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业军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008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涉及电动设备充电领域,用以适应我国电动设备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便于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推广及普及。充电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传输模块、充电模块、电量统计模块和支付模块,以及与支付模块相连的通信模块;电力传输模块,用于接入电能;充电模块,用于利用电力传输模块接入的电能为外部电动设备充电;电量统计模块,用于对充电模块本次所充的电量进行统计;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电动设备联网互通;支付模块,用于根据电量统计模块统计的本次所充电量,通过通信模块向外部电动设备进行扣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涉及电动设备充电领域,用以适应我国电动设备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便于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推广及普及。充电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传输模块、充电模块、电量统计模块和支付模块,以及与支付模块相连的通信模块;电力传输模块,用于接入电能;充电模块,用于利用电力传输模块接入的电能为外部电动设备充电;电量统计模块,用于对充电模块本次所充的电量进行统计;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电动设备联网互通;支付模块,用于根据电量统计模块统计的本次所充电量,通过通信模块向外部电动设备进行扣费。【专利说明】 一种充电装置【
】 本技术涉及电动设备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充电装置。 【
技术介绍
】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从初始的研发阶段进入到了中期的产业化阶段。为了更好的支持以及引领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家科技部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用于指导电动汽车加电运营相关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发展。2010年6月,“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启动,该工程的启动意味着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正式拉开帷幕。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为了推动促进加电运营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必须要求有相应的配套信息化系统来支持加电运营的服务流程。其中,综合网管系统是整个电动汽车运营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综合网管系统是电动汽车运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运营商借助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对电动汽车关键资源的监控、运营业务的管理以及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从而达到电动汽车行业的有效发展、良性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目标,是提高运营商竞争力和满意度的关键,因此,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得到了电动汽车运营商的极大关注。另外,综合网管系统的前端设备,即充电装置更是综合网管系统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用以适应我国电动设备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便于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推广及普及。 本技术的一种充电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传输模块、充电模块、电量统计模块和支付模块,以及与所述支付模块相连的通信模块;其中,电力传输模块,用于接入电能;充电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电力传输模块接入的电能为外部电动设备充电;电量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模块本次所充的电量进行统计;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外部电动设备联网互通;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量统计模块统计的本次所充电量,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外部电动设备进行扣费。 其中,还包括:与充电模块相连的充电过程检测模块;充电过程检测模块,用于对外部电动设备的充电过程进行监控,获取对应的充电时间和电压变化情况,并反馈给充电模块调整充电过程。 其中,还包括:与充电模块相连的安全检测模块;安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或/和电流参数,以及在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发出告警。 其中,还包括:与充电模块相连的位置信息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告知所述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和当前使用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充电装置是220v交流充电桩。 其中,所述充电装置是高压直流充电桩。 其中,所述充电装置是更换装置,具体是已经充好电的电池。 本技术的充电装置适应了我国电动设备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便于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推广及普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可以采用充电桩或可更换电池或地埋等方式,该充电装置根据输送功率的多少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和更换电池站,这几种充电方式分别对应不同的充电时间和效率,交流充电桩直接采用220v交流充电的方式,该种方式电压比较低,充电时间比较长,适合于小容量的电动设备充电;直流充电装采用高压直流的方式充电,该种方式的充电时间比较短,适合大容量的电动设备的快速充电;更换电池站之间储存着已经充好电的电池,适合于一些公用的电动设备,可以直接去更换电池。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作了对应的电力防护措施,确保电力不会泄露,影响充电装置和人身安全,并且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根据电力网络的铺设可以安装在很多场合,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充电操作。具体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传输模块101、充电模块102、电量统计模块103和支付模块104,以及与支付模块104相连的通信模块105 ;更为优选的,还可包括与充电模块102分别相连的充电过程检测模块106、安全检测模块107和位置信息模块108。 其中,电力传输模块101,用于接入电能,主要是指电力电网接入部分以及变压、变频部分的器件,使转换后的电压与本实施例充电装置的工作电压相互匹配。 充电模块102,用于利用电力传输模块101接入的电能为外部电动设备充。具体的,充电模块102可以是有源充电装置,例如:具备充电线缆的充电接头;充电模块102也可以是无线充电装置,例如:具备无线发射线圈的无线充电器。 电量统计模块103,用于对充电模块102本次所充的电量进行统计,为了后续的计费和支付操作。 通信模块105,用于与外部电动设备联网互通,为了后续的计费和支付操作。具体可以通过WIFI与车载终端互通,或者与该外部电动设备绑定的用户的通信设备互通,将本次充电的费用呈现给用户;也可以通过NFC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1n)与该外部电动设备绑定的用户的通信设备互通;其它如刷卡等可以实现支付功能的通信互通,以此类推,都应在保护范围之内,不再赘述。 支付模块104,用于根据电量统计模块103统计的本次所充电量,通过通信模块105向外部电动设备进行扣费。具体的,可以是用户通过车载终端或手机完成在线电子支付付费;也可以是通过NFC装置直接完成扣费;还可以是如刷卡完成付费等都应在保护范围之内,不再赘述。 充电过程检测模块106,用于对外部电动设备的充电过程进行监控,获取对应的充电时间和电压变化情况,并向系统服务器报送,根据系统服务器返回的优化参数,进一步向充电模块102反馈,从而调整充电过程,提高外部电动设备的电池寿命。 安全检测模块107,用于检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或/和电流等参数,以及在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发出告警;也可以向系统服务器报送上述参数,由服务器向用户的手机推送,或由用户通过手机、PC机登录服务器,进而使用户实时获知充电情况,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 位置信息模块108,用于向服务器告知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是GPS单元)和当前使用状态信息。服务器向用户的手机推送,或者由用户通过手机、车载终端登录服务器,这样便于用户找到空闲的充充电装置,为用户快速充电节省时间。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设备的充电系统,参见图2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装置21和服务器22,以及与充电装置21连接的电动设备23。充电装置21和服务器22可通过网络线缆连接或/和无线连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可靠性,充电装置21与电动设备23可以通过充电线缆连接或通过无线充电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力传输模块、充电模块、电量统计模块和支付模块,以及与所述支付模块相连的通信模块; 其中,电力传输模块,用于接入电能; 充电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电力传输模块接入的电能为外部电动设备充电; 电量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模块本次所充的电量进行统计; 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外部电动设备联网互通; 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量统计模块统计的本次所充电量,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外部电动设备进行扣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业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