除,但细菌和真菌可促使其降解,可在胃肠道系统被代谢。而小鼠通过注射α-CD、β-CD及γ-CD的LD50分别为1.0g/kg、0.79g/kg及4.0g/kg。在同样条件下,α-CD、β-CD及γ-CD水中溶解度分别为13%、2%和26%。而当浓度足够大时,β-CD因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丙烯酰化mPEG‑b‑PCL(AC‑mPEG‑b‑PCL)的合成,将mPEG‑b‑PCL溶于二氯甲烷中,在冰浴条件下加入三乙胺形成溶液A,将丙烯酰氯溶于二氯甲烷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反应1h后升至室温继续反应2h,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液滴入冰乙醚,沉淀,过滤,冷冻干燥得到丙烯酰化mPEG‑b‑PCL;(2)丙烯酰化羟丙基‑β‑CD(AC‑HP‑β‑CD)的合成,将HP‑β‑CD溶于二氯甲烷并在冰浴条件下加入三乙胺,反应20min得到溶液A,将丙烯酰氯溶于DMF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

【技术特征摘要】
1.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丙烯酰化mPEG-b-PCL(AC-mPEG-b-PCL)的合成,将mPEG-b-PCL溶于二氯甲烷中,在冰浴条件下加入三乙胺形成溶液A,将丙烯酰氯溶于二氯甲烷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反应1h后升至室温继续反应2h,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液滴入冰乙醚,沉淀,过滤,冷冻干燥得到丙烯酰化mPEG-b-PCL;(2)丙烯酰化羟丙基-β-CD(AC-HP-β-CD)的合成,将HP-β-CD溶于二氯甲烷并在冰浴条件下加入三乙胺,反应20min得到溶液A,将丙烯酰氯溶于DMF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1h后升至室温继续反应2h,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滴入冰乙醚,沉淀,过滤,冷冻干燥得到丙烯酰化羟丙基-β-CD;(3)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mPEG-b-PCL-co-AC-HP-β-CD的合成,将步骤(1)得到的丙烯酰化mPEG-b-PCL和步骤(2)得到的丙烯酰化羟丙基-β-CD溶于二甲基亚砜作为油相,将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溶于水中作为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于37℃反应12h,透析24h,冷冻干燥得到mPEG-b-PCL-co-AC-HP-β-C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原料的用量分别为mPEG-b-PCL3.0g,三乙胺0.71mL,丙烯酰氯0.41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亲性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各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玺庆史永利杨宇平关圆圆乔彩丽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