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载表面活性剂智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7548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4:03
一种包载表面活性剂的智能微胶囊,由壳层和包裹在壳层内的液核构成,所述壳层由温度敏感型高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而成,所述液核包载有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当环境温度升高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体积相转变温度之上时,微胶囊体积剧烈收缩从而释放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液核,而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制备上述微胶囊的技术方案:(1)玻璃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搭建;(2)内油相、中间水相、外油相流体的配制;(3)分别将前述三种流体注入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高单分散的油/水/油双重乳液后将其引入反应容器中,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4)分离纯化微胶囊;(5)包载表面活性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载体
,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智能微胶囊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技术中,化学驱方法是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方法。其中,表面活性剂是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应用面较广、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化学驱油剂。早在20世纪20年代,De Groot就首先提出了表面活性剂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表面活性剂驱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能,能够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黏附在油藏岩石毛细管壁的原油得到“洗涤”,能够被水所驱动,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然而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驱替流体注入的表面活性剂易被岩石吸附,能够深入到油藏内部的表面活性剂量较少,使得表面活性剂驱的效果不如实验室评价结果理想。例如阳离子型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由于蒙脱土层状结构特点,季铵盐有机阳离子很容易与蒙脱土层间的吸附水合阳离子置换,进入蒙脱土层间。从而使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很少作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在地层中的吸附损失量相当大。但在实验评价中,此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又特别好,能有效提高采收率。另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盐性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载表面活性剂的智能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微胶囊由壳层和包裹在壳层内的液核构成,所述壳层由温度敏感型高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而成,所述液核包载有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载表面活性剂的智能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该微胶囊由壳层和包裹在壳层内的液核构成,所述壳层由温度敏感型高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而成,所述液核包载有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胶囊,其特征是:微胶囊呈球状,其粒径为200?6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亚兰牟川淋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