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17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其结构是由电磁操纵液压阀和控制分动箱构成,电磁操纵液压阀通过输油管与控制分动箱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实用,设计巧妙独特。拖拉机制动分动箱自动结合技术与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拖拉机在制动时分动箱自动结合,与不带此项技术的拖拉机相比,制动减速度增大了一倍,制动距离减小了50%,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行车安全性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大马力拖拉机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现有技术的拖拉机变速控制和制动控制是采用手换挡变速箱和脚踏液压制动装置,现有技术的变速控制装置和制动控制装置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手动换挡变速增大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在制动控制方面,现有技术的拖拉机多是后轮驱动和后轮制动,的在实际制动过程中,由于拖拉机行驶过程中的惯性作用,会使拖拉机的中心前移,使拖拉机的后轮与地面的附着力降低,严重影响了拖拉机的制动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大马力拖拉机的驱动和制动控制需要,实现操作方便、驾驶舒适,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电器开关控制电磁阀接通或切断通往分动箱的低压油,实现控制变速箱各当位分动箱的分离与结合的前轮驱动四轮制动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该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机构采用了电磁操纵液压阀,控制分动箱的结合与分离,去掉了传统的分动箱的结合分离装置,简化了操纵杆件,满足了大马力拖拉机控制机构简单、可靠、操纵舒适的设计要求,并且为设计封闭式驾驶室提供了方便。本技术电液自动控制装置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1)如图1所示,P处的液压油为液压转向器的回油,液压油首先顶开限压弹簧,通过T处的油管回到后桥内,P处的压力约为1.2~1.3MPa;此时电磁阀未通电,通往分动箱的油路截断,分动箱处于结合状态。2)当电磁阀通电后,P处压力油通过电磁阀A处的出油口进入分动箱中的牙嵌套结合环形分离油缸,液压油克服的回位弹簧的弹力,顶开牙嵌套与主传动齿轮分离,与主传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无动力输出。3)当电磁阀断电后,阀芯在电磁阀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切断通往分动箱的压力油,牙嵌套结合环形分离油缸中的液压油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通过电磁阀回到后桥,分动箱迅速结合。一般拖拉机运输作业时采用两轮驱动,此时拖拉机制动时,发生了重量转移,拖拉机后轮附着重量约为整机重量50%,此时拖拉机的制动力为整机重量50%乘以附着系数φ,即0.5φG。当拖拉机采用拖拉机制动时分动箱自动结合技术后,拖拉机制动时,拖拉机前轮驱动自动挂接,前轮的附着扭矩通过传动-->系统传到后制动器,拖拉机整机重量都可以产生附着力矩,即拖拉机的最大制动力为拖拉机的整机重量乘以附着系数φ,即φG。由此可见,采用此项技术后,拖拉机的制动力提高了一倍,制动距离缩短了一半,增加了拖拉机的行车安全性。驾驶员只要在驾驶室内按下开关,就可实现前驱动的结合与分离,操纵机构简单、可靠。附图1为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电磁阀和分动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其结构是由电磁操纵液压阀和控制分动箱构成,电磁操纵液压阀通过输油管1与控制分动箱相连接。电磁操纵液压阀是由阀体2、电磁线绕组3、电磁阀衔铁4、滑杆5、复位弹簧6、阀芯7、阀套8、油压传感器9、弹簧导向套10、限压弹簧11、调整垫片12、限压阀芯13及进油管接头14构成,阀体2分上下设置有电磁阀腔和限压阀腔,由电磁线绕组3、电磁阀衔铁4、阀套8、阀芯7、滑杆5和复位弹簧6组成的电磁阀设置在电磁阀腔左端,滑杆5的右端与阀芯7相接,复位弹簧6设置在电磁阀衔铁4与滑杆5之间,油压传感器9设置在电磁阀腔的右端,与控制分动箱相接的出油口15设置在电磁阀腔的中部,空心阀芯7上开有进油孔和回油孔,阀套8上亦开有进油孔和回油孔,进油孔和回油孔分别经进油通道16和回油通道17与限压阀腔相通。与油泵相接进油管接头14设置在限压阀腔的左端,弹簧导向套10设置在限压阀腔的右端,限压阀芯13设置在限压阀腔的中间,限压弹簧11的右端位于弹簧导向套10的中心孔之中,限压弹簧11的另一端位于限压阀芯13右端的中心孔之中,与贮油箱35相通的回油管接头31设置在弹簧导向套10的右端。控制分动箱是由分动箱壳体32、端盖33、分动箱输出轴34、密封套18、轴承19、输出轴定位挡盘20、回位弹簧21、牙嵌套22、主传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及进油管接头25组成,分动箱输出轴34由轴承固定在分动箱壳体15之中,牙嵌套22的内圆上设置有花键与分动箱输出轴34外圆上的花键相啮合,牙嵌套22的右端通过拨齿26与主传动齿轮23左端面相接,主传动齿轮23与从动齿轮24相啮合输出动力,回位弹簧21设置在牙嵌套22与输出轴定位挡盘20之间,密封套18通过端盖16固定在分动箱壳体15的左端部,进油管接头25穿过分动箱壳体15与开在密封套18的外圆上的进油孔27相接,密封套18上的进油孔27-->与开在分动箱输出轴34中间的输油通道28相接,输油通道28的右端与设置在牙嵌套22内圆右侧与分动箱输出轴17之间的环形油槽29相通,环形油槽29的两侧设置有复合密封环30。实施例:本技术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按通用拖拉机加制造工艺加工制作即可。为了充分利用四轮驱动拖拉机前轮的附着扭矩,使拖拉机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增大,增大拖拉机的制动力和制动减速度,缩短拖拉机的制动时间和距离。电磁阀控制继电器是常合的,电流通过电磁阀控制继电器流到电磁阀中的电磁线圈,使电磁阀中电磁铁运动,打开通往分动箱的油路,液压油顶开分动箱中的牙嵌套,分动箱分离,拖拉机处于两轮驱动状态。当按下四轮驱动结合开关或左、右液压制动开关都结合时,电磁阀控制继电器工作,吸开电磁阀控制继电器,电磁阀中的电磁线圈断电,电磁阀中电磁铁回位,通往分动箱的油路截断,分动箱结合,拖拉机处于四轮驱动状态。拖拉机公路运输作业时采用两轮驱动,制动踏板必须连锁;当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左、右液压制动开关都结合,拖拉机分动箱结合,拖拉机处于四轮驱动状态。松开制动踏板,前驱动脱开,恢复两轮驱动状态。左、右液压制动开关串联安装。单边制动时,拖拉机仍处于两轮驱动状态。只有制动踏板连锁,同时踩下制动踏板时,前桥才能结合。左、右液压制动开关与四轮驱动结合开关并联安装,不影响驾驶员控制前桥的结合与分离,同样,拖拉机在四轮驱动状态,踩制动踏板不影响四轮驱动结合。本技术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实用,设计巧妙独特。拖拉机制动分动箱自动结合技术与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拖拉机在制动时分动箱自动结合,制动减速度增大了一倍,制动距离减小了50%,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行车安全性,以及设计构思巧妙独特,结构简单、紧凑。由于采用了低压系统,压力低,对液压件要求不高,成本低廉等特点。使我国的大马力拖拉机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操纵液压阀和控制分动箱,其特征在于电磁操纵液压阀通过输油管与控制分动箱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操纵液压阀和控制分动箱,其特征在于电磁操纵液压阀通过输油管与控制分动箱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操纵液压阀是由阀体、电磁线绕组、电磁阀衔铁、滑杆、复位弹簧、阀芯、阀套、油压传感器、弹簧导向套、限压弹簧、调整垫片、限压阀及进油管接头构成,阀体分上下设置有电磁阀腔和限压阀腔,由电磁线绕组、电磁阀衔铁、滑杆、复位弹簧、阀套和阀芯组成的电磁阀设置在电磁阀腔左端,滑杆的右端与阀芯相接,复位弹簧设置在电磁阀衔铁与滑杆之间,油压传感器设置在电磁阀腔的右端,与控制分动箱相接的出油口设置在电磁阀腔的中部,空心阀芯上开有进油孔和回油孔,阀套上亦开有进油孔和回油孔,进油孔和回油孔分别经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与限压阀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前轮驱动电液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油管接头设置在限压阀腔的左端,弹簧导向套设置在限压阀腔的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勋于保建吴学新代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源山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