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及酸液转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085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化学品器皿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及酸液转移方法。一种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包括槽罐反应釜和顶部设有圆凸块和手柄的酸液桶;圆凸块的端面设有与酸液桶内腔贯通的内螺纹通孔;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还包括与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连接盖、连接管、穿设于连接盖中的酸液出口管和空气进气管;连接管的一端与酸液出口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将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在密闭的管道内平稳匀速转移,杜绝酸液与空气可见光源接触,不会飘散酸雾或产生飞溅,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及酸液转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化学品器皿领域,尤其是一种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及酸液转移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过程中,涂装厂常需要将装在30kg酸液桶内的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装有水的槽罐反应釜中稀释配制成浓度较低的酸液用于酸洗;由于缺乏合适的安全转移器具,存在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遇热见光会飘散大量的酸雾或产生飞溅,易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不会飘散酸雾或产生飞溅,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及酸液转移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由于缺乏合适的安全转移器具,存在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遇热见光会飘散大量的酸雾或产生飞溅,易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不足,提供一种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不会飘散酸雾或产生飞溅,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及酸液转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包括槽罐反应釜和顶部设有圆凸块和手柄的酸液桶;圆凸块的端面设有与酸液桶内腔贯通的内螺纹通孔;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还包括与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连接盖、连接管、穿设于连接盖中的酸液出口管和空气进气管;连接管的一端与酸液出口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将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在密闭的管道内平稳匀速转移,杜绝酸液与空气可见光源接触,不会飘散酸雾或产生飞溅,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盖包括与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主体、套设在圆凸块侧围外侧的防护圈和分别与主体和防护圈连接的连接圈、与防护圈下端连接的弹性密封圈;酸液出口管和空气进气管穿设于主体中。连接盖结构能有效防止酸液泄露。作为优选,所述的酸液出口管内孔的截面积与内螺纹通孔的截面积之比为6:10至8:10;空气进气管内孔的截面积与内螺纹通孔的截面积之比为0.5:10至1.5:10。酸液出口管内孔的截面积和空气进气管内孔的截面积与内螺纹通孔的截面积之比使空气流入和酸液流出顺畅平稳。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气进气管包括主管、沿连接盖的径向设置且进口端朝外并与主管的外端连接的外横管和方向与外横管的方向相同并与主管的内端连接的内横管。外横管便于定向和安装单向阀,内横管便于空气平稳进入酸液桶内腔不使酸液翻腾。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横管串接有单向阀。防止酸液从空气进气管意外流出。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串接有通断阀。控制酸液从连接管流出或不流出。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的酸液转移方法,包括步骤,(1)旋下酸液桶的桶盖,装上连接盖并使外横管的进口端朝向酸液桶的手柄;(2)将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槽罐反应釜装有的用于稀释的水的液面以下;(3)开启通断阀,倾斜酸液桶,浓度较高的酸液经酸液出口管、连接管流出,同时空气经空气进气管进入酸液桶内腔,在虹吸作用下,浓度较高的酸液从酸液桶安全转移到槽罐反应釜中用于稀释的水的液面以下进行稀释。酸液转移方法能确保浓度较高的酸液从酸液桶安全转移到槽罐反应釜中用于稀释的水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将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在密闭的管道内平稳匀速转移,杜绝酸液与空气可见光源接触,不会飘散酸雾或产生飞溅,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连接盖结构能有效防止酸液泄露。酸液出口管内孔的截面积和空气进气管内孔的截面积与内螺纹通孔的截面积之比使空气流入和酸液流出顺畅平稳。外横管便于定向和安装单向阀,内横管便于空气平稳进入酸液桶内腔不使酸液翻腾。单向阀防止酸液从空气进气管意外流出。通断阀控制酸液从连接管流出或不流出。酸液转移方法能确保浓度较高的酸液从酸液桶安全转移到槽罐反应釜中用于稀释的水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B视图。图中:槽罐反应釜-1、酸液桶-2、圆凸块-21、手柄-22、内螺纹通孔-23、连接盖-3、主体-31、防护圈-32、连接圈-33、弹性密封圈-34、连接管-4、酸液出口管-5、空气进气管-6、主管-61、外横管-62、内横管-63、单向阀-7、通断阀-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包括槽罐反应釜1和顶部具有圆凸块21和手柄22的酸液桶2;圆凸块21的端面具有与酸液桶2内腔贯通的内螺纹通孔23;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还包括与内螺纹通孔23螺纹连接的连接盖3、连接管4、穿设于连接盖3中的酸液出口管5和空气进气管6;连接管4的一端与酸液出口管5的一端连接;连接管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连接盖3包括与内螺纹通孔23螺纹连接的主体31、套设在圆凸块21侧围外侧的防护圈32和分别与主体31和防护圈32连接的连接圈33、与防护圈32下端粘接的弹性密封圈34;酸液出口管5和空气进气管6穿设于主体31中。本实施例中,主体31、防护圈32和连接圈33一体构成;弹性密封圈34的材料为耐酸橡胶。所述的酸液出口管5内孔的截面积与内螺纹通孔23的截面积之比为7:10;所述的空气进气管6内孔的截面积与内螺纹通孔23的截面积之比为1:10。所述的空气进气管6包括主管61、沿连接盖3的径向设置且进口端朝外并与主管61的外端连接的外横管62和方向与外横管62的方向相同并与主管61的内端连接的内横管63。本实施例中,外横管62由主管61的外端折弯成直角延伸构成;外横管62由主管61的外端折弯成直角延伸构成;所述的外横管62串接有单向阀7。所述的连接管4串接有通断阀8。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的酸液转移方法,包括步骤,(1)旋下酸液桶2的桶盖,装上连接盖3并使外横管62的进口端朝向酸液桶2的手柄22;(2)将连接管4的另一端伸入槽罐反应釜1装有的用于稀释的水的液面以下;(3)开启通断阀8,倾斜酸液桶2,浓度较高的酸液经酸液出口管5、连接管4流出,同时空气经空气进气管6进入酸液桶2内腔,在虹吸作用下,浓度较高的酸液从酸液桶2安全转移到槽罐反应釜1中用于稀释的水的液面以下进行稀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将浓度较高的酸液倒入水中稀释过程中,在密闭的管道内平稳匀速转移,杜绝酸液与空气可见光源接触,不会飘散酸雾或产生飞溅,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连接盖结构能有效防止酸液泄露。酸液出口管内孔的截面积和空气进气管内孔的截面积与内螺纹通孔的截面积之比使空气流入和酸液流出顺畅平稳。外横管便于定向和安装单向阀,内横管便于空气平稳进入酸液桶内腔不使酸液翻腾。单向阀防止酸液从空气进气管意外流出。通断阀控制酸液从连接管流出或不流出。酸液转移方法能确保浓度较高的酸液从酸液桶安全转移到槽罐反应釜中用于稀释的水中。本专利技术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及酸液转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包括槽罐反应釜和顶部设有圆凸块和手柄的酸液桶;圆凸块的端面设有与酸液桶内腔贯通的内螺纹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还包括与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连接盖、连接管、穿设于连接盖中的酸液出口管和空气进气管;连接管的一端与酸液出口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包括槽罐反应釜和顶部设有圆凸块和手柄的酸液桶;圆凸块的端面设有与酸液桶内腔贯通的内螺纹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还包括与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连接盖、连接管、穿设于连接盖中的酸液出口管和空气进气管;连接管的一端与酸液出口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空气进气管包括主管、沿连接盖的径向设置且进口端朝外并与主管的外端连接的外横管和方向与外横管的方向相同并与主管的内端连接的内横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盖包括与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的主体、套设在圆凸块侧围外侧的防护圈和分别与主体和防护圈连接的连接圈、与防护圈下端连接的弹性密封圈;酸液出口管和空气进气管穿设于主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液安全转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玉祥臧召燕安聪慧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