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快速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5670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20:03
船舶用快速推进装置,它涉及船舶推进装置技术领域,船体的尾部中心设置有驱动螺旋桨,船体的尾部、驱动螺旋桨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船体的底部均有的设置有数个抽水口,每个抽水口均通过导水管一一相连,且导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出水口的右端、导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抽水螺旋桨,每个出水口的上部、导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抽水螺旋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旋转中的辅助螺旋桨对船体底部的水进行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船体尾部驱动螺旋桨处,船体尾部的驱动螺旋桨作为船体的驱动装置在高速旋转,管道会源源不断的向螺旋桨的表面提供水流,故而不会出现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的情况,故而极大的提高了船舶使用时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用快速推进装置
: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推进装置
,具体涉及船舶用快速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 船舶(boats and ships),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现有的核动力装置都是采用压水型核反应堆汽轮机,主要用在潜艇和航空母舰上,而在民用船舶中,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没有得到发展。核电池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意味着可以批量的制造核电池为动力的船舶。70-80年代,为了节约能源,有些国家吸收机帆船的优点,研制一种以机为主、以帆助航的船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联合控制,日本建造的“新爱德丸”号便是这种节能船的代表。 现有的螺旋桨驱动船由于螺旋桨与船体之间的距离有限,当螺旋桨的转速达到一定速度,螺旋桨与船体之间会形成一个真空空间,这样螺旋桨转动时将无法与水体充分接触,极大的影响了螺旋桨驱动船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船舶用快速推进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船舶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抽水口,利用旋转中的辅助螺旋桨对船体底部的水进行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船体尾部驱动螺旋桨处,船体尾部的驱动螺旋桨作为船体的驱动装置在高速旋转,管道会源源不断的向螺旋桨的表面提供水流,故而不会出现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的情况,故而极大的提高了船舶使用时的速度。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船体、驱动螺旋桨、出水口、第一抽水螺旋桨、第二抽水螺旋桨、抽水口和导水管,船体的尾部中心设置有驱动螺旋桨,船体的尾部、驱动螺旋桨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船体的底部均有的设置有数个抽水口,每个抽水口均通过导水管一一相连,且导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出水口的右端、导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抽水螺旋桨,每个出水口的上部、导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抽水螺旋桨。 所述的出水口 3处的导水管7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可以增大水流的速度,更进一步的防止驱动螺旋桨2与船体I之间形成真空空间。 所述的驱动螺旋桨2优选为四页螺旋桨,这样的螺旋桨既可以增大与水体的接触面,又能极大的为船体带动强劲的动力。 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当船舶驱动使用时,驱动螺旋桨和数个抽水螺旋桨同时启动,驱动螺旋桨的旋转会给船体到来动力输出,数个抽水螺旋桨的旋转会将船体底部的水流通过导水管输送到船体尾部的出水口处,并源源不断的给驱动螺旋桨表面提供水流,从而防止高速旋转的驱动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的情况。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船舶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抽水口,利用旋转中的辅助螺旋桨对船体底部的水进行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船体尾部驱动螺旋桨处,船体尾部的驱动螺旋桨作为船体的驱动装置在高速旋转,管道会源源不断的向螺旋桨的表面提供水流,故而不会出现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的情况,故而极大的提高了船舶使用时的速度。 【附图说明】 :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个螺旋桨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船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船体,2、驱动螺旋桨,3、出水口,4、第一抽水螺旋桨,5、第二抽水螺旋桨,6、抽水口,7、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参看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船体1、驱动螺旋桨2、出水口 3、第一抽水螺旋桨4、第二抽水螺旋桨5、抽水口 6和导水管7,船体I的尾部中心设置有驱动螺旋桨2,船体I的尾部、驱动螺旋桨2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 3,船体I的底部均有的设置有数个抽水口 6,每个抽水口均通过导水管7 —一相连,且导水管7的另一端与出水口 3相连,出水口 3的右端、导水管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抽水螺旋桨5,每个出水口 3的上部、导水管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抽水螺旋桨4。 所述的出水口 3处的导水管7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可以增大水流的速度,更进一步的防止驱动螺旋桨2与船体I之间形成真空空间。 所述的驱动螺旋桨2优选为四页螺旋桨,这样的螺旋桨既可以增人与水体的接触面,又能极大的为船体带动强劲的动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原理:当船舶驱动使用时,驱动螺旋桨和数个抽水螺旋桨同时启动,驱动螺旋桨的旋转会给船体到来动力输出,数个抽水螺旋桨的旋转会将船体底部的水流通过导水管输送到船体尾部的出水口处,并源源不断的给驱动螺旋桨表面提供水流,从而防止高速旋转的驱动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船舶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抽水口,利用旋转中的辅助螺旋桨对船体底部的水进行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船体尾部驱动螺旋桨处,船体尾部的驱动螺旋桨作为船体的驱动装置在高速旋转,管道会源源不断的向螺旋桨的表面提供水流,故而不会出现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的情况,故而极大的提高了船舶使用时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船舶用快速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船体(1)、驱动螺旋桨(2)、出水口(3)、第一抽水螺旋桨(4)、第二抽水螺旋桨(5)、抽水口(6)和导水管(7),船体(1)的尾部中心设置有驱动螺旋桨(2),船体(1)的尾部、驱动螺旋桨(2)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3),船体(1)的底部均有的设置有数个抽水口(6),每个抽水口均通过导水管(7)一一相连,且导水管(7)的另一端与出水口(3)相连,出水口(3)的右端、导水管(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抽水螺旋桨(5),每个出水口(3)的上部、导水管(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抽水螺旋桨(4)。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用快速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船体(11驱动螺旋桨(2)、出水口(3)、第一抽水螺旋桨(4)、第二抽水螺旋桨(5)、抽水口(6)和导水管(7),船体(1)的尾部中心设置有驱动螺旋桨(2),船体(1)的尾部、驱动螺旋桨(2)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3),船体(1)的底部均有的设置有数个抽水口 ¢),每个抽水口均通过导水管(7) —一相连,且导水管(7)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光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荣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