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041 阅读:8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其主要技术要点是通过主操纵机构实现主离合器部分的操纵,通过副主操纵机构实现副离合器部分的操纵。在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实现了主、副离合器的独立操纵,互不影响,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彻底解决了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离合器早期烧损,延长拖拉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副分离座设置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圈,使副分离轴承采用外圈定位,内圈转动的结构,因此在小空间内加大了副分离座的支撑面积,避免了因其支撑长度短,受力时容易产生变形而使主、副分离座烧死的现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的操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欧豹TA60系列轮式拖拉机,为了便于实现对行走和后动力输出的控制,使用了双作用离合器,采用联动的离合器操纵方式,主、副离合器的操纵均由一个离合器踏板实现,操纵沉重,操作者工作负荷大;且由于一个踏板操纵时主、副离合器的分离界限不明显,没有经验的操作者极易产生在操作主离合时带动副离合的联动,导致副离合器摩擦片早期烧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以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避免误操作造成离合器早期烧损,延长拖拉机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包括用于推动主离合器部分的主分离杠杆的主操纵机构,用于推动副离合器部分的副分离杠杆的副操纵机构。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操纵机构包括可轴向滑动的主分离座,所述主分离座靠近主分离杠杆的端部安装有主分离轴承,连接于主分离座的主分离拨叉,连接于主分离拨叉的主分离摇臂,连接于主分离摇臂的主拉杆,连接于主拉杆的踏板装置,用于使踏板装置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副操纵机构包括副分离座,所述副分离座滑套于主分离座,所述副分离座靠近副分离杠杆的端部安装有副分离轴承,连接于副分离座的副分离拨叉,连接于副分离拨叉-->的副分离摇臂,连接于副分离摇臂的副拉杆,连接于副拉杆的操纵手柄装置,用于使操纵手柄装置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副分离座设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圈,位于径向内侧的内凸圈滑套于所述的主分离座;所述主分离轴承由球轴承构成;所述副分离轴承由球轴承构成,所述副分离轴承安装于所述副分离座的两个凸圈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分离轴承的内圈与主分离座外周部过盈连接,主分离轴承的外圈设有用于增大与主分离杠杆接触面积的端部;所述副分离轴承的外圈与副分离座的外凸圈过盈连接,副分离轴承的内圈与副分离座的内凸圈设有径向间隙,副分离轴承的内圈设有用于增大与副分离杠杆接触面积的端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操纵机构推动主离合器部分的主分离杠杆,实现主离合器的离合,通过副操纵机构推动副离合器部分的副分离杠杆,实现副离合器的离合,主、副离合器独立控制,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彻底解决了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离合器早期烧损,延长拖拉机的使用寿命。由于副分离座设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圈,位于径向内侧的内凸圈滑套于所述的主分离座,副分离轴承采用外圈定位,内圈转动的结构,因此在小空间内加大了副分离座的支撑面积,避免了因其支撑长度短,受力时容易产生变形而使主、副分离座烧死的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一种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它用来控制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1,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用于推动主离合器部分的主分离杠杆11的主操纵机构,和用于推动副离合器部分的副分离杠杆12的副操纵机构。-->所述主操纵机构包括可轴向滑动的主分离座21,所述主分离座靠近主分离杠杆的端部安装有主分离轴承27,连接于主分离座的主分离拨叉22,连接于主分离拨叉的主分离摇臂23,连接于主分离摇臂的主拉杆24,连接于主拉杆的踏板装置25,用于使踏板装置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26。所述副操纵机构包括副分离座31,所述副分离座滑31套于主分离座21,所述副分离座靠近副分离杠杆的端部安装有副分离轴承37,连接于副分离座的副分离拨叉32,连接于副分离拨叉的副分离摇臂33,连接于副分离摇臂的副拉杆34,连接于副拉杆的操纵手柄装置35,用于使操纵手柄装置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36,以及用于使副分离座31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38。如图2所示,所述副分离座31设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圈,位于径向内侧的内凸圈滑套于所述的主分离座21。所述主分离轴承27由球轴承构成,所述主分离轴承27的内圈与主分离座21的外周部过盈连接,主分离轴承27的外圈设有用于增大与主分离杠杆11接触面积的端部。所述副分离轴承37由球轴承构成,所述副分离轴承37安装于所述副分离座31的两个凸圈之间。所述副分离轴承37的外圈与副分离座31的外凸圈过盈连接,副分离轴承37的内圈与副分离座31的内凸圈设有径向间隙,副分离轴承37的内圈设有用于增大与副分离杠杆12接触面积的端部。主操纵机构传动路线简介:踏板装置25---主拉杆  24---主分离摇臂  23---主分离拨叉  22---主分离座21---主分离轴承  27---双作用离合器1的主分离杠杆  11---实现主离合器分离,接合过程逆向。主操纵机构通过踏踏板装置25,经过上述传动路线后实现分离,松开踏板装置25,在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实现整个机构的回位,最终主分离轴承27回到初始位置。副操纵机构传动路线简介:操纵手柄装置35---副拉杆  34---副分离摇臂  33---副分离拨叉  32---副分离座31---副分离轴承  37---双作用离合器1的副分离杠杆  12---实现副离合器-->分离,接合过程逆向。副操纵装置通过操纵手柄装置35,经过上述传动路线后实现分离,松开操纵手柄装置35,在第二复位弹簧36的作用下回位,内部机构主要是副分离座31在第三复位弹簧38的作用下复位。本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点在于,在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实现主、副离合器的独立操纵,具体说,是通过主操纵机构实现主离合器部分的操纵,通过副主操纵机构实现副离合器部分的操纵,主、副离合器的操纵互不影响。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彻底解决了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离合器早期烧损,延长拖拉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点在于,在副分离座设置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圈,使副分离轴承采用外圈定位,内圈转动的结构,因此在小空间内加大了副分离座的支撑面积,避免了因其支撑长度短,受力时容易产生变形而使主、副分离座烧死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推动主离合器部分的主分离杠杆(11)的主操纵机构,用于推动副离合器部分的副分离杠杆(12)的副操纵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推动主离合器部分的主分离杠杆(11)的主操纵机构,用于推动副离合器部分的副分离杠杆(12)的副操纵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双作用离合器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纵机构包括可轴向滑动的主分离座(21),所述主分离座靠近主分离杠杆的端部安装有主分离轴承(27),连接于主分离座的主分离拨叉(22),连接于主分离拨叉的主分离摇臂(23),连接于主分离摇臂的主拉杆(24),连接于主拉杆的踏板装置(25),用于使踏板装置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26);所述副操纵机构包括副分离座(31),所述副分离座滑套(31)于主分离座(21),所述副分离座靠近副分离杠杆的端部安装有副分离轴承(37),连接于副分离座的副分离拨叉(32),连接于副分离拨叉的副分离摇臂(33),连接于副分离摇臂的副拉杆(34),连接于副拉杆的操纵手柄装置(35),用于使操纵手柄装置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岩彭恩波张继勋王志全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