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061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0:08
一种开关装置,在框体(1)内收容有开关设备及其操作轴(10),通过将操作手柄(11)从外部插入到插入口(12)中来使操作轴(10)转动,从而将开关设备接通、断开,包括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具有:活动遮板(13),该活动遮板(13)使插入口(12)开闭;第一凸轮(17),该第一凸轮(17)固接在与操作轴(10)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的凸轮轴(16)上;第二凸轮(18),该第二凸轮(18)与活动遮板(13)的开闭动作连动地进行转动;第一锁(14),在开关设备处于“断开”、活动遮板(13)处于“关闭”时,能使所述第一锁(14)的锁闩与设于两个凸轮(17、18)的凹部卡合,来将所述第一锁(14)上锁;以及第二锁(15),在开关设备处于“接通”、活动遮板处于“关闭”时,能使所述第二锁(15)的锁闩与设于两个凸轮(17、18)的凹部卡合,来将所述第二锁(15)上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在该开关装置的框体内收容有隔离开关或接地开关等开关设备,并且包括在开关设备处于“接通”或“切断”的状态下对开关设备进行上锁的钥匙型互锁机构。
技术介绍
在对开关装置的高压电路进行保养检修的情况下,需要预先将与开关装置连接的上位系统及下位系统的开关设置为“切断”状态,且将保养检修对象的电路接地。由于在没有处于接地状态时电路中有可能会留有残留的电荷,因此,有可能发生与充电部接触及短路事故。因而,需要采用如下结构:通过设置成在接地开关处于“接地”状态下进行上锁后将钥匙拔出的结构,从而能机械地锁定在接地状态下,并且通过使用上述拔出后的钥匙,来将伴随着上述接地开关的接地而使电路接地的开关装置的门打开,从而防止在对开关装置的电路进行保养检修时发生与充电部的接触及短路事故。此外,若在电路接地时对接地的电路的开关进行操作,来对电路施加电压,则有可能发生接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如下结构:通过设置成在接地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下进行上锁后将钥匙拔出的结构,从而能机械地锁定在断开状态下,并且通过使用上述拔出后的钥匙对关联的开关进行操作,并对电路施加电压,从而防止发生接地故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现有的开关的钥匙型互锁装置,例如,在与配电盘的同一电路连接的断路器(日文:遮断器)和隔离开关(日文:断路器)上分别设置互锁用闩锁(上锁机构),其中的隔离开关用的互锁用闩锁构成为,在固接于隔离开关操作轴的凸轮板的外周设置与隔离开关的关闭及打开位置相对应的凹部,闩锁的杆配置成能与凸轮板的凹部卡合。通过使用操作手柄旋转隔离开关操作轴,并在打开或关闭位置处上锁,从而使杆与凹部卡合,并将该状态锁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公开有一种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包括:操作轴,该操作轴在端部具有能与操作手柄自由装拆的棱柱部,并能对隔离开关的开闭进行操作;筒状的操作片,该操作片设置在操作轴的棱柱部,在覆盖棱柱部的位置和使棱柱部露出的位置间滑动,并与操作轴一起转动;两个杆销(日文:ロッドピン),这两个杆销能与设于操作片的周向的两个部位处的销孔卡合;以及两个锁头(日文:錠前),这两个锁头通过上锁来对杆销进行按压,当在与隔离开关的断开状态和接通状态相对应的操作片的转动位置处,对各锁进行操作来使杆销与操作片的销孔卡合时,操作片被固定在覆盖棱柱部的位置处,而使操作手柄无法插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61-84609号公报(第4~6页、图7~图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2-193506号公报(第5页、图3~图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隔离开关的互锁机构中,由于使锁闩和与隔离开关的操作连动地运动的凸轮板的凹部卡合来对隔离开关的操作进行锁定,因此,存在若在上锁的状态下错误地对操作手柄施加过大的力,则会使凸轮板和锁闩部破损这样的可能性。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钥匙型互锁机构中,使作为钥匙型互锁机构的锁闩的杆销与设于隔离开关的操作轴的操作片的销孔卡合,来将隔离开关的操作锁定,同时将隔离开关操作手柄的插入锁定,但存在杆销及操作片等的部件数增加、或是需要确保较大的部件设置空间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互锁机构的开关装置,其中,上述互锁机构不存在因互锁操作时错误地施加过大的力而损坏互锁功能的可能性,并且能减少部件数。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在框体的内部收容有开关设备及其操作轴,通过将操作手柄从框体的外部插入来使操作轴转动,从而将开关设备接通、断开,该开关装置包括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具有:活动遮板,该活动遮板使形成于框体的操作手柄的插入口开闭;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与操作轴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与活动遮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地进行转动;以及锁,在开关设备处于“接通”或“断开”、活动遮板处于“关闭”时,能使锁闩与设于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凹部卡合,来进行上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在框体的内部收容有能通过一个开关进行电路的“连接”、“断路”、“接地”的三点式隔离开关及其操作轴,通过将操作手柄从框体的外部插入来使操作轴转动,从而对三点式隔离开关进行操作,该开关装置包括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具有:活动遮板,该活动遮板使形成于框体的操作手柄的插入口开闭;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与操作轴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与活动遮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地进行转动;以及三个锁,在三点式隔离开关处于“连接”、“断路”、“接地”中的任一种状态、活动遮板处于“关闭”时,能使锁闩与设于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凹部卡合,来进行上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由于包括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具有:活动遮板,该活动遮板使操作手柄的插入口开闭;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与操作轴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与活动遮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地进行转动;以及锁,在开关设备处于“接通”或“断开”、活动遮板处于“关闭”时,能使锁闩与设于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凹部卡合,来进行上锁,因此,与专利文献2这样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减少构成钥匙型互锁机构的部件数,并能实现低成本化。此外,伴随着部件数的减少,能缩小构成钥匙型互锁机构的空间,并能实现设备的空间节省化。此外,由于能在将开关设备的操作轴的转动锁定的同时将操作手柄的插入也锁定,因此,能避免在操作轴处于锁定时错误地对操作手柄进行操作,而损害互锁的功能。此外,由于包括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具有:活动遮板,该活动遮板使操作手柄的插入口开闭;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与操作轴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与活动遮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地进行转动;以及三个锁,在三点式隔离开关处于“连接”、“断路”、“接地”中的任一种状态、活动遮板处于“关闭”时,能使锁闩与设于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凹部卡合,来进行上锁,因此,在具有三点式隔离开关的开关装置中,能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开关装置的主视图和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互锁机构部的主视图和仰视图。图3是从正面的右上方对图2的互锁机构部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图2的互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在框体的内部收容有开关设备及其操作轴,通过将操作手柄从所述框体的外部插入来使所述操作轴转动,从而将所述开关设备接通、断开,其特征在于,包括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具有:活动遮板,该活动遮板使形成于所述框体的所述操作手柄的插入口开闭;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与所述操作轴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与所述活动遮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地进行转动;以及锁,在所述开关设备处于“接通”或“断开”、所述活动遮板处于“关闭”时,所述锁能使锁闩与设于所述第一凸轮及所述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凹部卡合,来进行上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13 JP 2012-1570961.一种开关装置,在框体的内部收容有开关设备及其操作轴,通过将
操作手柄从所述框体的外部插入来使所述操作轴转动,从而将所述开关设
备接通、断开,其特征在于,包括钥匙型互锁机构,该钥匙型互锁机构具
有:
活动遮板,该活动遮板使形成于所述框体的所述操作手柄的插入口开
闭;
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与所述操作轴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
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与所述活动遮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地进行转动;
以及
锁,在所述开关设备处于“接通”或“断开”、所述活动遮板处于“关
闭”时,所述锁能使锁闩与设于所述第一凸轮及所述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凹
部卡合,来进行上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锁,在所述开关设备处于“断开”、所述活动遮板处于“关闭”
时,能使所述第一锁的锁闩与设于所述第一凸轮及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凹
部卡合,来将所述第一锁上锁;以及
第二锁,在所述开关设备处于“接通”、所述活动遮板处于“关闭”
时,能使所述第二锁的锁闩与设于所述第一凸轮及所述第二凸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鹤进黑田崇士佐藤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