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气袋的折叠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0470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的气袋的折叠方法,该气袋在充气时具有三维立体形状,而在放气时成为扁平而摊开的状态,需要把它折叠起来。该气袋的壁具有一个以充气口(20)为特征的固定部、一个与该部对峙的部分以及一个把所说两部互连起来的连接部。折叠时须折叠成一个适宜存放到接纳箱的内部空间内的形状。该方法的特征为气袋基本上是依靠至少两个壁部的互相相对转动来折叠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气袋的折叠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考虑到可容纳在接纳箱内的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气袋的折叠方法和装置。在现有技术中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的气袋通常都是用手工折叠的,基本上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气袋被一包围其充气口的固定板固定并以放气而扁平的状态摊放在折叠桌上。然后将分开铰接在支架上的折叠桨叶顺次转动下降到摊开的气袋上,并将气袋沿着这些折叠浆叶所形成的每一条折叠边折转。由于气袋是按照相应折叠桨叶转动下降的顺序折转的,气袋就从原来摊开的形状转变为折叠的形状而可放置在接纳箱的内部空间内。折叠完毕后折叠桨叶就从折叠好的气袋中抽出。这种按照现有技术可用于驾驶员侧和前乘客座侧的气袋的方法存在着好几个缺点。首先,操纵折叠桨叶是一个人类工程学上认为困难的动作。另外,折叠桨叶如有锐边,在使用折叠桨叶时气袋有被弄破的危险。最后,这种折叠方法在折叠时大约需要20道步骤,因此是一个费时的操作。已知的折叠方法需要花费2到4分钟,视气袋的尺寸和其装设的方式而定。新近,自动折叠装置已被提出,该装置是用复杂的三维折叠运-->动来操作的,这样便可不用折叠桨叶。而在手工折叠时需用手工来消除的不需要的织物折叠在自动折叠时可用压缩空气和真空的联合作用来去除。但这些种自动折叠方法都只能略为减少折叠所需时间;另外,由于折叠时所需的运动程序比较复杂,这些种装置都是很昂贵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显著地减少气袋在折叠时所需的操作时间。按照本专利技术,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的气袋的折叠方法是这样安排的,所说在充气时其有三维立体形状而在放气时成为扁平以致能摊开在一平面上的气袋具有一个后壁部,其上设有一个限定着充气孔的中心壁区,还有一个与后壁部对峙的前壁部及一个将后壁部和前壁部的周边区互相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在这创造性的新方法中,后壁部和前壁部环绕一条基本上垂直于气袋摊开所在平面的轴线互相相对旋转。由于采用转动的运动来代替顺次沿着分开的折叠线进行的多次折叠,整个程序便可基本上在一道单一的工步内完成,这样便可大大减少所需的处理时间。在较优的实施例中,后壁部和前壁部之间的相对转动可用把中心壁区维持不动而转动互连的周边区的方法来得到。但最好在多个沿圆周间隔开的夹紧位置上将连接壁部的外周夹紧并使中心壁区被咬合并夹持而作相对于所说连接壁部的转动。另外,当后壁部和前壁部互相相对转动时,咬合在夹紧装置上的连接壁部也沿径向向内向着充气孔移动。按照本专利技术并提供有实行上述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来夹持中心壁区的夹持设施,还有在圆周上的多个间隔开的位置上咬合-->连接壁部的夹紧设施,以及环绕一条基本上垂直于气袋摊开所在平面的轴线使夹持设施和夹紧设施互相相对旋转的转动设施。在本装置的较优实施例中,夹持设施固定不动,而夹紧设施则被所说转动设施驱动旋转。最好本装置还具有移动设施能在夹持设施和夹紧设施互相相对旋转时使夹紧设施沿径向向内向着充气孔移动。从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说明中可特别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图1为气袋在折叠前的概略平面图,其中示出折叠用的装置的夹紧设施;图2为图1所示气袋在折叠后的概略视图。图1所示的一般都知道的气袋5具有一个充气口20。气袋5的壁在其充气口的一侧具有一个固紧部,在这壁部的反对侧也有一个壁部,在这两个壁部之间还有一个连接壁部。图1所示气袋5是已经放了气的并成为扁平状态的,它可摊开在一个折叠装置的折叠表面(未画出)上,折叠装置在这里只是简略地示出。除了折叠表面外,本装置的特点主要在于有一个夹持设施能够夹持气袋5的固紧部使它不转,以及一个夹持组合件,该组合件主要具有设计用来可在各个所谓夹紧位置通过连接壁部来夹紧气袋5的夹紧设施。这些夹紧设施30可用公知的夹紧元件,设置得使它们可在夹紧组合体上沿着朝向或背离气袋5的充气口20的方向移动。在这样的安排中夹紧设施30的移动可以是被动的,由气袋5通过夹紧位置施加在夹紧设施上的牵引作用来实现,也可以是主动的,由位移元-->件来实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夹紧组合件共有八个夹紧设施相互间隔开地设置在要折叠的气袋5的周边上,当要折叠的气袋5为圆形如图1所示时,夹紧设施30也就排列成为圆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气袋的方法,其程序如下:将气袋5安排在折叠表面上,用夹持设施固定其固紧部。并用夹紧设施30将气袋夹紧在夹紧位置上。接着使夹紧组合体相对于夹持设施而转动,例如沿着图1中箭头F1的方向。由于这个转动,气袋5的外径便缩小,这就是为什么夹持气袋的夹紧设施30必须跟随着在图1中箭头F2的方向上移动的原因。这个跟随运动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可以理解,由于夹紧位置沿着箭头F1的方向相对于充气口20而转动,再加上沿着箭头F2的方向移动,气袋5的夹紧位置以至夹紧设施30就会沿着一条螺旋形的路径朝向充气口20运动,这样显然气袋5的壁就卷绕方式的运动被安置在充气口20的周围。这个转动运动可以一直连续到气袋5具有图2所示的形状为止。显然在这种气袋5被折叠的情况下,气袋5的整个壁被象珠子那样安排在充气口20的周围,而夹紧位置也就停留在被折气袋的外表面上。转动运动还可继续下去一直到折叠物达到所需的包装密度为止,而包装密度主要只是因为织物可能被撕裂而受到限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同样适用于当气袋摊开时不是圆形的情况,例如用于前乘客座的气袋。与上面所述程序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夹紧设施30基本上是按照气袋摊开时的外形排列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气袋就不再排列成为圆形了。在折叠完毕时折叠好的气袋就可存放在为了容纳它而设的接纳箱内,因此不再另外需要另外防止它从折叠状态松开。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的特别优点是可将折叠气袋所需的时间缩短到约为五秒钟。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折叠的气袋5比按照现有技术折叠的气袋具有的优点是,对于后者因为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位在充气口之前,所以必需在气袋充气时用气袋中气体的压力把它们从充气口上赶走;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折叠的气袋壁的主要部分则被安放在充气口的周围,因此流入气袋5中使它充气的气流并不首先受到在很大程度上设在充气口20前面的壁的阻碍。按照现有技术折叠的气袋在充气时需要将折叠时所进行的许多次折叠展开,而按照本专利技术折叠的气袋5与此不同,在折叠时由于壁部的旋转而造成的折叠只要在反方向旋转便可解开,这样便可使气袋5的解开折叠容易进行。最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优点是它所实行的运动基本上只是一种旋转的运动,这种运动与按照现有技术的装置的复杂的折叠运动相比,实行起来要容易得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的气袋的折叠方法,所说气袋在充气时具有三维立体形状,而在放气时成为扁平,以致能摊开在一平面上,气袋具有一个后壁部,其上设有一个限定着充气孔的中心壁区,还有一个与所说后壁部对峙的前壁部及一个将后壁部和前壁部的周边区互相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其特征为,所说后壁部和前壁部环绕一条基本上垂直于所说平面的轴线互相相对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GR 1994-11-15 P4440845.51.一种车辆乘客保护系统用的气袋的折叠方法,所说气袋在充气时具有三维立体形状,而在放气时成为扁平,以致能摊开在一平面上,气袋具有一个后壁部,其上设有一个限定着充气孔的中心壁区,还有一个与所说后壁部对峙的前壁部及一个将后壁部和前壁部的周边区互相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其特征为,所说后壁部和前壁部环绕一条基本上垂直于所说平面的轴线互相相对旋转。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说后壁部和前壁部之间的相对转动是把所说中心壁区和所说互连的周边区中的一个维持不动而转动所说中心壁区和所说互连的周边区中的另一个来得到的。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说后壁部和前壁部之间的相对转动是把所说中心壁区维持不动而转动所说互连的周边区来得到的。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多个沿圆周间隔开的夹紧位置上将所说连接壁部的外周夹紧,并使所说中心壁区被咬合并夹持而作相对于所说连接壁部的转动。5.权利要求4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特马贝尔提
申请(专利权)人:TRW莱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