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强度≥980MPa的贝氏体精轧螺纹钢筋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8903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4:06
屈服强度≥980MPa的贝氏体精轧螺纹钢筋,其组分及wt%为:C0.10~0.20%、Si0.20~0.50%、Mn1.80~2.3%、P≦0.035%、S≦0.035%、B0.0010~0.0030%;金相组织中贝氏体不低于95%;生产步骤:常规冶炼并铸坯;对铸坯进行堆垛冷却并至室温;对铸坯加热;粗轧;精轧;自然空冷至室温并待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组织相变来提高强度的,无需进行热处理,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简化了工艺,且塑性性能、抗松弛性能更好,也无需改造现有设备就可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屈服强度≥980MPa的贝氏体精轧螺纹钢筋,其组分及wt%为:C0.10~0.20%、Si0.20~0.50%、Mn1.80~2.3%、P≦0.035%、S≦0.035%、B0.0010~0.0030%;金相组织中贝氏体不低于95%;生产步骤:常规冶炼并铸坯;对铸坯进行堆垛冷却并至室温;对铸坯加热;粗轧;精轧;自然空冷至室温并待用。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组织相变来提高强度的,无需进行热处理,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简化了工艺,且塑性性能、抗松弛性能更好,也无需改造现有设备就可生产。【专利说明】屈服强度& 980MPa的贝氏体精轧螺纹钢筋及生产方法
精轧螺纹钢筋又叫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生产,于2005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发布了 GB/T 20065~2006《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标准。精轧螺纹钢筋是在整根钢筋上轧有外螺纹的高强度、高精度直条钢筋。在整根钢筋的任意截面都能旋上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进行连结,或旋上螺纹帽进行锚固,具有连接、锚固简便,粘着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又因省掉焊接工艺,避免了由于焊接而造成的内应力及组织不稳定等引起的断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大中跨桥梁等工程。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国内高铁项目对精轧螺纹钢的需求用量逐年递增。精轧螺纹钢筋的合金含量高、强度高、成形较困难,属钢筋中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O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118997.0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的生产方法,钢坯材质为中碳低合金钢, 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一钢包钒微合金化一LF炉精炼一全保护浇铸一钢坯检查一加热炉加热一控制轧制一轧后控制冷却;其中连铸过程采用130mm2小方坯全保护浇铸;轧制过程开轧温度950-1100°C,精轧入口温度800_950°C;轧后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分级控制冷却方式,出一冷段温度控制在700-850°C之间,出二冷段或三冷段上冷床回火温度控制在570-700°C之间。其存在的不足:工序复杂,需要维护多个水箱设备,多线在线冷却不能充分发挥自回火的功能,而此工艺即是一种强穿水工艺使得表面有一层厚的淬硬层来提高强度,其边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中心为铁素体+珠光体。该方法不易控制,强度富余量不高;若淬硬层厚度太薄使强度达不到要求,若太厚虽强度富余量高,但延伸率显著降低而不能满足使用性能。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3115947.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空冷变态贝氏体高强螺纹钢及处理工艺;其成分为C 0.28~0.36%,Mn 0.80~1.20%,Cr 0.70~1.10%, Si 0.60 ~1.20%,Mo 0.20 ~0.40%, V 0.10 ~0.15%,其余为 Fe,限制 S、P 含量分别小于0.03% ;终轧温度控制在880~900°C,余热在200~300°C区间回火2~3小时后空冷;从而获得了强韧性极佳的变态贝氏体螺纹钢。其存在的不足:工序复杂,即需要热处理工艺,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其Cr含量高达0.7%以上,存在晶界偏析厉害,易在轧制冷却时产生马氏体组织而使塑性变差,延伸率也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贝氏体组织强化技术来生产的精轧预应力钢筋的方法;钢板金相组织主要为不低于95%的贝氏体组织,同时力学性能稳定,各种性能均优于市场上精轧螺纹钢筋,且化学成分简单,使成本至少可比目前降低100元/吨,且无需后期热处理工艺。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对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起影响或者关键作用的合金元素及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果,为了即使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还能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提出了在成分方面主要是利用Si阻止贝氏体相变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Mn推迟过冷奥氏体的高温转变,以及微量硼提高钢的淬透性,促使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曲线分离。通过该生产方法,可以得到贝氏体在95%以上的组织,屈服强度≥980MPa的精轧螺纹钢筋。同时,本专利技术是根据Mn是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Mn原子在界面富集,对界面迁移产生钉扎作用即溶质拖拽作用,是铁素体生长显著减缓同时也降低了相界附近奥氏体机体内碳的浓度及浓度梯度,导致碳在奥氏体中扩散速度降低,进一步抑制铁素体的生长,使钢的共析转变温度下降,并推迟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转变,从而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根据微量的B在奥氏体晶界上有偏聚作用,可有效地抑制先析铁素体析出,提高了贝氏体淬透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有:(I)硼偏聚在奥氏体晶界,降低了晶界能并减少了铁素体优先形核的位置。(2)硼减少了铁在晶界上的自身扩散系数,降低了铁素体的形核速度。(3)由于晶界是铁素体优先形核的位置,所以当硼偏聚于晶界后,这些优先形核的位置将要消失。(4)沿晶界形成细小的硼化物并且与基体是相关的(连贯的、粘着的),在这种情况下,铁素体很难在硼化物与基体之间的界面上形核。成分的优化,还需要匹配的工艺才行,因此经研究,工艺方面主要主要是采取了控制精轧后冷却工艺,即按照3~12°C /s的速度冷却到4800C ^OO0C,从而使轧后组织为不低于95%的贝氏体。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屈服强度≥980MPa的贝氏体精轧螺纹钢筋,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0.10~0.20%、Si 0.20 ~0.50%、Mn 1.80 ~2.3%、P ^ 0.035%、S = 0.035%、B 0.0010 ~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金相组织中贝氏体不低于95%,余为铁素体。优选地:当钢筋的直径为大于Φ32.ι至Φ50.ι规格时,以下组分在:C 0.15~0.20%、Mn 1.95 ~2.3%、B 0.0015 ~0.0030% 取值。生产屈服强度≥980MPa的贝氏体精轧螺纹钢筋的方法,其步骤: O常规冶炼并铸坯,出钢温度在1680~1700°C,铸坯拉速不高于1.8m/min ; 2)对铸坯进行堆垛冷却并至室温; 3)对铸坯加热,控制均热段温度为:1100~1200°C,均热时间在10(Tl20min; 4)进行粗轧,并控制其开轧温度在:1050~1150°C; 5)进行精轧,精轧后立即以:Tl2°C/s的速度冷却到480°C飞00°C范围内上冷床,总的压缩比不低于25; 6)自然空冷至室温并待用。本专利技术中各元素及主要工序的作用 C =C是提高钢材强度最有效的元素,但是当其含量低于0.1%时,会导致力学性能不足而增加合金添加量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当其含量高于0.2%,不利于贝氏体的形核和长大,因为贝氏体形核必须在低碳区,因此,本专利技术C选择在0.1-0.2%。S1:特别强烈地阻止贝氏体转变时碳化物的形成,促使尚未转变的奥氏体富集碳,形成无碳化物贝氏体,提高贝氏体钢的韧性,硅含量小于0.2%时,无法发挥抑制碳化物的形成作用,含量过高,则残余奥氏体含量过高,钢的强度下降,所以选择Si的范围在0.2~0.5% Mn:Mn是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Mn原子在界面富集,对界面迁移产生钉扎作用即溶质拖拽作用,是铁素体生长显著减缓同时也降低了相界附近奥氏体机体内碳的浓度及浓度梯度,导致碳在奥氏体中扩散速度降低,进一步抑制铁素体的生长,使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屈服强度≥980MPa的贝氏体精轧螺纹钢筋,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C 0.10~0.20%、Si 0.20~0.50%、Mn 1.80~2.3%、P≦0.035%、S≦0.035%、B 0.0010~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金相组织中贝氏体不低于95%,余为铁素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东范植金龙莉徐志吴杰朱启铭周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