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汽车后扰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830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包括焊接筋和用于插入焊接筋的焊接筋插口,其特征在于:焊接筋插口在伸出焊接筋的一侧沿焊接筋高度方向延伸出焊接凸台;当完成焊接后,焊接筋与焊接凸台融合为一体。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扰流板,包括上下扣合的后扰流板和后扰流板骨架,后扰流板和后扰流板骨架上设置有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扰流板骨架增加凸台后的焊接,焊点处料量充足,扰流板焊接筋能很好的与扰流板骨架熔接。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扰流板总成的焊接拉拔力相比于扰流板骨架未加凸台提高到了一倍。改进的结构设计使焊点完全达到了拉拔力要求,从而成功解决了在不增加焊接筋厚度的情况下焊接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増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汽车后扰流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扰流板。
技术介绍
由于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外观、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外饰件 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汽车整体的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很多汽车的扰流板除了满足汽车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装饰作 用。如图1至4所示,吉利NL-2车型的后扰流板总成C也同样是更偏重于装饰作用,其安 装方法是与后扰流板骨架A通过卡接和焊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再通过螺钉连接车身钣金 和后扰流板骨架A,将后扰流板总成C整体安装于车身尾部。在保证整体外观质量的同时, 后扰流板总成C必须达到极限行车条件下不脱落的要求。经参考分析,后扰流板总成C的 安装有两处连接:①车身与后扰流板骨架A的螺钉连接;②后扰流板B与后扰流板骨架A的 卡接和焊接。前者的螺钉连接强度非常高,几乎没有脱落风险,而后者的卡接与焊接连接方 式就成为保证后扰流板B不脱落的关键因素,并且焊接的强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参照神龙A94扰流板总成的技术标准,后扰流板总成C焊接单点拉拔力达到200N 才能保证扰流板安装的可靠性。后扰流板B和后扰流板骨架A的各焊点1?22拉拔力也 要求达到200N。但是,后扰流板B由于自身的结构原因,其焊接筋Bl厚度仅在0. 9mm左右。 而焊接筋Bl无法加厚,否则容易导致后扰流板B表面缩印,影响外观质量。另外,由于模具 自身结构,无法在筋位增加排气,导致焊接筋Bl填充不满。以上两个原因,导致焊接筋Bl 的料量偏少。超声波焊接时,融化的焊接筋Bl无法有效粘接在与焊接筋Bl配合的后扰流 板骨架A上,导致焊接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解决焊接筋较 薄,且不能增厚时,如何增强焊接强度的问题。 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将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应用于一种汽车后扰流 板,解决在不增加焊接筋厚度的情况下,超声波焊接时,融化的焊接筋无法有效粘接在与焊 接筋配合的扰流板骨架上,导致焊接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为达上述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增强薄筋焊 接强度的结构,包括焊接筋和用于插入焊接筋的焊接筋插口,其特征在于:焊接筋插口在伸 出焊接筋的一侧沿焊接筋高度方向延伸出焊接凸台;当完成焊接后,焊接筋与焊接凸台融 合为一体。 所述焊接凸台设置在焊接筋插口的一侧或两侧。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焊接凸台的高度为焊接筋高度的10?90%,所述焊接凸台的 厚度为焊接筋厚度的40?200%。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凸台的高度为焊接筋高度的40?60%,所述焊接凸台的厚度 为焊接筋厚度的120?160%。 为达上述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汽车后扰流 板,包括上下扣合的后扰流板和后扰流板骨架,后扰流板和后扰流板骨架相对的一面分别 设置有若干焊接筋和用于插入焊接筋的焊接筋插口,其特征在于:焊接筋插口在伸出焊接 筋的一侧沿焊接筋高度方向延伸出焊接凸台;当完成焊接后,焊接筋与焊接凸台融合为一 体。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焊接凸台设置在焊接筋插口的一侧或两侧。 所述焊接凸台的高度为焊接筋高度的10?90%,所述焊接凸台的厚度为焊接筋 厚度的40?200%。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凸台的高度为焊接筋高度的40?60%,所述焊接凸台的厚度 为焊接筋厚度的120?160%。 扰流板骨架增加凸台后的焊接,焊点处料量充足,扰流板焊接筋能很好的与扰流 板骨架熔接。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扰流板总成的焊接拉拔力相比于扰流板骨架未加凸台 提高到了一倍。改进的结构设计使焊点完全达到了拉拔力要求,从而成功解决了在不增加 焊接筋厚度的情况下焊接强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的后扰流板总成C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前的后扰流板总成C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5为改进后的后扰流板总成C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改进后的后扰流板总成C的爆炸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显示了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 图8为图1中B-B剖视图(图中显示了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 图9为后扰流板总成C各焊点位置图(在后扰流板B上标出,以更好的显示焊接 筋Bl及其各焊点的位置)。 其中,后扰流板骨架(A)、焊接凸台(A1)、焊接筋插口(A2)、后扰流板(B)、焊接筋 (BI)、后扰流板总成(C)、第1?22号焊点(1?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5至8所示,该汽车后扰流板,包括上下扣合的后扰流板B和后扰流板骨架A, 后扰流板B和后扰流板骨架A相对的一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焊接筋Bl和用于插入焊接筋Bl 的焊接筋插口 A2,该汽车后扰流板具有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该结构中,焊接筋插口 A2在伸出焊接筋Bl的一侧沿焊接筋Bl高度方向延伸出焊接凸台Al ;当完成焊接后,焊接 筋Bl与焊接凸台Al融合为一体,而且熔融的凸台Al和焊接筋Bl被焊头压向周围扩散,并 与后扰流板骨架A表面融合为一体,进一步增加焊接强度。 所述焊接凸台Al可设置在焊接筋插口 A2的一侧或两侧。一般两侧都设置。 所述焊接凸台Al的高度为焊接筋BI高度的可为10?90%,所述焊接凸台Al的 厚度为焊接筋Bl厚度的可为40?200%。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凸台Al的高度为焊接筋Bl高度的一般40?60%,本实施 例为55% ;所述焊接凸台Al的厚度为焊接筋Bl厚度的一般为120?160%,本实施例为 150%〇 如表1和2,经试验,扰流板骨架增加凸台后的焊接,焊点处料量充足,扰流板焊接 筋能很好的与扰流板骨架熔接。扰流板总成的焊接拉拔力由扰流板骨架未加凸台前的平均 117N,提高到了平均236N。改进的结构设计使焊点完全达到了拉拔力要求,从而成功解决了 焊接强度的问题。1?22号焊点1?22位置参见图9。 表1扰流板骨架未加凸台焊点拉拔力试验结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包括焊接筋(B1)和用于插入焊接筋(B1)的焊接筋插口(A2),其特征在于:焊接筋插口(A2)在伸出焊接筋(B1)的一侧沿焊接筋(B1)高度方向延伸出焊接凸台(A1);当完成焊接后,焊接筋(B1)与焊接凸台(A1)融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 增强薄筋焊接强度的结构,包括焊接筋(B1)和用于插入焊接筋(B1)的焊接筋插口 (A2),其特征在于:焊接筋插口(A2)在伸出焊接筋(B1)的一侧沿焊接筋(B1)高度方向延 伸出焊接凸台(A1);当完成焊接后,焊接筋(B1)与焊接凸台(A1)融合为一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凸台(A1)设置在焊接筋插口 (A2)的一侧或两侧。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凸台(A1)的高度为焊接筋 (B1)高度的10?90%,所述焊接凸台(A1)的厚度为焊接筋(B1)厚度的40?200%。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凸台(A1)的高度为焊接筋(B1) 高度的40?60%,所述焊接凸台(A1)的厚度为焊接筋(B1)厚度的120?160%。5. 汽车后扰流板,包括上下扣合的后扰流板(B)和后扰流板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春梅陶诗桀杨明华李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