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099 阅读:6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外壳(12)的气体发生器(10),及一根气体导管(50),该导管与气体发生器(10)相连并且经该导管,气体从气体发生器(10)流出。外壳(12)具有至少两个开孔(40,42),通过这些开孔,将气体导管(50)紧固至外壳(12)上,并且经这些开孔,气体能够在未安装气体导管(50)时流出。在未将气体导管(50)安装在气体发生器(10)上的情况下,气体发生器(10)不受推力的影响。通过开孔(40,42)中的至少一个开孔,气体导管(50)伸入气体发生器(10)的内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外壳的气体发生器,以及一根与气体发生器相连的气体导管,并且经过该导管,气体从气体发生器流出。
技术介绍
用于车辆上安全配置的气体发生装置部分具有气体导管,这些导管的优点为可以使气体发生器更远离气体消耗装置(例如,气囊或皮带锁紧调整器)设置。另外,气体导管也可以产生流向消耗器的流出物,例如,在具有大区域的窗式囊(window bag)的情况下,所述流出物能穿过较大区域并且是更均匀的,其中,一根具有分布在其长度上的横向流出开孔的气体导管可以伸入窗式囊的内部。考虑到在运输或存储期间,气体发生器会发生意外启动,因此,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应确保在非安装状态下,不受推力的影响。DE 10033 319 A1披露了一种普通气体发生装置,其中,根据图3,从外侧将一根具有凸缘的管紧固在外壳的一侧。该管具有多个锁钩,这些锁钩能够嵌入外壳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气体导管和外壳之间形成良好且气密性的固定。并且,本专利技术不仅允许各个部件的简单和安全地装配,而且还能容易地运输这些各个部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外壳的气体发生器,及一根气体导管,该导管与气体发生器相连并且经该导管,气体从气体发生器流出。外壳具有至少两个开孔,通过这些开孔,将气体导管紧固至外壳上,并且经这些开孔,气体能够在未安装气体导管的状态下(在未将气体导管固定在外壳上时)流出。在未安装的状态下,气体发生器不受推力的影响。通过开孔中的至少一个开孔,气体导管伸入气体发生器的内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装置中,在外壳中的开孔具有双重作用,即一方面能够起到固定气体导管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未固定气体导管时,还能同时起到气体的流出孔的作用。这样便允许能够独立存储和运输气体发生器和气体导管,并且允许在最终组装的前不久,能够快速且容易地将气体导管紧固在气体发生器上。因此,在运输状态下,未将气体导管紧固在气体发生器上,从而更易于使气体发生器不易受推力的影响。不受推力的影响通常不再存在于紧固的气体导管中。通过两个开孔中的至少一个开孔,与DE 100 33 319 A1所披露的内容相反,气体导管伸入气体发生器的内部,从而能够改善气体导管在应有位置上的设置和固定;气体导管也可以延伸通过两个开孔以及通过整个外壳。通过气体导管至少伸入气体发生器的内部,甚至最好垂直延伸通过外壳,在安装气体导管时,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开孔的大范围密封。但是,应强调的是在某些方案中,在因成本的原因而允许很小的泄流时,不必在外壳和气体导管之间实现完全密封。当气体发生器具有中央轴线并且两个开孔相对于该处沿径向设置时,仅依靠这两个开孔,就能在任何情况下,确保不受推力的影响。但是,应强调的是假设例如气体发生器安装在一个气囊的一个腔室中并且气体导管通向另一个腔室,那么除了与气体导管相关的两个开孔以外,也可另外设置流出开孔,但是,在未安装气体导管时,两个开孔也可以是气体发生器中仅用于流出的开孔。当气体导管伸入气体发生器的内部时,其有助于气体导管具有横向输入开孔。简单紧固气体导管的可能性包括气体导管在从外壳伸出的一个端部处具有一止动件,并且在相反的端部设有一个夹紧装置,如螺母。止动件例如可以是通过使管件变形形成的凸缘,从而将外壳夹持在凸缘和螺母之间。如果适合,可以封闭气体导管的轴向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取的措施是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应具有至少两个级,并且将所述气体导管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级之间,即形成至少两级公共输出口。在这一方面,在两个级之间可设置一个公共流出空间,气体导管通向该空间。所述“级”在纯烟火气体发生器中为燃烧腔室,或在混合式气体发生器中为填充有压缩空气的腔室。当流出空间位于所述两个级之间,即位于燃烧腔室或填充有压缩空气的腔室之间时,气体导管还能在两个级之间起到中间壁的作用,从而仅在一个级启动时,能够防止发生点火转移或相对腔室的打开。例如通过相对于气流呈90布置或者甚至背离气流,在气体导管的输入开孔不直接面对从至少一个燃烧腔室或一个填充有压缩空气的腔室流出的气流时,气体导管也可起到一种过滤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在气体管道装置的非安装状态下,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装置的两级气体发生器的纵向剖面图,图2为从上方或从下方显示图1中气体发生器的视图,图3显示了完全装配后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装置,图4显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图5为按照图4的实施例的变型。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说明了一种具有外壳12的气体发生器10。气体发生器10为两级管状气体发生器,其第一级由一填充有压缩气体的腔室14形成,而其第二级由同样填充有压缩气体的腔室16形成。管状外壳12在其轴向端部具有开孔,通过这些开孔,点火器18、20分别伸入相关腔室14和16的内部。类似插头的封闭件22、24分别密封了在端部通向外部的腔室14和16。腔室14、16具有一个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公共流出空间26,朝向该流出空间,这些腔室均由隔膜固定器28、30以及固定在其上的相关隔膜32、34密封。外壳1 2在流出空间26的区域中具有一个槽状凹部。在该凹部的底部,在外壳12中设有两个连续的开孔40、42,这些开孔相对于外壳12的中央轴线A沿径向设置。两个开孔40、42沿轴向设置在隔膜34、36的中途。气体发生器10的结构应保证其自身不受推力的影响。使气体在至少一个点火器18、20点火时处于自由状态的仅用于流出的开孔是由开孔40、42形成的。当这些开孔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彼此沿径向相对设置时,在运输或存储期间,在气体发生器偶然启动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推力。在图3中,说明了一种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由前面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0以及一根气体导管50构成。仅在一端局部地示出了气体导管50;该气体导管50的较长部分延伸至一个未示出的气囊或另一气体消耗装置。图中示出的端部的结构为线状并且在紧固至外壳12上的图3所示的状态下,与中央轴线A呈直角延伸。在将气体发生装置安装在车辆内之前,使外径基本上对应于开孔40、42的内径的气体导管50穿过这些开孔40、42,直至设有外螺纹的自由端52再次从外壳12伸出。在开孔40处,气体导管50具有作为止动件的凸缘54,通过该凸缘,气体导管50停靠在外壳12上。通过拧接至在气体导管50自由端52处的外螺纹上的一个夹紧装置(型式为螺母56),可以使外壳12和气体导管50彼此靠接并彼此紧固在一起。例如,通过一个插头,封闭设有外螺纹的气体导管50的端部52。经气体导管50,大部分或甚至是全部封闭了朝向外部的开孔40、42。为了更好地密封,可在外壳12和气体导管50之间设置O-环。另外,在凸缘54和螺母56的区域中,也可通过变形或通过操作作业压扁外壳12。在出现于流出空间26中的部分中,气体导管50具有几个横向输入开孔60,这些开孔在图3中,其指向从附图的平面进入和出来,即相对于由隔膜34和36形成的平面呈大约90度。因此,输入开孔60不直接面向腔室12、14。下面说明气体发生装置的操作方式。为了运输或随后的存储,将气体发生器10安装在任意理想的容器中,同时不必在其上固定装置以确保不受推力的影响。在汽车的制造厂中,如所解释的那样,随后将气体导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其包括:一个气体发生器(10),该气体发生器具有一个外壳(12),及一根气体导管(50),其与所述气体发生器(10)相连并且经该导管,气体从所述气体发生器(10)流出;所述外壳(12)具有至少两个开孔(40,42) ,通过这些开孔,将所述气体导管(50)紧固至所述外壳(12)上,并且经这些开孔,所述气体能够在未安装所述气体导管(50)的状态下流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导管(50)的所述未安装状态下,所述气体发生器(10)不受推力的影响,及 通过所述开孔(40,42)中的至少一个开孔,为圆柱状的所述气体导管(50)伸入所述气体发生器(10)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尔恩格尔布雷希特卡斯滕施武乔
申请(专利权)人:TRW空气气袋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