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71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向装置,包括手把(1)、手把座(2)、手把连接转向轴(3)、转向臂(4)、齿轮箱(5)、机架的托架(6)、转向轴承(7)、驱动电机(8),所述的手把(1)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把座(2)上,转向臂(4)与手把座(2)经手把连接转向轴(3)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向轴承(7)的内圈(9)与转向臂(4)以及齿轮箱(5)固定在一起,转向轴承(7)的外圈(10)固定在机架托架(6)上,驱动电机(8)的外壳(11)固定在转向轴承(7)的外圈(10)上。因此,驱动电机并不随着手把的转动而转动,这样就彻底克服了连接电缆和电机的连接处产生疲劳损坏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用于电动搬运车和电动堆高车上的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动搬运车和电动堆高车的转向装置是由手把、手把座、手把转向连接轴、电机连接轴套、驱动电机、齿轮箱直接连接而成。当进行转向操作时,由于驱动电机是和其相关零部件直接连接的,而驱动电机的壳体起到一个连接轴的作用,从而导致驱动电机随着手把一起转动。按照实际使用要求,电动搬运车和电动堆高车的转向角度一般为180度左右,因而转向时驱动电机也随着转动180度左右,这样和驱动电机连接的电缆也随着转向180度左右,因此连接电缆在不断的往复转向运动中,其连接处极易造成疲劳损坏,从而极易发生整车线路故障问题,降低了整车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整车可靠性的用于电动搬运车和电动堆高车上的转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装置,包括手把、手把座、手把连接转向轴、转向臂、齿轮箱、机架的托架、转向轴承、驱动电机,所述的手把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把座上,转向臂与手把座经手把连接转向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向轴承的内圈与转向臂以及齿轮箱固定在一起,转向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机架的托架上,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转向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转向轴承的内圈与转向臂以及齿轮箱固定在一起,指转向臂固定有连接板,内圈、连接板、齿轮箱依次同时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转向轴承的外圈上,指外壳固定连接在电机固定板内孔中,电机固定板固定在转向轴承的外圈上。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驱动电机外壳是固定在转向轴承外圈上的,而轴承外圈则是固定在机架的托架上的,因此驱动电机并不随着手把的转动而转动,这样就彻底克服了连接电缆-->和电机的连接处产生疲劳损坏的缺点,极大的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把;2、手把座;3、手把转向连接轴;4、转向臂;5、齿轮箱;6、机架的托架;7、转向轴承;8、驱动电机;9、内圈;10、外圈;11、外壳;12、连接板;13、电机固定板;14、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由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手把1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把座2上,转向臂4与手把座2手把连接转向轴3连接在一起,转向臂4与驱动电机8的外壳11的一端固定在一起,驱动电机8的外壳11的另一端焊接在电机固定板13的孔14内,电机固定板13再固定在转向轴承7的内圈9上,同时齿轮箱5也与转向轴承7的内圈9固定在一起,而转向轴承7的外圈10则固定在机架的托架6上。当转动手把1时,手把1带动和其连接的手把座2、手把转向连接轴3、转向臂4转动,由于驱动电机8的外壳11与转向臂4固定在一起,则也带动驱动电机8转动,同时与驱动电机8的外壳11固定的电机固定板13、与电机固定板13固定的转向轴承7的内圈9、与转向轴承7的内圈9固定的齿轮箱5都随之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功能。因此,对转向来说,驱动电机8的外壳11起到了一个连接轴的作用,转向的同时驱动电机8也会随着转动,这样就造成连接电机的电缆同时转动,从而导致在不断的往复转向运动过程中其连接处产生疲劳损坏,极易发生整车线路故障问题。由图2、图3所示的本技术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本技术转向装置,包括手把1、手把座2、手把连接转向轴3、转向臂4、齿轮箱5、机架的托架6、转向轴承7、驱动电机8,所述的手把1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把座2上,转向臂4与手把座2经手把连接转向轴3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向臂4固定有连接板12,转向轴承7的内圈9、连接板12、齿轮箱5依次同时固定在一起。转向轴承7的外圈10固定在机架的托架6上。驱动电机8的外壳11焊接在电机固定板13内孔14中,电机固定板13固定在转向轴承7的外圈10上。当转动手把1时,手把1同样是带动和其连接的手把座2、手把转向连接轴3、转向臂4、-->驱动电机8和齿轮箱5同时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功能。但是,本技术转向装置中,转向的时候,转向臂4的转向带动了连接板12和与连接板12固定在一起的转向轴承7的内圈9以及齿轮箱5的转动,转向轴承7的外圈10并不随之转动。由于驱动电机8的外壳11是固定在转向轴承7的外圈10上,而外圈10则是固定在机架的托架6上的。因此,驱动电机8是不随着转向臂4的转动而转动的。这样就彻底克服了连接电缆和电机的连接处产生疲劳损坏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本技术转向装置中,并不局限于采用连接板12的方式,把转向轴承7的内圈9和齿轮箱5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采用把转向臂4设计成截面形状为类似型的结构,利用转向臂4的底平面,把转向轴承7的内圈9和齿轮箱5固定在一起。本技术转向装置中,并不局限于采用电机固定板12的方式,把电机8的外壳11和转向轴承7的外圈10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采用把电机8的外壳11的端部设计成带台阶的结构,外壳11就直接与外圈10固定在一起。以上这些变化均落入本技术转向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包括手把(1)、手把座(2)、手把连接转向轴(3)、转向臂(4)、齿轮箱(5)、机架的托架(6)、转向轴承(7)、驱动电机(8),所述的手把(1)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把座(2)上,转向臂(4)与手把座(2)经手把连接转向轴(3)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轴承(7)的内圈(9)与转向臂(4)以及齿轮箱(5)固定在一起,转向轴承(7)的外圈(10)固定在机架的托架(6)上,驱动电机(8)的外壳(11)固定在转向轴承(7)的外圈(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装置,包括手把(1)、手把座(2)、手把连接转向轴(3)、转向臂(4)、齿轮箱(5)、机架的托架(6)、转向轴承(7)、驱动电机(8),所述的手把(1)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把座(2)上,转向臂(4)与手把座(2)经手把连接转向轴(3)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轴承(7)的内圈(9)与转向臂(4)以及齿轮箱(5)固定在一起,转向轴承(7)的外圈(10)固定在机架的托架(6)上,驱动电机(8)的外壳(11)固定在转向轴承(7)的外圈(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平田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力达物料搬运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