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健康专利>正文

机动车减震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79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减震保险杠,包括前钢板(1)、后钢板(2)、弹簧(4)和连接于前、后钢板两端的螺杆(3),螺杆(3)的端部固定有螺帽(8),其特征在于:后钢板(2)上开有多个孔,增设多个制动杆(5)水平穿过孔与前钢板(1)固定连接,制动杆(5)的后端设有制动槽(6),与其对应后钢板(2)上设有多个制动齿(7),弹簧(4)套装在制动杆(5)上,其一端与后钢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制动杆(5)的末端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减震保险杠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减震保险杠,属于机动车保险杠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的增多和经济节拍的加快,车辆相撞的交通事故是越来越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针对这一现状,有许多关于缓冲车辆碰撞的技术报道,就其技术而言,多采用在车辆保险杠之前固定一缓冲减震装置,如中国专利公报1995年5月31日公开的技术专利:缓冲式汽车保险杠装置,专利号:94240470,其特征是在前、后受力板之间连接若干级受力弹簧组,通过连接架与汽车前部连接固定并探出,当两车或车物不同程度相撞时,前受力板分别压缩各级弹簧而产生缓冲效果,达到减少或降低因撞车而造成的损失。缺陷是没有防止回弹的锁定装置,车辆在剧烈碰撞后压缩弹簧会释放能量,把碰撞后的车辆弹开,对司机、乘员或载物都极为不利,而且还可能造成新的碰撞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工作性能优良的机动车减震保险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钢板、后钢板、弹簧和连接于前、后钢板两端的螺杆,螺杆的端部固定有螺帽,其特征在于:后钢板上开有多个孔,增设多个制动杆水平穿过孔与前钢板固定连接,制动杆的后端设有制动槽,与其对应后钢板上设有多个制动齿,弹簧套装在制动杆上,其一端与后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制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机动车减震保险杠,后钢板上孔的水平两侧焊接有凸台,弹簧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凸台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原有缓冲、防冲撞减震功能的基础上,增设了防止回弹的锁定装置,最大限度的避免或降低因碰撞而造成的损毁车辆和危害人身安全现象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机动车安全装置。-->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1、前钢板  2、后钢板  3、连接轴  4、弹簧  5、制动杆  6、制动槽  7、制动齿  8、螺帽  9、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连接轴3于前钢板1、后钢板2的两端穿过,其端部以螺帽8固定,后钢板2上开有2个孔,孔的水平两侧焊接有凸台9,制动杆5水平穿过孔与前钢板1固定连接,制动杆5的后端设有连续的制动槽6,与其对应后钢板2上设有制动齿7,弹簧4套装在制动杆5上,其一端与后钢板2上的凸台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制动杆5的末端固定连接。该设备固定在机动车的前方,一旦发生碰撞,根据碰撞力的大小前钢板1向后推动,制动杆5同步向后移动,将弹簧4拉长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制动齿7插入制动杆5的制动槽6进行锁定,防止回弹。在后钢板2上孔的水平两侧焊接凸台9的目的是为了不妨碍制动齿7的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减震保险杠,包括前钢板(1)、后钢板(2)、弹簧(4)和连接于前、后钢板两端的螺杆(3),螺杆(3)的端部固定有螺帽(8),其特征在于:后钢板(2)上开有多个孔,增设多个制动杆(5)水平穿过孔与前钢板(1)固定连接,制动杆(5)的后端设有制动槽(6),与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康
申请(专利权)人:王健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