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59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包括与车门连接的扶手骨架、与扶手骨架连接的主筋骨架,所述主筋骨架上阵列设置若干Y向缓冲孔,所述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弱化槽,所述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主筋骨架的位置设置有弱化缺口,所述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弱化缺口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弱化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保证扶手结构的基础支撑刚性需求,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扶手结构在面向人体的方向上的最大刚性,进而避免车门发生侧面撞击时使得扶手结构对人体造成严重冲击的情况发生。重冲击的情况发生。重冲击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车门扶手结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扶手是设置在车门内侧,用于对人体手肘以及车内物体进行支撑的内饰结构件。汽车扶手具有一定刚性,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人体胸部和腹部会受很大冲击力,进而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通过大量车辆侧面撞击实验数据分析得知,车门扶手结构沿指向人体的Y向刚度对人体碰撞力贡献量最大,X向和Z向的刚度对人体碰撞力的贡献非常小。
[0003]现有的汽车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刚性都很高,车门与扶手连接的零件也较多,一旦车门发生侧面撞击,则扶手结构对人体的胸部和腹部造成的冲击力也非常大,极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现在亟需研发一种能够保证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基础支撑刚性,又能有效降低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最大刚性的扶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既能够保证扶手结构的基础支撑刚性需求,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扶手结构在面向人体的方向上的最大刚性,进而避免车门发生侧面撞击时使得扶手结构对人体造成严重冲击的情况发生。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包括与车门连接的扶手骨架、与扶手骨架连接的主筋骨架,所述主筋骨架上阵列设置若干Y向缓冲孔,所述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弱化槽,所述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主筋骨架的位置设置有弱化缺口,所述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弱化缺口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弱化孔。
[0007]扶手骨架与车门内饰骨架通过连接螺钉以及热熔焊连接部进行连接构成具有刚性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将平行于车门平面的水平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垂直于X方向并水平指向人体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将垂直于X

Y平面并竖直向上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扶手骨架靠近门把手的一端与车门之间沿Y方向设置有主筋骨架构成连接结构,通过主筋骨架为整体扶手结构提供了在Y方向上的刚度,使得扶手结构能够对人体的肘部以及车内物品进行支撑。同时,为了使得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尽可能减轻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与人体之间发生的刚性撞击,因此在主筋骨架上阵列设置有若干Y向缓冲孔,通过设置Y向缓冲孔使得主筋骨架形成蜂窝状的结构。在保证了扶手结构所需的支撑刚度的同时,一旦车辆发生撞击,Y方向上的撞击力会迫使Y向缓冲孔沿着Y方向压缩变形,进而通过Y向缓冲孔降低扶手结构在Y方向的刚性,避免扶手结构对人体直接造成巨大的刚性撞击。为了进一步削弱扶手结构在发生撞击时在Y方向上的刚性,在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弱化槽以降低扶手在Y方向上的刚性,同时在发生撞击时通过弱化槽的变形以进行缓冲。在扶手
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主筋骨架的位置设置有弱化缺口,通过弱化缺口降低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刚性,同时在发生撞击时通过弱化缺口的变形以进行缓冲。为了保证弱化缺口顺利朝向Y方向折弯变形,因此在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弱化缺口的位置沿平行于X方向或与X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方向线性设置若干弱化孔,进一步降低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刚度。
[000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弱化槽、弱化缺口、弱化孔均在保证扶手结构在X方向以及Z反向上的刚性需求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刚性设置的。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主筋骨架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菱形的Y向缓冲孔。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菱形的Y向缓冲孔的边长为10

15mm,所述菱形的Y向缓冲孔相邻两边之间构成的钝角为120
°‑
140
°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弱化槽包括水平弱化间槽、竖直弱化间槽,所述扶手骨架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壁上沿水平线性间隔设置有若干水平弱化间槽,相邻的水平弱化间槽之间设置有垂直于水平弱化间槽的竖直弱化间槽。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相邻的水平弱化间槽之间的间距为10

15mm,相邻的竖直弱化间槽之间的间距为10

15mm。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弱化槽还包括辅助弱化槽,所述辅助弱化槽交错设置在竖直弱化间槽的顶部,且辅助弱化槽平行于竖直弱化间槽设置或与竖直弱化间槽呈倾角设置。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弱化缺口的长度大于等于扶手骨架长度的二分之一。
[00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弱化孔沿着弱化缺口均匀间隔线性设置。
[00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相邻的弱化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

20mm。
[001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扶手骨架与车门之间对应主筋骨架的顶部位置设置发泡块。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与现有的车门扶手结构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扶手骨架与车门之间设置主筋骨架,保证了扶手结构的基础支撑刚性需求,同时在主筋骨架上阵列设置能够沿着面向人体的Y方向压缩变形的 Y向缓冲孔,进而削减了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最大刚性,进而在车门发生侧面撞击时有效降低了扶手结构对人体造成的冲击;
[0020](2)本技术通过在扶手骨架上设置弱化槽、弱化缺口、弱化孔等辅助弱化结构,进一步削减了扶手结构在Y方向上的最大刚性,进一步降低了在车门发生侧面撞击时扶手结构对人体造成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扶手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扶手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扶手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25]图5为扶手结构与车门的连接示意图。
[0026]其中:1

扶手骨架;2

主筋骨架;3

发泡块;01

Y向缓冲孔;02

弱化槽;03

弱化缺口;04

弱化孔;021

水平弱化间槽;022

竖直弱化间槽;023

辅助弱化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的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如图1

图4所示,包括与车门连接的扶手骨架1、与扶手骨架1连接的主筋骨架2,所述主筋骨架2上阵列设置若干Y向缓冲孔01,所述扶手骨架1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弱化槽02,所述扶手骨架1上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包括与车门连接的扶手骨架(1)、与扶手骨架(1)连接的主筋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骨架(2)上阵列设置若干Y向缓冲孔(01),所述扶手骨架(1)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弱化槽(02),所述扶手骨架(1)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主筋骨架(2)的位置设置有弱化缺口(03),所述扶手骨架(1)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对应弱化缺口(0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弱化孔(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骨架(2)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菱形的Y向缓冲孔(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的Y向缓冲孔(01)的边长为10

15mm,所述菱形的Y向缓冲孔(01)相邻两边之间构成的钝角为120
°‑
140
°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降低车门侧侵入碰撞力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槽(02)包括水平弱化间槽(021)、竖直弱化间槽(022),所述扶手骨架(1)上远离车门的一侧的内壁上沿水平线性间隔设置有若干水平弱化间槽(021),相邻的水平弱化间槽(021)之间设置有垂直于水平弱化间槽(021)的竖直弱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峰张政李新唐鹏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