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小龙专利>正文

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73872 阅读:6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其包括连接在鱼缸和底滤箱之间的上水管和虹吸管,该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舱和下水中间舱,压力舱位于下水中间舱内,下水中间舱的底部与底滤箱连通;压力舱的顶部连接有上水支管,上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压力舱的底部连接有下水支管,下水支管的底端开口上安装有第一浮球阀;压力舱的底壁上开设有隔膜安装口,隔膜安装口上安装有弹性隔膜,虹吸管的底端部伸入下水中间舱内且向上弯折形成虹吸弯折管,虹吸弯折管的开口位于弹性隔膜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控制方便、水循环通畅和能自动调节流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族箱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具有底滤系统的水族箱中,一般在底滤箱内安装水泵,将底滤箱内过滤后的纯净水经由上水管抽送到顶部的鱼缸中,在底滤箱的另一侧连接虹吸管,虹吸管注水后,水泵开启将底滤箱内的水抽送到鱼缸内的同时,虹吸管发生虹吸作用,将鱼缸中的脏水吸回底滤箱中过滤,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对水族箱中的水进行过滤去污。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回水管堵塞或水泵损坏现象,由于没有相应的水流调节机构,从而会导致鱼缸漏水或爆缸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控制方便、水循环通畅且能自动调节流量的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鱼缸和底滤箱之间的上水管和虹吸管,上水管的底端安装有水泵,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舱和下水中间舱,压力舱位于下水中间舱内,下水中间舱的底部与底滤箱连通;压力舱的顶部连接有与上水管连接的上水支管,上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止回阀位于上水支管的下方;压力舱的底部连接有下水支管,下水支管的底端穿出下水中间舱的底壁并通入底滤箱的中部,下水支管的底端开口上安装有第一浮球阀;压力舱的底壁上开设有隔膜安装口,隔膜安装口上安装有弹性隔膜,虹吸管的底端部伸入下水中间舱内且向上弯折形成虹吸弯折管,虹吸弯折管的开口位于弹性隔膜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水泵开始工作上水时,止回阀打开,上水管开启,部分水流经上水支管进入压力舱,压力舱内的水再通过下水支管排入底滤箱内,此时压力舱内无压力,弹性隔膜回缩,虹吸弯折管正常排水;当底滤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浮球阀时,下水支管的底端封闭,压力舱内无法正常排水,压力增加,使得弹性隔膜外伸封堵虹吸弯折管的开口,从而调小或关闭虹吸管内的回流水量,使得底滤箱内的水位下降,当底滤箱内的水位下降到使得第一浮球阀再次打开时,压力舱内的压力降低,弹性隔膜回缩,此时调大或开启虹吸管内的回流水量,如此往复,实现了对循环水流的自动调节;当水泵损坏或停电时,上水停止,止回阀关闭,在重力和虹吸的共同作用下,底滤箱内的水位升高,第一浮球阀关闭,压力舱无法排水,压力增加,弹性隔膜外伸将虹吸弯折管的开口封闭,关闭回水,当重新来电或水泵能再次正常工作时,在水泵的抽水作用下,底滤箱内的水位降低,第一浮球阀开启,压力舱内压力降低,弹性隔膜回缩,开启回水,实现了来电自动开启和停电自动关闭功能。 所述虹吸管的顶端部向下弯折后伸入鱼缸的底部,虹吸管顶端部的弯折形成顶部弯折段,顶部弯折段上连接有空气管,空气管向下延伸至底滤箱的顶部,空气管的底端开口上安装有位于底滤箱顶部的第二浮球阀。设置第二浮球阀和空气管起到又一重保险的作用,当第一浮球阀损坏时,底滤箱内的水位持续上升到第二浮球阀的位置,此时第二浮球阀打开,虹吸管内进入空气,破坏虹吸作用,回水停止,有效避免了爆缸现象。 所述止回阀包括铰装在上水管内壁上的阀板,固设在上水管内壁上且与阀板配合的环形垫板,环形垫板上设有密封胶圈。阀板采用铰接的安装方式,当上水时,在水流的作用下,阀板打开,当水泵关闭时,在阀板的自重和上部的水压共同作用下,阀板下落关闭。设置密封胶圈保证了阀板与环形垫板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上水支管的内径为下水支管内径的一半。该种设置使得压力舱内积攒压力的过程是缓慢的,而释放压力的过程则可以适当加快,一方面可避免积攒压力时对压力舱过度冲击,另一方面可使得整个水循环的调节过程有一个缓冲。 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控制方便、水循环通畅和能自动调节流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虚线圆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技术的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鱼缸和底滤箱之间的上水管I和虹吸管2,上水管I的底端安装有水泵3,本技术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舱4和下水中间舱5,压力舱4位于下水中间舱5内,下水中间舱5的底部与底滤箱连通;压力舱4的顶部连接有与上水管I连接的上水支管6,上水管I上安装有止回阀7,止回阀7位于上水支管6的下方;压力舱4的底部连接有下水支管8,下水支管8的底端穿出下水中间舱5的底壁并通入底滤箱的中部,下水支管8的底端开口上安装有第一浮球阀9 ;压力舱4的底壁上开设有隔膜安装口,隔膜安装口上安装有弹性隔膜10,虹吸管2的底端部伸入下水中间舱5内且向上弯折形成虹吸弯折管11,虹吸弯折管11的开口位于弹性隔膜10的正下方。 水泵3开始工作上水时,止回阀7打开,上水管I开启,部分水流经上水支管6进入压力舱4,压力舱4内的水再通过下水支管8排入底滤箱内,此时压力舱4内无压力,弹性隔膜10回缩,虹吸弯折管11正常排水;当底滤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浮球阀9时,下水支管8的底端封闭,压力舱4内无法正常排水,压力增加,使得弹性隔膜10外伸封堵虹吸弯折管11的开口,从而调小或关闭虹吸管2内的回流水量,使得底滤箱内的水位下降,当底滤箱内的水位下降到使得第一浮球阀9再次打开时,压力舱4内的压力降低,弹性隔膜10回缩,此时调大或开启虹吸管2内的回流水量,如此往复,实现了对循环水流的自动调节;当水泵3损坏或停电时,上水停止,止回阀7关闭,在重力和虹吸的共同作用下,底滤箱内的水位升高,第一浮球阀9关闭,压力舱4无法排水,压力增加,弹性隔膜10外伸将虹吸弯折管11的开口封闭,关闭回水,当重新来电或水泵能再次正常工作时,在水泵的抽水作用下,底滤箱内的水位降低,第一浮球阀9开启,压力舱4内压力降低,弹性隔膜10回缩,开启回水,实现了来电自动开启和停电自动关闭功能。 参照附图,虹吸管2的顶端部向下弯折后伸入鱼缸的底部,虹吸管2顶端部的弯折形成顶部弯折段12,顶部弯折段12上连接有空气管13,空气管13向下延伸至底滤箱的顶部,空气管13的底端开口上安装有位于底滤箱顶部的第二浮球阀14。设置第二浮球阀14和空气管13起到又一重保险的作用,当第一浮球阀9损坏时,底滤箱内的水位持续上升到第二浮球阀14的位置,此时第二浮球阀14打开,虹吸管2内进入空气,破坏虹吸作用,回水停止,有效避免了爆缸现象。 参照附图,止回阀7包括铰装在上水管I内壁上的阀板71,固设在上水管I内壁上且与阀板71配合的环形垫板72,环形垫板72上设有密封胶圈73。阀板71采用铰接的安装方式,当上水时,在水流的作用下,阀板71打开,当水泵3关闭时,在阀板71的自重和上部的水压共同作用下,阀板71下落关闭。设置密封胶圈73保证了阀板71与环形垫板72之间的密封效果。 参照附图,在本技术中,虹吸管和上水管以及下水中间舱的出口均可采用大口径,有效避免了堵塞现象。进入压力舱4内的是经过滤后的纯净水,也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其中,上水支管6的内径为下水支管8内径的一半。该种设置使得压力舱4内积攒压力的过程是缓慢的,而释放压力的过程则可以适当加快,一方面可避免积攒压力时对压力舱4过度冲击,另一方面可使得整个水循环的调节过程有一个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鱼缸和底滤箱之间的上水管(1)和虹吸管(2),上水管(1)的底端安装有水泵(3),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舱(4)和下水中间舱(5),压力舱(4)位于下水中间舱(5)内,下水中间舱(5)的底部与底滤箱连通;压力舱(4)的顶部连接有与上水管(1)连接的上水支管(6),上水管(1)上安装有止回阀(7),止回阀(7)位于上水支管(6)的下方;压力舱(4)的底部连接有下水支管(8),下水支管(8)的底端穿出下水中间舱(5)的底壁并通入底滤箱的中部,下水支管(8)的底端开口上安装有第一浮球阀(9);压力舱(4)的底壁上开设有隔膜安装口,隔膜安装口上安装有弹性隔膜(10),虹吸管(2)的底端部伸入下水中间舱(5)内且向上弯折形成虹吸弯折管(11),虹吸弯折管(11)的开口位于弹性隔膜(10)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缸底滤箱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鱼缸和底滤箱之间的上水管(I)和虹吸管(2 ),上水管(I)的底端安装有水泵(3 ),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舱(4)和下水中间舱(5),压力舱(4)位于下水中间舱(5)内,下水中间舱(5)的底部与底滤箱连通;压力舱(4)的顶部连接有与上水管(I)连接的上水支管(6),上水管(I)上安装有止回阀(7),止回阀(7)位于上水支管(6)的下方;压力舱(4)的底部连接有下水支管(8),下水支管(8)的底端穿出下水中间舱(5)的底壁并通入底滤箱的中部,下水支管(8)的底端开口上安装有第一浮球阀(9);压力舱(4)的底壁上开设有隔膜安装口,隔膜安装口上安装有弹性隔膜(10 ),虹吸管(2 )的底端部伸入下水中间舱(5 )内且向上弯折形成虹吸弯折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韩小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