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512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该凸轮轴、左半轴、右半轴、二冲程进气凸轮、四冲程进气凸轮、二冲程排气凸轮和四冲程排气凸轮,凸轮依次设在凸轮轴中部,进、排气凸轮两侧表面设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外侧设有环形密封圈,环形油槽周部设有多个油道,环形密封圈周部设有油孔使环形油槽与油道相连通,凸轮两侧的凸轮轴上设有矩形外花键,并且两侧的矩形外花键长度相等,在两外花键以外的凸轮轴裸段端部各设一个环形沟槽,其内设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二冲程和四冲程两种工作模式集于一台发动机的凸轮轴上,结构简单,利用预先是在油槽内的润滑油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步通过油道释放,实现了凸轮的自润滑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轴,具体是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
技术介绍
现代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从工作冲程角度可以划分为二冲程和四冲程两种类型。前者具有升功率大、扭矩输出周期波动小的特点,在大负荷工况下,相比四冲程发动机,该优势更为突出;而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在两个不同的活塞行程中进行,换气损失少且换气终了缸内残余废气系数较小,热效率高,故在燃油消耗和排放上相比二冲程发动机明显有利。若将两种冲程模式集于一台发动机上,通过两种模式的相互切换,则可达到兼顾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凸轮轴位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末端,因此润滑状况不容乐观。如果机油泵因为使用时间过长等原因出现供油压力不足,或润滑油道堵塞造成润滑油无法到达凸轮轴,或轴承盖紧固螺栓拧紧力矩过大造成润滑油无法进入凸轮轴间隙,均会造成凸轮轴的异常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包括该凸轮轴、左半轴、右半轴、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包括该凸轮轴(1)、左半轴(2)、右半轴(3)、二冲程进气凸轮(5)、四冲程进气凸轮(6)、二冲程排气凸轮(7)和四冲程排气凸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冲程进气凸轮(5)、四冲程进气凸轮(6)、二冲程排气凸轮(7)和四冲程排气凸轮(8)依次设在凸轮轴(1)中部,所述所有凸轮共用基圆,所述二冲程进气凸轮(5)和二冲程排气凸轮(7)设为双峰凸轮,所述四冲程进气凸轮(6)和四冲程排气凸轮(8)设为单峰凸轮,所述进、排气凸轮两侧表面设有环形油槽(19),所述环形油槽(19)外侧设有环形密封圈(16),所述环形油槽(19)周部设有多个油道(18),所述环形密封圈(16)周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式变冲程凸轮轴,包括该凸轮轴(I)、左半轴(2)、右半轴(3)、二冲程进气凸轮(5)、四冲程进气凸轮(6)、二冲程排气凸轮(7)和四冲程排气凸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冲程进气凸轮(5)、四冲程进气凸轮(6)、二冲程排气凸轮(7)和四冲程排气凸轮(8)依次设在凸轮轴(I)中部,所述所有凸轮共用基圆,所述二冲程进气凸轮(5)和二冲程排气凸轮(7)设为双峰凸轮,所述四冲程进气凸轮(6)和四冲程排气凸轮(8)设为单峰凸轮,所述进、排气凸轮两侧表面设有环形油槽(19),所述环形油槽(19)外侧设有环形密封圈(16),所述环形油槽(19)周部设有多个油道(18),所述环形密封圈(16)周部设有油孔(17)使环形油槽(19)与油道(18)相连通,所述凸轮两侧的凸轮轴(I)上设有矩形外花键(4),并且两侧的矩形外花键长度相等,在两外花键以外的凸轮轴裸段端部各设一个环形沟槽,其内设密封圈(9),所述左半轴(2)轴外设有用于安装支撑轴承的左轴段(12),所述右半轴(3)外设用于安装支撑轴承的右轴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杰董国柱毛财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捷成轴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