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阀式两位两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976 阅读:5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阀式两位两通阀,主要由在滑阀套(3)内轴向滑动的滑阀芯(2)及复位弹簧(1)和电磁铁(4)组成,滑阀芯(2)与滑阀套(3)之间液密封,滑阀套(3)上有至少一个横向贯通的液体通道(6),滑阀套(3)的轴向中部有一个环槽(7)与横向贯通的液体通道(6)相通,滑阀芯(2)的轴向中部有一个当滑阀芯(2)处于上死点位置时与滑阀套(3)的环槽(7)相通的环槽(5),滑阀芯(2)内有一个贯通顶端的垂直液体通道(8),垂直液体通道(8)的底端经至少一个横向液体通道(11)与其环槽(5)相通。本阀结构紧凑、体积小、加工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且对电磁铁推力要求不高以使适用面更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液压装置的阀,具体讲是一种通过电磁铁等动力驱动并用来截止或导通液体通道的滑阀式两位两通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两位两通阀主要有板式阀和回转式阀两种,它们主要由轴向滑动的滑阀芯、滑阀套、复位弹簧、电磁铁或具它动力构成。这两种阀的进液口如进油口和出液口如出油口都在滑阀套上。对于板式阀来说,在电磁铁没有通电或是没有其它驱动力时,滑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运动到下死点位置,此时滑阀芯上的环槽与滑阀套上的环槽错开,液体通道如油路截止;当滑阀芯在电磁铁或其它驱动力作用下,运动到上死点位置,此时滑阀芯圆周上的宽环槽将滑阀套上的两环槽连通,液体通道导通,液压介质即液体经滑阀套进入,经过滑阀芯上的环槽,流入滑阀套上的另一环槽,从滑阀套上的出液口流出。该阀有以下缺点;1、滑阀套上至少有两道环槽,加工不方便,而且滑阀套相应体积较大。2、滑阀芯上的环槽较宽不好加工。3、安装尺寸较大。对于回转式阀来说,滑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运动到下死点位置,滑阀芯锥体锥面与滑阀套顶端的孔紧密结合而液密封,液体通道截止;当滑阀芯在电磁铁或其它驱动力作用下,运动到上死点位置,此时滑阀芯锥体密封锥面间隙大开,液体通道导通,液压介质经过滑阀芯锥体锥面与孔的间隙进入,经滑阀套的出液口流出。该阀有以下缺点;1、锥面加工复杂,配合锥度要求太高,需专用磨床加工。2、对液体流向有要求即只能上进下出,因此,对电磁铁的推力要求大。3、零件多,结构复杂。两阀的共同缺点是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加工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且对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如对电磁铁推力要求不大以使适用面更广的滑阀式两位两通阀。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滑阀式两位两通阀,主要由滑阀套、在滑阀套内轴向滑动的滑阀芯及分别设于滑阀芯两端的复位弹簧和驱动装置组成,滑阀芯与滑阀套之间液密封,滑阀套上有至少一个横向贯通的液体通道,滑阀套的轴向中部有一个环槽与横向贯通的液体通道相通,滑阀芯的轴向中部有一个当滑阀芯处于上死点位置时与滑阀套的环槽相通的环槽,滑阀芯内有一个贯通顶端的垂直液体通道,垂直液体通道的底端经至少一个横向液体通道与其环槽相通。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主要液体通道设于滑阀芯的内部,且只有或进或出的一个方向的液体通道设于滑阀套上,同时,本阀的结构客观上对环槽的宽度要求较低,只需要在滑阀套和滑阀芯上各加工一个较窄的环槽即可,大大简化了滑阀套和滑阀芯的结构,所以,本阀的结构十分简单紧凑,零件少,体积小,安装尺寸小,加工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其经济价值高。同时,由于本阀内的液体压力均匀作用在滑阀芯的径向,因此,对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如对电磁铁的推力要求也不高,所以,适应的压力范围大,即适用面更广,其功能更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板式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回转式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阀式两位两通阀液体通道截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阀式两位两通阀液体通道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滑阀式两位两通阀的滑阀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A剖示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滑阀式两位两通阀的滑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B-B剖示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复位弹簧,2、滑阀芯,3、滑阀套,4、电磁铁,5、滑阀芯的环槽,6、滑阀套的横向液体通道,7、滑阀套的环槽,8、滑阀芯的垂直液体通道,9、阀板的出液腔,10、阀板的进液环槽及进液通道,11、滑阀芯的横向液体通道,12、电磁铁的推杆;以下为板式阀的零部件101、复位弹簧,102、、滑阀芯,103、滑阀套,104、电磁铁,105、滑阀芯的宽滑槽,106、进液口及通道,107、滑阀套的环槽,108、出液口及通道;以下为回转式的零部件201、复位弹簧,202、滑阀芯,203、滑阀套,204、电磁铁,205、滑阀芯与滑阀套之间的空腔,206、进液口及通道,208、出液口及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1中,现有技术两位两通阀中的板式阀的滑阀芯102滑配合在滑阀套103内,复位弹簧101设于滑阀芯102的顶端,电磁铁104的推杆设于滑阀芯102底端中心的下方。进液口及通道106和出液口及通道108横向平行设于滑阀套103的一侧并与滑阀套103的网环槽107各自相通。当滑阀芯102运动至上死点时,滑阀芯102的宽环槽105连通滑阀套103上的两环槽107,使进、出液通道导通。在图2中,现有技术两位两通阀中的回转式阀的滑阀芯202由芯杆、螺帽、挡圈、锥体等多个零件组成。滑阀芯202的芯杆与滑阀套203之间形成空腔205,回位弹簧201设于挡圈与滑阀套203内顶端之间的空腔205中。电磁铁204的推杆设于滑阀芯202底端中心的下方。进液口(及通道)206垂直设于滑阀套203的顶端中心并与上述空腔205相通。横向的出液口及通道208与上述空腔205相通。滑阀芯202的锥体锥面在复位弹簧201的作用力下可与进液口206即中心孔的上端面液密封。在图3、图4中,本技术滑阀式两位两通阀的滑阀芯2安装在滑阀套3的中心孔内。滑阀芯2与滑阀套3之间液密封,两者为微间隙滑动配合,其装配间隙可为0.008~0.01mm,这样,既可满足密封的要求,又可以滑动自如。滑阀芯2为阶梯状,中间大,两端相对小,上端小的部位套有复位弹簧1,复位弹簧1的顶端顶至阀板的出液腔9的顶部,下端稍小的部位嵌入阀板的孔内以定位。滑阀芯2的下端装有电磁阀的电磁铁4,电磁铁4的中心有可轴向滑动的推杆12,推杆12位于滑阀芯2底端的下方并与滑阀芯2同轴线,推杆12的顶端可抵至滑阀芯2的底端并可推动滑阀芯2。参见图5、图6,滑阀套3的轴向中部有两个横向贯通的液体通道6,本实施例为进液口及进液通道,它们同轴线设于滑阀套3的两侧,并与阀板的进液环槽及进液通道10相通。滑阀套3的轴向中部有一个环槽7,它与滑阀套3的液体通道6相通。参见图7、图8,滑阀芯2的轴向中部有一个当滑阀芯2处于上死点位置时与滑阀套3的环槽7相通的环槽5。换句话说,滑阀芯2的轴向中部的外圆周上有一个环槽5,当滑阀芯2在电磁铁4的推动力下运动至上死点时,该环槽5与滑阀套3上的环槽7相通(参见图4)。滑阀芯2的圆中心有一个轴向贯通滑阀芯2顶端的垂直液体通道8,本实施例为出液通道及出液口,它与阀板的出液腔9及出液口相通。液体通道8的底端经其自身的横向液体通道11与其自身的环槽5相通。横向液体通道11为四个,在同一平面上沿滑阀芯2的十字中心线均匀分布。本技术滑阀式两位两通阀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磁铁4没有通电时滑阀芯2的下端没有驱动力,滑阀芯2在复位弹簧1的作用力下,保持在最下端的行程终止的位置即下死点位置,滑阀套3上的内环槽7与滑阀芯2上的外环槽5错开,液压介质如压力油不能通过滑阀芯2内部的小孔即横、直液体通道11、8,液体通道如油路截止;当电磁铁4通电时滑阀芯2的下端得到驱动力,在电磁铁4推杆12的推力大于复位弹簧1的作用力时,滑阀芯2向上滑动至上行程的终止位置即上死点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阀式两位两通阀,主要由滑阀套(3)、在滑阀套(3)内轴向滑动的滑阀芯(2)及分别设于滑阀芯(2)两端的复位弹簧(1)和驱动装置组成,滑阀芯(2)与滑阀套(3)之间液密封,滑阀套(3)上有至少一个横向贯通的液体通道(6),其特征在于:滑阀套(3)的轴向中部有一个环槽(7)与横向贯通的液体通道(6)相通,滑阀芯(2)的轴向中部有一个当滑阀芯(2)处于上死点位置时与滑阀套(3)的环槽(7)相通的环槽(5),滑阀芯(2)内有一个贯通顶端的垂直液体通道(8),垂直液体通道(8)的底端经至少一个横向液体通道(11)与其环槽(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力达物料搬运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