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兆丰专利>正文

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698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1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速齿轮传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具体为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包括电机(1)、拨叉杆(22)和拨叉轴(21),其特征是:还包括输出轴(3)、同步器滑鼓(41)、同步器滑套(42)、一挡被动齿轮(51)、二挡被动齿轮(52)和输出轴齿轮(53),同步器滑鼓(41)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3)上,同步器滑套(42)套设在同步器滑鼓(41)上,拨叉杆(22)的另一端固定在同步器滑套(42)上;输出轴(3)上还套设有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换挡迅速,累计误差小,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自动换挡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变速齿轮传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具体为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是以专用电机为动力的自动换挡装置,存在换挡速度慢的缺点,难以适应各种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对操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挡迅速、累计误差小、成本低的换挡设备,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 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 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包括电机、拨叉杆和拨叉轴,电机的芯轴和拨叉轴以中心轴线互相重合的方式固定,拨叉杆的一端固定在拨叉轴上,其特征是:还包括输出轴、同步器滑鼓、同步器滑套、一挡被动齿轮、二挡被动齿轮和输出轴齿轮, 同步器滑鼓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上,同步器滑套套设在同步器滑鼓上,同步器滑套相对同步器滑鼓径向固定且同步器滑套可沿同步器滑鼓轴向移动,拨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同步器滑套上; 输出轴上还套设有一挡被动齿轮和二挡被动齿轮,一挡被动齿轮和二挡被动齿轮都和输出轴形成间隙配合,即一挡被动齿轮和二挡被动齿轮都相对输出轴轴向固定且都可绕输出轴转动,一挡被动齿轮和二挡被动齿轮分别设于同步器滑鼓的两侧,输出轴齿轮套设在输出轴的一端且和输出轴固定,输出轴齿轮和差速器齿轮哨合。 所述的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是:电机选用直线电机。 所述的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是:同步器滑鼓和输出轴之间、同步器滑套和同步器滑鼓之间都采用花键连接。 本技术使用时,当电机未通电时,拨叉杆停留在一挡被动齿轮和二挡被动齿轮之间的中间位置,此时为空挡; 当电机通电带动芯轴向一挡被动齿轮端移动时,芯轴推动拨叉轴、继而拨叉轴又推动拨叉杆,拨叉杆带动同步器滑套,同步器滑套和一档被动齿轮啮合,动力经一档被动齿轮传递至同步器滑套,继而同步器滑套传递至同步器滑鼓,同步器滑鼓传递至输出轴,输出轴把动力传递至输出轴齿轮,输出轴齿轮把动力传递至差速器齿轮,此时为挂挡; 当电机通电带动芯轴向二挡被动齿轮端移动时,芯轴推动拨叉轴、继而拨叉轴又推动拨叉杆,拨叉杆带动同步器滑套,同步器滑套和二档被动齿轮啮合,动力经二档被动齿轮传递至同步器滑套,继而同步器滑套传递至同步器滑鼓,同步器滑鼓传递至输出轴,输出轴把动力传递至输出轴齿轮,输出轴齿轮把动力传递至差速器齿轮,此时为挂挡。 本技术采用电机尤其是直线电机解决了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问题,控制部分由电控单元TCU分析处理,执行部分由电机实现,可满足汽车从低速快速切换到高速的要求,可在不同车速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挡的目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多工位电磁铁带动拨叉进而带动同步器结合套进行挡位的自动切换; 2.结构简单,挡位转换灵活可靠,工作稳定性好,故障率小,寿命长; 3.适用于电动汽车等动力及混合动力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使用,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挂I挡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挂2挡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实施例1 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包括电机1、拨叉杆22、拨叉轴21、输出轴3、同步器滑鼓41、同步器滑套42、一挡被动齿轮51、二挡被动齿轮52和输出轴齿轮53,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 电机I的芯轴11和拨叉轴21以中心轴线互相重合的方式固定,拨叉杆22的一端固定在拨叉轴21上; 同步器滑鼓41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3上,同步器滑套42套设在同步器滑鼓41上,同步器滑套42相对同步器滑鼓41径向固定且同步器滑套42可沿同步器滑鼓41轴向移动,拨叉杆22的另一端固定在同步器滑套42上; 输出轴3上还套设有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都和输出轴3形成间隙配合,即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都相对输出轴3轴向固定且都可绕输出轴3转动,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分别设于同步器滑鼓41的两侧,输出轴齿轮53套设在输出轴3的一端且和输出轴3固定,输出轴齿轮53和差速器齿轮啮合。 本实施例中,电机I选用直线电机;同步器滑鼓41和输出轴3之间、同步器滑套42和同步器滑鼓41之间都采用花键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当电机I未通电时,拨叉杆22停留在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之间的中间位置,此时为空挡,如图1所示; 当电机I通电带动芯轴11向一挡被动齿轮51端移动时,芯轴11推动拨叉轴21、继而拨叉轴21又推动拨叉杆22,拨叉杆22带动同步器滑套42,同步器滑套42和一档被动齿轮51啮合,动力经一档被动齿轮51传递至同步器滑套42,继而同步器滑套42传递至同步器滑鼓41,同步器滑鼓41传递至输出轴3,输出轴3把动力传递至输出轴齿轮53,输出轴齿轮53把动力传递至差速器齿轮,此时为挂I挡,如图2所示; 当电机I通电带动芯轴11向二挡被动齿轮52端移动时,芯轴11推动拨叉轴21、继而拨叉轴21又推动拨叉杆22,拨叉杆22带动同步器滑套42,同步器滑套42和二档被动齿轮52啮合,动力经二档被动齿轮52传递至同步器滑套42,继而同步器滑套42传递至同步器滑鼓41,同步器滑鼓41传递至输出轴3,输出轴3把动力传递至输出轴齿轮53,输出轴齿轮53把动力传递至差速器齿轮,此时为挂2挡,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采用电机尤其是直线电机解决了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问题,控制部分由电控单元TCU分析处理,执行部分由电机实现,可满足汽车从低速快速切换到高速,可在不同车速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挡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包括电机(1)、拨叉杆(22)和拨叉轴(21),电机(1)的芯轴(11)和拨叉轴(21)以中心轴线互相重合的方式固定,拨叉杆(22)的一端固定在拨叉轴(21)上,其特征是:还包括输出轴(3)、同步器滑鼓(41)、同步器滑套(42)、一挡被动齿轮(51)、二挡被动齿轮(52)和输出轴齿轮(53),同步器滑鼓(41)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3)上,同步器滑套(42)套设在同步器滑鼓(41)上,同步器滑套(42)相对同步器滑鼓(41)径向固定且同步器滑套(42)可沿同步器滑鼓(41)轴向移动,拨叉杆(22)的另一端固定在同步器滑套(42)上;输出轴(3)上还套设有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都和输出轴(3)形成间隙配合,即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都相对输出轴(3)轴向固定且都可绕输出轴(3)转动,一挡被动齿轮(51)和二挡被动齿轮(52)分别设于同步器滑鼓(41)的两侧,输出轴齿轮(53)套设在输出轴(3)的一端且和输出轴(3)固定,输出轴齿轮(53)和差速器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自动换挡装置,包括电机(I)、拨叉杆(22)和拨叉轴(21),电机(I)的芯轴(11)和拨叉轴(21)以中心轴线互相重合的方式固定,拨叉杆(22)的一端固定在拨叉轴(21)上,其特征是:还包括输出轴(3)、同步器滑鼓(41)、同步器滑套(42)、一挡被动齿轮(51)、二挡被动齿轮(52)和输出轴齿轮(53), 同步器滑鼓(41)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3)上,同步器滑套(42)套设在同步器滑鼓(41)上,同步器滑套(42)相对同步器滑鼓(41)径向固定且同步器滑套(42)可沿同步器滑鼓(41)轴向移动,拨叉杆(22)的另一端固定在同步器滑套(42)上; 输出轴(3)上还套设有一挡被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兆丰
申请(专利权)人:郭兆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