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0201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精轧螺纹钢筋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40~0.50%、Si:1.5~1.8%、Mn:0.8~1.0%、P≤0.035%、S≤0.035%、V:0.08~0.13%、Als:0.008~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脱硫铁水→转炉冶炼→吹氩→200×200mm2方坯保护浇注→方坯加热→轧制→轧后控冷→冷床空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精轧螺纹钢筋性能稳定,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筋冶炼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精轧螺纹钢筋又叫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生产,于2005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发布了GB/T20065~2006《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标准。精轧螺纹钢筋是在整根钢筋上轧有外螺纹的高强度、高精度直条钢筋。在整根钢筋的任意截面都能旋上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进行连结,或旋上螺纹帽进行锚固,具有连接、锚固简便,粘着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又因省掉焊接工艺,避免了由于焊接而造成的内应力及组织不稳定等引起的断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大中跨桥梁等工程。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国内高铁项目对精轧螺纹钢的需求用量逐年递增。精轧螺纹钢筋的合金含量高、强度高、成形较困难,属钢筋中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为各钢企竞相研发的对象,国内具备供货能力的厂家寥寥无几。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118997.0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的生产方法,钢坯材质为中碳低合金钢,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钢包钒微合金化—LF炉精炼—全保护浇铸—钢坯检查—加热炉加热—控制轧制—轧后控制冷却;其中连铸过程采用130mm2小方坯全保护浇铸;轧制过程开轧温度950-1100℃,精轧入口温度800-950℃;轧后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分级控制冷却方式,出一冷段温度控制在700-850℃之间,出二冷段或三冷段上冷床回火温度控制在570-700℃之间。但是该方法也存在较多不足,比如工序复杂,而且要维护多个水箱设备。多线在线冷却不能充分发挥自回火的功能,导致产品性能波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客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精轧螺纹钢筋性能稳定,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螺纹钢筋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40~0.50%、Si:1.5~1.8%、Mn:0.8~1.0%、P≤0.035%、S≤0.035%、V:0.08~0.13%、Als:0.008~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一种上述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脱硫铁水→转炉冶炼→吹氩→200×200mm2方坯保护浇注→方坯加热→轧制→轧后控冷→冷床空冷:(1)铁水脱硫至S含量≤0.002%;(2)废钢装入量占总装入量的10~15%;转炉采用顶-底复合吹炼,终点采用高拉补吹工艺,点吹次数≤2次;终渣碱度目标为2.8~3.8;转炉终点C控制目标0.07~0.09%;出钢温度为1680~1700℃;出钢时间5~9min,挡渣出钢,钢包渣层厚度50~100mm;在出钢至1/4时,随钢流每吨钢加入20~22.5kg硅锰铁、2~3kg碳化硅合金脱氧,然后加入24~40kg钒铁和0.4~0.6kg碳粉;钢水出至3/4时加入剩余合金和碳粉至钢坯质量百分数为:C:0.40~0.50%、Si:1.5~1.8%、Mn:0.8~1.0%、P≤0.035%、S≤0.035%、V:0.08~0.13%、Als:0.008~0.01%;(3)吹氩10min;(4)200×200mm2方坯保护浇注;(5)方坯加热:炉内加热到1150-1200℃范围内保温110-130min以使钢充分奥氏体化;(6)轧制:开轧温度1100-1150℃范围内,进行轧制道次,开坯2道、粗中精轧共10个道次,总压缩比80~120;(7)轧后空冷;(8)冷床空冷:上冷床,空气冷却到室温。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吨钢按照1.5~2m加入铝线,然后测温、取样,出站成分调整按目标值控制。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采用大罐长水口和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保护浇注,浸入深度100~150mm;中包保护渣采用碱性保护渣,结晶器保护渣采用中低碳钢保护渣;中包钢水温度:1530~1545℃,拉速控制目标1.6~1.8m/min。本专利技术中各元素及主要工序的作用C:C是扩大和稳定奥氏体元素,提高钢材强度最有效的元素,当其含量低于0.4%时,会导致力学性能不足而增加合金添加量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当其含量高于0.5%,会导致强度过高而使得塑性下降太多,延伸率指标不符合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C选择在0.4~0.5%。Si:是一种廉价的置换强化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V低于0.08%时,提高效果不能够满足力学性能要求,但是Si高于1.8%时,会显著提高钢轧制时的变形热,影响钢的基体组织,导致晶粒粗大,从而影响钢的综合性能,所以选择Si的范围在1.5~1.8%。Mn:主要是固溶于铁素体中提高材料的强度,其又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含有一定量的锰可以消除或减弱因硫引起的脆性,从而改善钢的加工性能,但锰含量过高时会使晶粒粗化的倾向,连铸和轧后控冷不当时容易产生白点,所以选择Mn的范围在0.8~1.0%;P、S:作为有害元素,其含量越低越好。S含量过高,会形成大量的MnS夹杂,降低钢材的机械性能,因此含量越低越好,所以选择S的范围在≤0.035%;PP易在晶界偏析,增加钢的脆性,使塑性变差,因此含量越低越好,所以选择P的范围在≤0.035%。V:是微合金化钢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强化元素之一。钒的作用是通过形成VN、V(CN)来影响钢的组织和性能,它主要是在奥氏体晶界的铁素体中沉淀析出,细化铁素体晶粒,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低温韧性。V低于0.08%时,析出强化效果不能够满足力学性能要求,V高于0.13%时,析出强化使强度太高而导致韧性变差。Al:是作为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Al与钢中的N形成细小难溶AlN质点,起到阻抑作用,进而细化铁素体晶粒,Al含量低于0.008%,细化作用不明显,Al含量高与0.01%,降低了钢液的流动性,形成大量的Al2O3会在水口结瘤,从而堵住水口,所以选择Al的范围在0.008~0.0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添加微合金脱氧,与现有工艺依靠控制淬硬层深度相比,本方法相对于现有铸坯加热时间100-120min的基础上延长加热时间10-15min,使得微合金分布更加均匀,轧钢时,采用强力变形,通过对铸坯的多轴变形、大变形量轧制,以及降低终轧温度,从而达到提高V的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效果,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不需要添加任何控制冷速的冷却装置,在现有设备上即可生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一种直径为18mm的精轧螺纹钢筋,按照钢成分要求,钢水化学成分为:C:0.45%、Si:1.67%、Mn:0.86%、P:0.034%、S:0.027%、V:0.083%、Als:0.0081%;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包括铁水脱硫、转炉冶炼、吹氩、连铸、方坯加热、轧制、轧后控冷、冷床空冷的步骤。(1)所述铁水脱硫,控制出站铁水硫含量S≤0.030%;(2)转炉顶底吹炼,废钢装入量占总装入量的10%;转炉采用顶-底复合吹炼,终点采用高拉补吹工艺,点吹次数≤2次;终渣碱度目标为2.88;转炉终点C控制目标0.07%;出钢温度为1695℃;出钢时间5min,挡渣出钢,钢包渣层厚度85mm;脱氧及合金化:出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螺纹钢筋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40~0.50%、Si:1.5~1.8%、Mn:0.8~1.0%、P≤0.035%、S≤0.035%、V:0.08~0.13%、Als:0.008~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螺纹钢筋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40~0.50%、Si:1.5~1.8%、Mn:0.8~1.0%、P≤0.035%、S≤0.035%、V:0.08~0.13%、Als:0.008~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它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脱硫铁水→转炉冶炼→吹氩→200×200mm2方坯保护浇注→方坯加热→轧制→轧后控冷→冷床空冷;其中,(1)铁水脱硫至S含量≤0.002%;(2)废钢装入量占总装入量的10~15%;转炉采用顶-底复合吹炼,终点采用高拉补吹工艺,点吹次数≤2次;终渣碱度目标为2.8~3.8;转炉终点C控制目标0.07~0.09%;出钢温度为1680~1700℃;出钢时间5~9min,挡渣出钢,钢包渣层厚度50~100mm;在出钢至1/4时,随钢流每吨钢加入20~22.5kg硅锰铁、2~3kg碳化硅合金脱氧,然后加入24~40kg钒铁和0.4~0.6kg碳粉;钢水出至3/4时加入剩余合金和碳粉至钢坯质量百分数为:C:0.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东徐志龙莉范植金吴杰朱启铭周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